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乡产业发展规划

一、乡情概况

大安乡俗称“火安堂”,19955月撤区并乡由原来的水寺、大安两个小乡合并而成,我乡地处衡阳县26公里的西北部,东邻栏垅乡、洪市镇,南界库宗桥镇、演陂镇,西毗金兰镇,北抵曲兰镇,是全县重点农业乡镇之一。         

2004年曾被湖南经视誉为“荸荠之乡”。辖区内19个行政村、396个村民小组,面积约 79.0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6936亩,截至 2014年底,全镇人口 4.2万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湖南省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健全。 省道210线全长7公里在我乡境内经过,县道水大公路长7公里。有乡道4条,长22公里;村道31条,总长度120公里已全部水泥硬化,目前在建的娄衡高速在我乡境内横跨距离6.38公里。 地下水资源丰富,蒸水河由西向东自龙口村入境经下车村出境,全长12公里。依托优越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资源优势,形成形成了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大户示范、典型带动的林果产业格局。

 

二、经济发展优势分析

全乡以“围绕特色抓农业,立足生态兴林业”的发展思路。

1.优势农业连片发展。全乡以大河的百合、木山的荸荠、劳桥的辣椒、双坳的黑山豆、贵华的香西瓜等特色农业形成连片种植、规模销售基地。

2.生态林业开发高效发展。近年来通过引进“恒一生态”、“易湘生态”两家林业开发投资公司落户于大安,恒一生态公司投资近2个亿开发黄塘整个村2000亩的生态林种植稀有树木示范区,“易湘生态”公司在全乡的21个村承包荒山种植5000亩油杂基地,还有水寺村的2000亩“第三代太空槟榔柑”种植片也全部投产。

3.是个体私营经济蓬勃发展。现有各类个体工商户、企业近500户,涉及种植、商业、餐饮、服务、加工、等各个方面。    

4.是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乡区现有人口 4.2万人,建设面积79.06平方公里,城市功能正在不断增强,基础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一个生态乡镇正在崛起。

5.社会治安状况良好。全乡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扎实做好各项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全面落实社会综合治理各项措施,从而较好地保证了我乡社会政治稳定和社会治安秩序平稳。

6.劳动力资源丰富。全乡青壮年劳力 X万余人,X%以 上都具有初中文化水平。大多数劳动力外出务工,一部分在 本镇各类企业工作。

二、主导任务和目标

1、农业方面

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全乡农业总产值1亿元以上,年均增长 10%。 一是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在巩固 10个村15000亩种植面积的前提下, 新发展青龙村、劳桥村等4个村,年均增加种植面积 1000亩以上。二是发展金槐产业。在沿山的三义村、马源村、育塘村村,逐步淘汰品质较差的国桦松树种,发展金槐种植,年发展面积 1000 亩以上。三是不断壮大养殖业。以原有的桥安村、龙云村的生猪养殖产业为根本 ,大力发展黄塘村肉鸡养殖基地、4种鸡种为龙头,培养养殖大户,促进全乡养殖业日益壮大,力争出栏量连年递增 10%以上。

2、服务业方面提升传统行业,培育新型行业,服务于生产和生活,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第三产业年均增长 6%以上。 (1)服务于农业生产,建立为农服务的经济实体,为农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2)提升城镇传统的商业和饮食服务业,提高居民生活质 量。 (3)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

3、城镇建设方面 以产业促建设、建城镇带产业的扩大,加快城镇步伐,三年内城镇化水平达到 56%,面积达到10平方公里。规划好 “大安新区”,开辟 3 条新街道(道路) ,每年实施不少于 2个建 设项目,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推动社区服务,城镇通路硬化率、自来水普及率、垃圾污水处理率均达 6%以上。       

三、主要措施

 1、组织领导。成立全乡产业发展规划领导小组,书记为政委,乡长 为组长,民政办、财政所、国土所、经发站、等为成员单位,组织实施规划工作。

2、加大扶持。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项目资金,加大对农业的帮扶、扶持力度;及时与重点企业交流沟通,了 解困难和问题,帮助化解、排除影响企业生产的环境问题, 保证企业顺利经营生产。

3 、招商兴乡。按照产业发展需求,落实招商引资政策, 吸引外地客商投资,实现产业兴镇,带动全镇经济发展。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