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县岘山镇人民政府:创新“一二三四”工作法,走出基层治理“新路子”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岘山镇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基础上,坚持共治、共建、共享的新治理理念,结合实际不断创新矛盾纠纷调处做法,形成了“小事不出村组、大事难事不出岘山”的社会治理新格局,近年来辖区未发生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案件和重大群体性事件。

织密一张网格,收集矛盾纠纷。岘山镇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构建以党支部为核心网格的党组织体系,按照矛盾纠纷排查“不漏一户、不漏一人”的工作要求,主要领导统筹抓、分管领导牵头抓、包村领导具体抓,做到矛盾纠纷件件底数清、事事情况明。结合人口密度、村(组)规模等实际情况,合理配备网格员,确保能够分片、分组、分点开展全覆盖“无死角”的走访排查,推动人往格中去、事在格中办。建立“重点人”“风险事”动态数据清单,准确掌握辖区内28个村、2个社区、654个村(居)民小组中各网格片区各类矛盾纠纷动态和重点人员信息。截至目前,开展入户调查22276户,开展群众调查问卷16057份,进场所调查近800户,有效掌握大小矛盾纠纷178起。

坚守两个阵地,理清矛盾纠纷。岘山镇对排查中获取的引发矛盾纠纷的苗头性、倾向性、预警性信息,逐一进行分析,实现早发现、早介入、早调解。在党委层面坚持书记开门接访,严格落实信访工作首问负责制,按照“谁接访谁负责、谁接访谁包案、谁接访谁稳控”的原则,第一时间接待信访群众、第一时间受理信访问题、第一时间答复信访事项,确保信访举报件“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在村组层面,及时组织村(社区)干部、网格员等开展调解,对于调解不成功的,由综治办统筹邀请司法调解员、道德模范、“中国好人”、信访专员等多角度介入矛盾纠纷化解,同矛盾诉求主体群众面对面座谈,积极推进各类重大矛盾纠纷化解于交谈之中。截至目前,岘山镇信访事项按期办结率达100%,及时受理率达99.99%、群众参评满意率达96.68%。

用好三支队伍,调解矛盾纠纷。用活好人模范调解室,吸纳国省市级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参与矛盾纠纷化解优秀经验,今年6月成立岘山镇模范好人调解室,调解室现有岘山镇“中国好人”肖高敏、黄广东、龙正良,市道德模范何荣辉,岘山籍道德模范屈琼,已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0余起,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达到98%,公众安全感、满意度达99%以上。用好片组邻“三长制”,充分发挥村(居)民代表上传下达、凝聚人心、服务群众的作用,构建“发现、反映、解决、反馈”问题的闭环机制,全镇共设立158个片长,654名组长,1581名邻长,帮扶群众3000余次,解决群众诉求1500余次,调解矛盾纠纷300余起。用准“屋场恳谈会”载体,将矛盾纠纷调解现场搬到群众家门口,及时、依法、就地解决矛盾,今年以来共召开屋场恳谈会920余次,办结群众诉求120余个,有力的密切了邻里关系。

抓住四个关键,预判矛盾纠纷。岘山镇党委政府通过信访联席会议制度,综合分析研判全镇形势,把“退伍军人群体、工资维权群体、孤寡老弱群体、意外伤亡群体”四个关键群体纳入重点工作内容。分门别类做好“四类群体”的信访维稳工作,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开展矛盾纠纷日常排查及调处,解决四类群体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实现“一人一策”,确保“四个不发生”。推动构建集行政调解、行业调解、人民调解、特邀调解、庭前调解于一体的调解格局,积极整合特困救助、司法救助、法律援助、社会救助等方式,兜底保障群众权益,以岘山一镇之平安为全县平安贡献力量。

下一步,岘山镇将进一步做好基层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推进模范好人调解室的推广与应用,拓宽民意收集渠道,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厘米”,将矛盾纠纷预防化解责任落实到各村组、各部门,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岘山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