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县"六强化"促进早稻机械化生产


在县委县政府积极谋划举措和落实责任下,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当前早稻生产形势总体看好。农机社会化服务不断加强,机械化生产步伐明显加快。今年以来,已推广大型拖拉机53台,履带式旋耕机60台,高速插秧机60台,有序抛秧机30台,无人植保飞机15台,机抛育秧播种流水线30台,育秧盘60多万张。目前已完成早稻机耕面积45.5万亩、早稻机插(抛)秧17.78万亩。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抓部署建立了县级领导包乡镇、农业农村局专班督导包服务、乡村干部包辖区的工作机制。出台下发了《衡阳县2021年粮食生产实施方案》《衡阳县2021年早稻专业化集中育秧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压实各级各部门责任,落实全年粮食生产计划。

二是强化优惠奖补政策。1、实行县级累加补贴,对2020年11月30日至2021年3月20日新建成2000平方米以上的育秧大棚,补贴28元/平方米,新购高速插秧机补贴1万元/台,有序抛秧机补贴6万元/台。2、实行作业补贴,对5月1日前完成早稻机插(抛)秧作业的,给予40元/亩的作业补贴。3、提升社会化服务,创建县级农事服务中心8家,每家奖补10万元。

三是强化农机化指导和社会化服务。春耕生产期间认真抓好各类农机具的准备和农机物资的组织供应工作,协调、督促各农机生产厂家、供应网点和维修部门落实好农机物资、零配件供应和售后服务,组织农机工作人员深入到全各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以及村庄、田间地头,开展春耕农机安全生产宣传,加强检查和指导,督促农机操作人员做好农业机械维修、调试,保证农机具以良好的技术状态投入生产。春耕生产以来,已检修调试各类农机具1.786万台(套),投入春耕生产的各类农机具1.69万台(套)以上。此外,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积极组织、引导农机大户和服务组织开展耕地承包租赁经营、跨区作业等多种形式的作业服务,推动农业机械化生产的范围、作业领域不断扩展,不断创新承包经营、订单作业、"一条龙"服务等作业模式,促进农业机械化生产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

四是强化示范引领加快农业科技应用推广。4月8日,衡阳县2021年水稻机插秧和有序机抛秧作业现场会在衡阳县台源镇举行。省市县各级领导以及县内农机合作社理事长、部分粮食种植大户共百余人现场观摩了机械插秧抛秧田间演示。此次水稻机插秧和有序机抛秧作业现场活动针对水稻机抛秧、机插秧、旋耕机平田、拖拉机翻耕等环节组织现场演示,是加快农业科技应用推广的重要举措,对于推动全县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是强化农机化队伍素质建设。围绕春耕机械化生产,衡阳县立足早计划、早落实、早安排、早培训,强化为农服务意识,扎实开展春耕农机化技术培训工作,共培训各类农机化管理、技术、服务人员2400人次,为春季机械化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六是强化农机安全监管水平。衡阳县农业农村部门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监管职能,层层落实农机安全责任,扎实开展拖拉机顽瘴痼疾整治和农机安全治理活动,严格查处无牌、无证、违章驾驶等违法行为,预防和减少农机安全事故。春耕期间,全县共开展农机安全宣传教育活动100多场次,发送手机短信2万余条(次),送出致拖拉机驾驶人及家属的公开信1万余份,组织农机安全监管人员深入基层1000余人次,纠正农机违法行为1000余次,确保了春耕农机安全生产。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