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首页  > 政务公开 > 事业单位年度报告 > 2022

  • 索引号: 00000000/2023-65864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430421MB19062260
  • 年 度: 2022
  • 公布时间: 2023-05-23
  • 事业单位名称: 衡阳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

衡阳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430421MB19062260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2  年度)

 

 

 

 

 

 

衡阳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

 

定代表

龙永久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衡阳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

宗旨和

业务范围

负责开展有益于全县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各项活动和研学旅行的审批,负责对全县乡村少年宫的管理和考核.

    

衡阳县西渡镇元培路

法定代表人

龙永久

开办资金

4(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

举办单位

衡阳县教育局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

4

网上名称

衡阳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本年度无变更登记事项

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在县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教育局的正确领导,经过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努力,较好完成了2022年全年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中心工作呈现出“培训工作创新发展、校外活动蓬勃开展、场所建设有序扩展、师资素质有效拓展、总体工作扎实推进”的良好局面,为校外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现总结如下,如有不妥请指正。 一、领导重视、措施得力,争当创城标兵 开展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不仅是我县“讲文明,树新风”的体现,也是加强中心文化建设的需要,更是加强和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开创我县校外教育新局面的需要。今年4月,中心积极响应县“创城”办的号召和安排,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县委书记的讲话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塑造自身形象,提高队伍素质,制定了争创全国精神文明城市的实施方案,并把“创城”工作列入中心工作的重点,年内多次就“创城”工作在全体职工会议上进行专题学习、部署,确立了工作任务,明确了工作方向,并决定把“创城”活动与开展公益培训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要求、一起落实、一起督查、一起考核。中心根据“创城”工作的总体要求,措施有力,确保了工作的顺利推进。 第一、成立了以中心主任为组长,全体职工为成员的青少年活动中心“创城”工作小组,切实加强对“创城”工作的领导,为“创城”迎检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 第二、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的氛围。中心制定出台了“创城”工作规划和实施方案,认真做好宣传动员工作。为了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中心及时召开了“创城”动员大会,明确了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增强了中心全体人员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第三、加大对“创城”工作的宣传报道力度,制作了美德少年宣传展板、“创城”工作简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大型喷绘、成立了自愿者服务队,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自“创城”工作开展以来,班子成员团结协作、相互配合、同抓共管,形成一股合力,共同抓好“创城”的各项活动和具体工作。中心办公室按照相关考核标准,认真制订“创城”工作规划和实施计划,做好日常的组织实施和协调,不断创新工作内容,使“创城”工作内容丰富多彩,并对“创城”目标及具体措施内容进行了细化量化,做到通盘计划,分类指导落实,把“创城”工作与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紧密结合起来,逐条对照考核内容,制订考核细则,责任落实到人,确保迎检工作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 二、加强业务培训和学习,为“公益”培训打好基础 1、狠抓干部职工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努力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一是组织全体职工认真学习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增强了全体教职工做好校外教育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 二是组织全体职工认真学习校外教育工作政策法规,努力做好角色转化,使每一位教职工及时适应校外教育工作的需要,能积极主动的投身到校外教育工作之中去。 三是先后组织教职工到我省毗邻县市的校外活动中心参观学习,学习他们的宝贵经验,弥补自己工作的不足。 四是在学习和参观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实际,进一步明确了中心发展目标,理清办学思路,制定了以“面向未成年人、关注未成年人、服务未成年人”为办学方向,以“开展创造性活动、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办学宗旨,以“一年达规范、两年有发展、三年见成效、五年出成果”为办学目标,树立“实践育人、社会育人、知识育人、活动育人”的办学理念,力争在较短时间内,使中心的发展达到或超过本市平均水平。 