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430421MB1A271328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2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衡阳县社会信用信息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廖巍科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衡阳县社会信用信息中心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提升社会信用管理水平,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研究制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法规、规划和政策措施,协调有关重大问题。统筹全县信用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信用信息资源的整合运用。 | |||
住 所 | 衡阳县西渡镇新正街19号 | |||
法定代表人 | 廖巍科 | |||
开办资金 | 2(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衡阳县发展和改革局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 | 2 | |||
网上名称 | 衡阳县社会信用信息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 4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 况 | 无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2022年度,衡阳县社会信用信息中心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围绕夯实信用基础、推进信用监管、释放信用红利、营造信用氛围,精准发力、真抓实干,在制度建设、信息归集、应用创新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全县信用建设水平得到有效提升,被评为2022年度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优秀县。主要开展的工作如下: (一)完善制度,夯实信用基础 1.完善制度体系。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制订出台了《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任务分工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建立健全信用建设工作机制,构建了“政府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 2.强化数据归集。在市统一安排下,升级优化了信用衡阳县网站和信息管理平台,依托平台着力提升数据报送质效。一是“双公示”信息报送,采取每日提醒、每周调度、每月通报。二是行政管理五类信息,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常态化上门指导。三是信用承诺信息,及时指导成员单位安装无纸化承诺插件,推动部门将信用承诺及履约信息归集并共享。目前县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已归集各类信息15.6万条,其中“双公示”信息1.2万条、信用承诺及履约信息4.4万条。 3.推动涉企信用信息共享。对接县自来水公司、中石油燃气公司,全量归集辖区内企业用水、用气信息,并定期在信息管理平台上报送,按时保质完成涉企用水、用气信息归集和共享。为开展信用监管,助力中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了信息支撑。 (二)强化应用,推进信用监管 1.稳步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以公共信用综合评价为基础,推动和指导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交通运输、税务、卫生医疗、应急管理等6个部门开展行业信用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实行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将监管对象信用评价等级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相结合,按照信用状况和风险高低实施差别化监管。对信用好、风险低的市场主体,降低抽查比例和频次,对违法失信、风险高的市场主体,提高抽查比例和频次,列入重点信用监管范围,有效提升了监管效能。 2.强化信用核查依法实施信用联合奖惩。一是制订《关于加强公共信用信息核查的通知》规范了信用记录查询渠道,明确核查责任单位及对象、核查的事项和范围。二是在行政许可、行政检查、项目立项、公共资源交易、财政资金支持等活动中,将信用核查作为必要环节嵌入办事流程。三是根据核查结果依法对守信主体予以激励,对失信主体予以限制。 3.完善信用修复机制保障信用主体权益。一是按照“谁处罚、谁认定、谁负责”的原则,在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同时,主动告信用修复流程和方式。二是在信用门户网站提供信用修复入口,发布信用修复指南,信用主体可通过网站查询并进行信用修复材料提交。三是多形式督促信用修复。在失信问题较为集中的领域和部门,组织开展信用修复培训和宣传,提醒和引导失信企业开展信用修复。县市监部门通过向经营异常主体发送提醒告知书,组织开展信用修复,有效降低了严重违法失信主体数量。交警、交通部门组织道路运输失信企业开展提醒约谈,引导企业信用修复,在维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的同时,警示和促进了企业守信经营。 (三)探索创新,释放信用红利 1.积极扩大“信易贷”规模。有序引导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入驻“市金融综合信用服务平台”平台和国家“信易贷”平台,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创新开展个体工商户纳税信用等级评价,为守信个体工商户牵线搭桥,与金融机构开展“银税互动”,首批26户个体工商户共获授信额度2100万元。 2.积极开展“三信”评定。以“厚德积分系统”为依托,以诚信为基础,探索信用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新模式。出台《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评定管理办法》和《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积极开展评定工作,2022年两批次评定信用村25个,向市申报信用乡1个。截至目前,全县37个信用村总授信额度8.1亿元,用信1533笔,用信金额2.5亿元。 3.积极拓展信用应用场景。为充分发挥守信激励的正向作用,让企业及个人享受到信用红利,制订了《开展“信易+”守信激励工作的实施意见》。探索开展了“信用+基层治理”“信用+金融”“信易批”“信易采”“信易评”“信易医”等6类应用场景,让诚信主体获得更多便利和优惠,切实增强了守信主体的信用获得感。 (四)广泛宣传,营造信用氛围 1.定期开展集中宣传。以“诚信建设万里行”为契机,结合文明城市创建,联合相关部门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 6.14信用记录关爱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集中宣传,引导和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诚信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常态化开展诚信五进。以《湖南省社会信用条例》实施为契机,组织各成员单位结合“诚信五进”活动,广泛开展《条例》学习和宣传贯彻,进一步深化干部和群众对诚信的认识,促进信用建设的开展。 3.选树典型强化引领。推荐诚实守信类中国好人邹玉祥、诚实守信类道德模范肖高敏参评湖南省“诚信之星”。在新闻媒体、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以及户外公共场所,大力宣传文明创建等活动中选树的湖南好人、道德模范、诚信企业等各类诚信典型,使全社会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 效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况 | 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优秀单位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情 况 | 无 |
填表人: 廖巍科 联系电话:13873449626 报送日期:2023年02月16日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