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陂镇2014年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实施方案

演陂镇2014年重大动物疫病免疫

实施方案

 

为切实做好2014年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有效防止高致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结合我镇防控工作实际,特制定2014年演陂镇重大动物疫病免疫计划实施方案。

一、总体免疫目标

2014年对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口蹄疫、猪瘟等四种动物疫病实施强制免疫,鸡新城疫实施全面免疫。总体要求是:群体免疫密度常年维持在95%以上,其中应免畜禽免疫密度达到100%,平均免疫抗体合格率全年保持在80%以上,不发生区域性疫情。其它动物的免疫,做到应免尽免。在免疫方法上,坚持实行散养畜禽春秋集中免疫与月月补针相结合,规模养殖场常年按程序免疫的做法。

继续坚持“政府保免疫密度,业务部门保免疫质量”的原则,做到应免尽免,不留空档,建立有效的免疫屏障,防止因免疫不到位而引发疫情。

二、集中免疫时间

全镇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免疫时间:1月下旬开始,4月中旬结束;全镇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免疫时间:9月上旬开始,10月底结束。

三、强制疫苗监管

各行政村要根据镇动物防检站疫苗分配计划,加强对强制免疫用疫苗的领用分发和管理,履行签字手续。制定有关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到人,固定专人负责,并将负责的人员名单及联系方式上报镇动物防检站。

各行政村在使用政府统一采购的强制免疫用疫苗进行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时,要严格操作过程,防止带菌感染。发现有注射疫苗反应的要按照规定及时进行抢救治疗,对注射疫苗反应严重或因疫苗反应造成死亡的药在事发后及时上报镇动物防检站,由镇动物防检站按程序办理。‘

四、免疫技术培训

我镇在春秋集中免疫工作开展前,在3月份和9月份分两期对村级动物防疫人员组织免疫技术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免疫操作方法、疫苗的使用及注意事项、免疫效果监测、疫苗的运输、储存、免疫档案的建立以及各项消毒工作等内容,做到规范免疫操作,防止人为传播疫情。

五、免疫档案的建立

各行政村要建立健全两套免疫档案。对养殖户禽存栏、出栏及免疫情况要有详细记录,实施动态管理,特别要做好免疫用疫苗种类、生产厂家、生产批号等记录。做到村级动物防疫员有防疫员用免疫档案,养殖场(户)有养殖场用防疫档案,免疫家畜有二维码标识,必须做到档案记录与标识相符。

六、免疫效果监测

各行政村要对免疫畜禽进行定期抽检,积极开展免疫效果评估,并对抽检结果进行通报。凡存栏300头以上的猪场和所有村级动物防疫员包村的畜禽,全部实行免疫抗体检测,对家畜(禽)群体抗体合格率达不到规定要求的,尽快组织实施强化免疫,并追究村级防疫员责任,要积极做好应对省、市、县畜牧水产局的不定期对免疫畜禽的免疫结果评估工作。

七、免疫信息报告

按照农业部和省畜牧水产局要求,对强制免疫用疫苗定购和免疫情况实行月报制度,在春、秋集中免疫期间,对免疫进展实行周报告制度,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的紧急免疫情况实行日报制度。

八、免疫监管责任

各行政村要加强对规模畜禽养殖场的监管,责任到人,监管到位,督促规模场实施规范化、程序化免疫;要切实落实免疫责任制,针对免疫工作,逐个环节研究细化责任,层层落实到户到人。对因免疫不到位引发动物疫情,要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九、严格检查考核

全年春秋两季集中免疫注射工作结束后,由镇动物防检站组织两次集中考核,并严格按照考核成绩拨付村级动物防疫员劳务补贴。各行政村要进一步健全重大动物疫病考核管理机制,促进防控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演陂镇人民政府

                              2014年313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