2、创新宣传手段,加大宣传力度 一是制作工作简报、展板等,在人流密集的街道旁边进行宣传,让群众了解校外教育的公益性,了解校外教育对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重大意义。 二是利用送教下乡、支教的形式进行广泛宣传,我们先后深入送教下乡,派中心专业老师到城幼儿园支教,把我们校外教育的办学宗旨、理念、中心开设的课程、各课程上课时间以及授课内容、免费开放活动的时间和项目宣传给他们,使我们的公益培训生源广布全县各乡镇以及周边地区。 3、高标准、严要求组建外聘专业教师队伍 我们向教育局提交招聘申请,经教育局同意,面向社会招聘专业教师,采取“择优选用”的原则,从应聘人员中挑选了一批素质高、专业过硬的大学生建成中心专业教师队伍,并与各专业教师签订了《外聘教师协议书》,对外聘教师做到了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三、以“抓质量、抓管理、抓建设、抓学习”为主线,促进“公益”培训的步伐。 1、抓质量、谋发展 为了提高培训质量,我们一是狠抓培训前期的准备工作。每期培训班开班前,中心都要制订统一的培训计划,各课程按照中心统一的培训计划,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制订出各专业课程的培训分计划,由中心审核通过后进行教学。上课前教师要认真备好教案,教案需经中心主管人员审定后施教。二是抓教学实施,中心对各专业教师上课情况随时检查,并定期组织听课、评课。通过听课、评课活动及时了解和掌握各专业课教学情况和进度,并及时与学生、与家长沟通,认真聆听他们的意见,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保证了各专业培训的质量。三是抓教学评价,每期培训结束后都要举行汇报演出,邀请家长观看,和家长互动、交流,了解家长对各专业的培训评价,这既是对培训成果的展示,也是对培训质量的一次检阅、评价。 2、抓管理,促规范 一是坚持以制度管事,抓好日常行为规范。中心始终坚持规范化、科学化、人性化管理。自中心成立以来,建立健全了《中心工作人员职责》、《功能场馆的管理和使用制度》、《请假考勤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教学设备管理制度》、《外聘教师管理制度》等多项规章制度。经过不断的完善,青少年活动中心已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和系统化管理的轨道。二是实行严格的岗位目标责任制,不断提高管理效率。工作中,我们严格按制度办事,按程序办事,实行严格的岗位目标责任制,将管理、教学任务、安全等责任细化分解到每一名中心管理人员和外聘教师身上,年末实行严格的目标考核,从而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质量。三是坚持安全第一,消除安全隐患。不管是培训,还是开展活动,中心都把学生的安全放在第一位,每天加强对围墙、窗户、水电、角落等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一一检查,力求做到万无一失。 3、抓建设,创品牌 一是加大硬件建设和使用力度。购置了乒乓球训练馆、美术教室、音乐教室、舞蹈教室的设备,购置了科技活动器材、健身器材、汽车模拟驾驶器材等,为中心长足发展增加了新的项目、增添了新的活力。二是多方筹集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中心自成立以来,在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通过向县教育局、县财政局等申请资金,先后对场所外楼及四周围墙进行了美化,对场所区域内的空地进行了绿化。同时根据各专业教室的特点,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图片进行装饰,为师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活动环境。 四、以活动为载体,不断丰富“公益”培训的形式和内容 中心在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的决定》基础上,全面贯彻落实“创城”工作会议精神、县委李书记讲话精神,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以常规教育为抓手,进一步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的进一步深化,形成了“和谐、发展”的优良风气。同时,中心组还织职工多次参加了贾安、白云山风景区的林木花草管护工作,成立了自愿者服务队,利用暑假培训的机会,组织学生上街打扫卫生、捡垃圾,把公益培训和素质教育工作做到实处。其次,利用微信、QQ、个人空间转发县级各单位“创城”工作情况,向兄弟单位学习,查漏补缺,不断夯实工作的力度。截止目前,根据“创城”工作任务分解表下达给中心的任务,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健全了心理辅导机构,充实和规范了各类管理制度。今年6月,中心组织参加了创建全国精神文明城市大型活动——端午节中华诗词朗诵大赛,中心编排的节目《古诗词唱诵》,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被选送到陇南市参加了网络投票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此外,结合XX第二届球类运动会,中心独立承办了乒乓球比赛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五、以“创城”为契机,争创文明中心,促进公益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青少年活动中心以“创城”活动为契机,以公益培训为基地,在县委、政府、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中心领导班子运作和谐、气氛良好,决策领导水平不断提高。领导班子始终坚持把为学生服务,为家长服务、为社会服务作为目标,以“创城”工作为动力,结合中心实际,把“创城”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虽然,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领导的要求和社会各界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在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树立“争创文明中心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理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开创我县校外公益教育事业的新局面。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填表人: 盛康  联系电话:13277812971  报送日期:2023032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