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县环保局驻长安乡观花村扶贫工作队驻村扶贫工作四年以来,全面落实精准扶贫措施,夯实责任,扎实开展驻村扶贫工作。长安乡观花村于2018年完成了省级贫困村的脱贫摘帽,全村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这当然受我们欢迎!田里有事可以先做事,没事时又可在家做“花”,农活赚钱两不误......”10月22日,衡阳县长安乡观花村村民龙和梅开心地说道。
当日,衡阳县长安乡观花村仿真花扶贫车间正式挂牌运行,扶贫车间的运行让当地村民在家门口成了“上班族”。
今年4月,村里的扶贫专干唐啸宇牵手衡阳市蒸湘腾跃工艺厂,通过“公司+扶贫车间+农户”的模式引进扶贫车间,手工制作针织饰品、插花、粘花等工艺品,由蒸湘腾跃工艺厂提供原材料、技能培训,经扶贫车间生产加工,再按照市场价格回收,车间一开工就吸引了全村的贫困户和残障人士过来务工。走进扶贫车间,只见30多位村民围坐在桌旁,给仿真花“穿戴”花瓣。不少村民由于刚刚接触这一行业,动作看起来还不太娴熟。王美安是扶贫车间里年纪最大的一位,在技术员的指导下,现在每天能制作近200百个“长寿花”。按照一个三毛五分钱计算,老人一天下来能挣近70元。
2018年1月27日下午3时许,衡阳县江山学校高中部王健放学后一直闷闷不乐不肯回家,正好这时他的帮扶对象彭桂林给他打电话问他考试成绩时,他才如实相告,在零下4℃,彭桂林冒着冻雨开车前往学校接其回家。
由于回家路上堆满冰雪压断的毛竹、树枝,车子边走边停,有些路段还要下车砍断拖开挡在路上的树枝,花了两个半个小时才将他送到家中。
经了解,王健是长安乡观花村荷叶组人,目前在衡阳县江山学校高中部就读,其父王自生因残至贫,孩子考上了高中却无法完成学业,帮扶对象了解后,为他垫付学费,还向学校申请了教育扶贫款。
局妇委会主任王银华早在两年前退休了,局里每次组织扶贫人员下乡到村,王银华总是第一个参加,而且结合自己心理学与医学的专业特长扶贫,常深入村中与困户交谈,鼓励他们要树立坚定脱贫攻坚必胜的信念;同时勉力身边每个扶贫的同事们以更有力的行动,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李股长,您刚动完手术,身体感觉咋样了?”“都是为了我们呀,您自己身体近两年来一直不好,还惦记着我们这些贫困户,让你受苦了”……见到李玉娥手术后身体消瘦,面容憔悴,乡亲们纷纷围上前去关心慰问她,盼望她身体早点儿好起来。
“去年2月份,经常听李股长说身体不舒服,我们一直催她去医院检查,因为忙村里产业扶贫的事儿,她总是把看病的事一拖再拖,到了8月份一检查才知道她得了乳腺癌。”说到这儿,驻村工作队员王彦声音哽咽了。
在接受化疗期间,李玉娥还时常打电话给她的帮扶对象,详细记录今年的产业情况,并与驻村扶贫专干交流,因户施策搞好产业发展规划,切实解决老百姓实际困难。
四年以来观花村共完成3600多米的道路硬化,5.8公里的道路加宽工程,绿化工程、亮化工程各8公里,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的出行; 完成18口骨干塘的清淤及塘坝护坡,1000多米的左干渠硬化,800多米的田间渠硬化,解决了全村1000多亩水田灌溉问题;先后引进中秋酥脆枣、三红柚、光伏发电等产业扶贫项目,帮助贫困户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就业、脱贫增收;新村部于2018年10月投入使用,解决了村支两委长期无固定办公场所的问题,方便了全村老百姓办事;村部文化广场、老年活动中心、图书室、卫生室于2018年12月投入使用,全村农网改造已于2018年9月全面完成;观花村扶贫车间已有38人通过技能培训实现稳定就业,其中贫困户16人,残疾人7人,在订单量充足的情况下,月收入可达1200—1500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