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430421445490153T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2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衡阳县就业服务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刘桔林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衡阳县就业服务中心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组织城镇社区再就业服务,下岗职工管理,职业介绍及中介组织的审批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组织管理就业服务机构举办的职业技术培训、城乡劳动者就业前培训和预备制培训,组织失业人员、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 | |||
住 所 | 衡阳县西渡镇新正东路70号 | |||
法定代表人 | 刘桔林 | |||
开办资金 | 258(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 | |||
举办单位 | 衡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1.14 | 40.29 | |||
网上名称 | 衡阳县就业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 29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 况 | 无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2022年1-12月实现城镇新增就业8630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05%;失业人员再就业7275人,完成全年任务的200%(其中: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1225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17%,);零就业家庭动态就业援助100%;城镇登记失业率3.65%以内;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200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03%;职业技能培训5746人,完成市局下达任务的139%, (其中农村转移劳动者培训3403人,完成市局下达任务的179%、创业培训826人,完成市局下达任务的127%);2022年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58户6465.6万元,带动859人就业。 二、具体工作情况 (一)全面优化服务抓就业。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在全县491个村(社区)全部配备人力资源服务专干(劳务经纪人),实行工作下沉、服务前移,面对面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的公共就业服务。开展精准服务,全面掌握全县城乡劳动力的就业失业信息,通过乡村两级就业服务队伍对全县城乡劳动力就业失业信息进行全面摸排登记,对全县57.15万人劳动力开展了有针对的就业服务。 (二)努力扩展新增就业。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坚持稳岗、减负、扩就业并举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一方面鼓励县域用工主体积极吸纳就业,对符合条件的用工主体落实相关就业创业扶持优惠政策,增强用人单位吸纳就业能力;另一方面鼓励劳动者转移就业。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出台《2022年衡阳县乡镇人社站就业创业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蒸人社发〔2022〕8号)文件,把目标任务数分解到各乡镇(园区),并及时调度,着力解决群众就业创业中的“急难愁盼”问题。一是开展企业联系走访活动,落实稳企稳岗优惠政策。二是优化线上线下失业登记,强化实名制就业服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8630人,城镇失业登记率3.82%;完成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200人。 (三)着力稳企稳岗稳就业。深入开展“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百人联百企活动,建立领导联企服务机制,帮助企业打通购销堵点,化解劳资纠纷,解决用工和资金等问题。在重点企业设立人社服务专员,及时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实时监测企业招用工情况,为重点企业用工服务实行点对点帮扶,县域企业用工稳定。向在外务工的衡阳县籍农民工发出了一封慰问信,鼓励他们留在当地过年。春节前后开展了农民工返乡返岗情况调度,确保了农民工朋友平安返乡、有序返岗。全县企业生产稳定、就业岗位稳定,总体就业局势稳中有升。 (四)支持创新创业扩就业。强化“创业培训、创业孵化、创业贷款、创业奖补、创业活动”五创联动,助推创业带动就业。修订并出台《衡阳县创业担保贷款实施办法》,将合伙创业、组织起来共同创业贷款贴息额度提高到110万元,启动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2022年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58户6465.6万元,带动859人就业;目前贴息贷款余额12764.49万元, 拨付贴息资金602.81万元,带动就业4468人;开展创业培训826人,发放大学一次性自主创业36万元。成功举办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衡阳县选拔赛,发放奖补资金22万元,推荐5个项目参加市级决赛,1个项目参加省级决赛,推动大众创业掀起高潮。 (五)狠抓普训实训提就业。开展“进园区、进企业、进学校、进乡镇、进社区”“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补贴、送服务”就业服务“五进五送”活动,推行“培训机构列单、参训人员选单、政府部门买单”的培训服务模式;根据市场需要和劳动者培训需求为导向,变配送式为“点单式”,以精细化服务满足个性化需求;符合条件对象免费培训,着力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和工作能力,让劳动者逐步向技能就业转变。2022年职业技能培训5764人,完成市局下达任务的139%,(其中农村转移劳动者培训3403人,完成市局下达任务的179%、创业培训826人,完成市局下达任务的127%); (六)摸清重点群体帮就业。强化就业援助和“311服务”,全力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7275人(其中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1225人);对毕业两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16-24岁失业青年开展就业见习,将社会组织纳入就业见习基地范围,实施青年就业见习计划,全县已认定见习基地16家,目前正在参与见习176人。实施就业援助。通过在县城重点开发环卫、治安巡逻,在乡镇重点开发集镇管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保洁等公益性岗位,重点安置各类就业困难人员、脱贫劳动力就业。落实灵活就业就业困难人员社会保险补贴和符合条件高校毕业生社保补贴。促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开展脱贫劳动力(含监测帮扶对象)就业帮扶,积极巩固提升就业扶贫基地、就业扶贫车间吸纳就业能力,有劳动能力就业意愿的脱贫劳动力(含监测帮扶对象)基本实现就业。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200人,完成全年任务数的103% 。 (七)充分就业社区(村)建设稳步推进。2022年继续推荐12个社区、6个村参与省级充分就业社区(村)建设评选,并积极争创省级星级充分就业社区(村)、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村)。先行先试、以点带面,把创建工作与开发岗位、就业援助、鼓励创业和构建和谐社区结合起来,不断夯实工作基础,带动所有乡镇实现更充分就业。先后三次举办全县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暨充分就业社区(村)建设业务培训班与工作推进会。充分就业社区(村)创建工作稳步推进,所有参与创建的社区(村)每月计分均在全市排名前列,评分满分社区(村)逐月增加,服务水平和经办能力不断提高。 (八)乡村振兴助就业。我县把就业增收作为乡村振兴就业帮扶的主要抓手,重点抓好脱贫劳动力(含监测帮扶对象)就业帮扶工作。一是对接园区企业稳定一批。贯彻落实《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稳岗位提技能保就业十六条措施》,对接园区、对接企业,保用工强服务,达成就业意向3760余人,帮助企业成功招聘2760人,其中脱贫人口165人。二是推进返乡创业带动一批。积极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2022年全县新增创业主体9412个,带动就业5.92万人。三是巩固就业帮扶载体吸纳一批。巩固拓展就业帮扶基地,21家就业帮扶基地,吸纳就业6500人,其中脱贫人口(含监测帮扶对象)337人;延续“政府统筹、部门协同、企业主建、乡镇主推、公司运作”的就业帮扶车间动态管理、建设模式,57家就业帮扶车间,吸纳就业1978人,其中脱贫人口(含监测帮扶对象)320人;配合乡村振兴部门积极盘活乡村闲置资产和闲散劳动力,建设乡村车间102家,吸纳就业3480人,其中脱贫人口(含监测帮扶对象)431人。四是开发公益岗位兜底安置一批。目前,我县公益性岗位开发主要有三种途径:各部门、乡镇、村(社区)自筹资金或利用专项资金开发的公益性岗位;纳入人社部门就业补助资金补贴的公安、环卫及各乡镇在集镇红线范围内开发公益性岗位;乡村振兴部门统筹脱贫人口(含监测帮扶对象)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重点负责村级吸纳脱贫人口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及政策奖补工作。全县脱贫劳动力务工规模、务工收入与去年相比略有增长。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 效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情 况 | 无 |
填表人: 黄远义 联系电话:13875618784 报送日期:2023年03月07日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