英南学校:唱好“三部曲”, 防疫特护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卓有成效

“哈哈哈,老师的动作太笨拙了,像只鸭子一样!”2105班师生互动减压游戏中,不时传来同学们愉快的笑声。

曾祥欢老师陪学生玩减压游戏

胡寒英老师教室办公

当下,新冠疫情多点爆发,防控形势严峻,衡阳县教育局根据上级防疫工作相关规定,要求县内寄宿制学校学生清明小长假不放假。特护期内,如何消除学生节假日留校的焦躁情绪,保障学生心理健康,成为寄宿制学校假日管理的重要课题。衡阳县英南学校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创新活动方式,优化“心理育人”环节,做实做细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受益多多,家长和社会反映良好。

赵美媛老师给学生测体温

师生互动减压游戏得到家长好评

爱心是基础。该校全体教师以“爱”为主线贯穿教育全过程。一是全方位关爱学生在校生活。防疫期间,该校师生的晨午晚检、“四查”等不落下一名学生,班主任对学生嘘寒问暖,指导学生根据天气变化添衣晒被;为学生走脚跑腿,倒开水,到校门口帮学生拿家长送来的衣物食品药品。二是关心学生学习。课间饭后,办公室里,答疑解惑、指导方法、谈心谈话等画面成为该校一道风景线。三是关注学生身心健康。特护期内,学校规定法定节假日的第八节课让学生自由活动,星期五晚上为观看电影时间,舒缓学生紧张压抑心理;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波动,对苗头性问题提前干预,通过专题心理教育活动、互动游戏、个别谈话、学生帮扶、师生信箱等方式及时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易志生老师陪学生就餐

冯琳球老师帮学生晒被子

陪伴是关键。学生没放假,老师们坚持以校为家。从晨跑到课间,从就餐到就寝,课后活动,老师的身影无处不在。为了消除学生的焦虑与压力,各班自创减压游戏,师生互动玩老鹰抓小鸡、毛毛虫赛跑、小鸡恰恰舞等游戏,陪学生看电影,带学生打篮球等,融洽了心理育人氛围。清明节期间,广大家长响应防疫倡议没有回乡祭祖,但电话明显增多,全体教师的电话、视频随时对学生开放,让学生能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老师也天天在学校陪着我们,我不孤独。”2003班宋静希在跟家长视频通话时如此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是有效消减学生心理焦虑和心理压力的最佳办法。”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蒋兴华如是说。

特护期内周五晚上学生看电影

李婷老师带学生与家长视频通话

疏导是保障。据了解,英南学校建立了以校长牵头、德育处主管、班主任及心理教师主抓、全体教师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每天开放心理咨询室、情绪宣泄室等功能室,安排专业心理教师值班,对个别存在心理障碍与偏差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加强家校联系,进行跟踪管理,有效保障了学生心理健康。仅“清明节”假三天时间,该校心理功能室接待、疏导心理问题学生50余人次。

何璐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情绪宣泄

龙玲老师给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蒋兴华介绍,英南学校一直致力于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创建,围绕“心理育人”,健全管理机制,树立“全纳”理念,将心理辅导、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中,整合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力量,在疫情特别防控期间,我们有针对性卓有成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让家长放心,社会满意。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