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为邦本”。
农业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确保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可持续
;
另一方面,要确保我国农业资源永续利用
。
当前,我国水土资源约束日益趋紧
,
农业面源污染加重,农业生态系统退化明显
,
水土资源管理、生态补偿等体制机制还不健全,传统的农业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
。
《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在众多期待中正式发布,着力让现代农业发展插上可持续的翅膀
。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对规划作出了解读。
亮点一:农业发展尽快转到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益的集约经营上来
韩长赋表示
,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可持续发展。按照国务院部署
,
农业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水利部、林业局等部门,在深入基层调研、组织专家论证的基础上
,
共同编制了《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这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文件。
“《规划》明确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
,
就是要加快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生态保育型农业,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
从依靠拼资源消耗、拼农资投入、拼生态环境的粗放经营,尽快转到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益的集约经营上来
。
”韩长赋说。
《规划》明确了五条基本原则
,
就是要坚持生产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坚持创新驱动与依法治理相协同
;
坚持当前治理与长期保护相统一;坚持试点先行与示范推广相统筹
;
坚持市场机制与政府引导相结合。
亮点二:2030年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格局基本确立
怎么看《规划》中说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新格局”?
韩长赋表示
,
《规划》对未来一个时期农业可持续发展做了整体的宏观设计,既有时间表
,
又有路线图;既有阶段性目标
,
又有区域性布局。
到2020年
,
农业可持续发展取得初步成效,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明显
。
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取得积极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
,
农业结构更加优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
,
农业资源保护水平与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
,
森林、草原、湖泊、湿地等生态系统功能得到有效恢复和增强,生物多样性衰减速度逐步减缓。
到2030年
,
农业可持续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供给保障有力、资源利用高效、产地环境良好、生态系统稳定、农民生活富裕、田园风光优美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新格局基本确立。
亮点三:农业可持续发展将分区域布局、梯次推进、分类施策
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什么要分区域布局和推进?
韩长赋介绍说
,
《规划》要求根据各地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综合考虑各地农业资源承载力、环境容量、生态类型和发展基础等因素
,
将全国划分为优化发展区、适度发展区和保护发展区。要按照因地制宜、梯次推进、分类施策的原则
,
确定不同区域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向和重点。
优化发展区包括东北区、黄淮海区、长江中下游区和华南区
,
是我国大宗农产品主产区,农业生产条件好、潜力大
,
但也存在水土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农业投入品过量使用、资源循环利用程度不高等问题。要坚持生产优先、兼顾生态、种养结合
,
在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的前提下,保护好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
,
实现生产稳定发展、资源永续利用、生态环境友好。
适度发展区包括西北及长城沿线区、西南区
,
农业生产特色鲜明,但生态脆弱
,
水土配置错位,资源性和工程性缺水严重
,
资源环境承载力有限,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
。
要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立足资源环境禀赋
,
发挥优势、扬长避短,适度挖掘潜力、集约节约、有序利用
,
提高资源利用率。
保护发展区包括青藏区和海洋渔业区
,
在生态保护与建设方面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青藏区是我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和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
高原特色农业资源丰富,但生态十分脆弱
。
海洋渔业区发展较快,也存在着渔业资源衰退、污染突出的问题
。
要坚持保护优先、限制开发,适度发展生态产业和特色产业
,
让草原、海洋等资源得到休养生息,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亮点四:明确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五大任务
根据《规划》
,
未来一个时期,我们要重点推进和完成五项主要任务
,
如何来完成?
韩长赋说
,
《规划》明确提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五大任务,优化发展布局
,
稳定提升农业产能。保护耕地资源
,
促进农田永续利用。节约高效用水
,
保障农业用水安全。治理环境污染
,
改善农业农村环境。修复农业生态
,
提升生态功能。
五项任务的首项是优化发展布局
,
稳定提升农业产能,这个任务应如何完成呢?
韩长赋说
,
按照“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要求,坚持因地制宜
,
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逐步建立起农业生产力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农业生产新格局
。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驱动作用,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
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集成创新与推广应用,力争在种业和资源高效利用等技术领域率先突破
。
优化调整种养业结构,促进种养循环、农牧结合、农林结合。
“总体上说
,
完成《规划》中提出的五项重点建设任务,将以最急需、最关键、最薄弱的环节和领域为重点
,
统筹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和财政资金,调整盘活财政支农存量资金
,
安排增量资金,积极引导带动地方和社会投入
,
同时组织实施一批重大工程,全面夯实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
”韩长赋说。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