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市镇地处县城西渡西北33公里处,辖23个行政村、一个社区,504个村民小组,截至2014年底,全镇人口5.6万人。农业、工商、信用联社、邮政、建设等金融机构健全。潭衡西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且在石市有高速互通口。拥有全县最大的中型水库斜陂堰水库。依托优越的区位优势,丰富的竹木资源优势,形成了以休闲旅游观光农业、金槐种植和利用、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商流服务业为主的产业格局。
一、经济发展优势分析
1、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形成了“恒众林业”和特种水果、水稻种植合作社产业和以黑山羊、蛋肉鸡、生猪为主的养殖业,水稻种植面积3.3万亩。 2、个体私营经济蓬勃发展。现有各类个体工商户、企业近356户,涉及商业、餐饮、服务、加工、林业开发等各个方面。 3、依托界牌工业园区,定位于园区外生活服务,镇区规模不断扩大。镇区现有人口1.2万人,建设面积3平方公里,城市功能正在不断增强,一个以工业为支撑的新型城镇正在崛起。
二、产业发展空间布局
将全镇划分为“一心、两轴、”的产业空间结构。 一心:一个城镇经济中心 城镇规划区范围内,是全镇的政治、文化、公共服务中心,积极发展石市发展大道,做好城镇开发与农贸市场建设,带动全镇第三产业的全面发展。 两轴:两条经济发展轴 城镇经济发展轴:为环绕镇域的石金公路与石川公路,该发展轴两侧农村应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及农副产品加工业,加快土地流转,形成公司+农户的种养模式,成为带动全镇城市化及第二产业发展的经济轴线。 旅游发展轴:为位于镇域内曾熙故居、斜陂堰水库、宇石寨、黄门寨、珍珠岩的旅游发展轴线,两侧农村应积极发展生态农业观光、乡村旅游服务等产业,成为带动镇域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的经济轴线。交通条件、风景资源良好的行政村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观光服务业。
三、产业结构调整规划
经济发展与社会的全面发展相协调,力求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三者统一。 大力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优化产业体系。 加强二产对其他产业的带动效应,发展壮大第三产业,优化第一产业,实现高效农业和观光农业产业化,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加大对商贸服务、旅游接待服务的投入,三产业比重近期建议调整为40:30:30;远期为20:30:50。
主要措施
1、组织领导。成立全镇产业发展规划领导小组,镇长为组长,城建办、企业办、财政所、土地所等为成员单位,组织实施规划工作。
2、加大扶持。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项目资金,加大对农业的帮扶、扶持力度;及时与重点企业交流沟通,了解困难和问题,帮助化解、排除影响企业生产的环境问题,保证企业顺利经营生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