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2019年度部门整体支出
绩效自评报告
一、部门基本情况
1、主要职责
贯彻执行有关建筑市场的法律、法规,对从事建筑经营活动的单位、个人进行了资质管理及工程报建造价管理,办理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监督管理建设工程安全质量。
2、机构设置
我站为全额财政拨款的副科级事业单位,只有本级,没有其他二级预算单位。根据职责内设股室15个:办公室、人财股、安全质量监督注册股、安全质量监督技术股、房建安全质量监督一室、房建安全质量监督二室、市政工程安全质量监督室、建设工程设备管理股、建设节能管理股、市场管理股、执法股、建设工程造价股、检测管理股、商品混凝土管理股、安全质量培训管理股。
3、人员编制情况
机构管理部门核定我单位为一类公益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编制定编133人,实有职工137人,退休25人。
二、部门整体支出管理及使用情况
(一)部门预算收支情况及决算情况
1、2019年度预算收支基本情况
2019年收入预算为1113.99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1113.99万元,占100.00%;纳入预算管理非税收入0.00万元,占0.00%。支出预算中,基本支出1113.99万元占100.00%,项目支出0.00万元占0.00%,其他支出0.00万元占0.00%。
2、2019年度部门决算情况
2019年年初结转和结余333.5万元,2019年预算调整后收入1430.04万元。比2018年总收入减少74.94万元。总支出1630.55万元,比上年增54.81万元。年末结转和结余132.99万元。
(二)支出分类情况
1、基本支出。基本支出是用于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支出,包括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
(1)基本支出情况
2019年度基本支出1630.55万元,其中:人员经费1332.79万元,占基本支出比例81.7 %(工资福利支出1313.27万元、占基本支出比例80.5%,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19.52万元、占基本支出比例1.2%);商品和服务支出297.76万元,占基本支出比例18.3%;其他资本性支出0.00万元,占基本支出比例0.00%。
较年初预算超支比例较大的主要原因是本年度进行了工资及其他福利调整;
(2)“三公经费”支出情况
2019年“三公经费”预算金额为23.6万元,其中公务接待费11.6万元,公车运行维护费12万元。
“三公经费”支出决算为22.42万元,完成预算的93.53%,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为0万元(因公出国组团0次,因公出国0人次),完成预算的0%;公务用车运行费支出决算为11.4万元(公务用车购置0台,保有量7台),完成预算的100%;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为11.02万元
“三公经费”与上年对比情况 单位:万元
费用项目 | 2018年 决算数 | 2019年 决算数 | 增减情况(2019-2018) |
公务接待费 | 11.6 | 11.02 | -0.58 |
公车运行维护费 | 12 | 11.4 | -0.6 |
因公出国费用 | 0.00 | 0.00 | 0.00 |
合 计 | 23.6 | 22.42 | -1.18 |
从上表反映,本年“三公经费”较上年有较大下降,下降金额为1.18万元,下降5%。
(3)整体支出组织管理情况
一是加强内部控制。根据财政相关文件的要求,我站召开了内部控制工作专题会议、并进行了专题培训,成立了内部控制领导小组。我站历来重视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及监督,加强财务管理,强化财务监督,增强法纪观念,遵守规章制度。对历年来的内部控制资料进行了整理并做好了系统归档工作。为保证财务管理工作规范有序进行,2019年我站修改完善了相关财务管理的制度,加强了内部控制和监督。经费收支审批等均作了明确规定,债权债务及时结算、结清。各项经费支出实行限额把关、一支笔审批制度。严格执行上级关于“一把手不直接分管财务”的规定,安排财务股长审核,分管财务副站长审批财务单据。重大事项开支由站务会集体讨论研究通过方可执行。
二是强化制度执行。切实做好厉行节约工作,全面落实各项管理制度要求,努力降低运行成本。严格公务接待费、差旅费、会议费和培训费审核审批程序,加强对公务用车的管理,实行限额把关、一支笔审批制度,做到一事一公函、一事一审批、一事一结账,会议费和培训费严格按年初计划和制度规定的标准执行。各项费用严格履行“一单三签”程序,“三公经费”较好地控制在预算范围之内。
2、项目支出。
2019年无项目支出预算
3、资产管理情况
开展资产编制工作,动态了解国有资产变动情况,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于进一步夯实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报告、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我站修订了资产管理制度,对单位公共财产物资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调配,并按使用人建立了资产实物管理台账,实行使用、保管签字登记制度。对单位固定资产统一采购、多人经办,“货比三家”,并按政府采购程序和有关规定加强采购手续。对取得的资产实物及时进行会计核算。对资产进行定期核查盘点、跟踪管理。年底对财产物资进行清查、盘点、核对、处理。
2019年末资产共计1227.2万元,其中非流动资产215.13万元(固定资产原值334.66万元)、流动资产1012.79万元。
三、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情况
2019年,我单位积极履职,强化管理,较好的完成了年度工作目标。通过加强预算收支管理,不断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梳理内部管理流程,部门整体支出管理水平得到提升。根据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我单位2019年度评价得分为89分,评价等级为良好。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情况如下:
(一)投入,得15分。
1、目标设定明确、合理得6分。
(1)绩效目标符合发展总体规划、符合三定方案确定的职责、符合部门制定的中长期实施规划。设定合理,得3分。
(2)绩效指标明确性强,目标细化、与年度任务相对应、与本年度部门预算资金相匹配。得3分。
2、预算配置控制较好得9分。其中:财政供养人员控制率:在职134人/编制134人*100%等于100.00%,得2分;“三公经费”预算数没变动,变动率等于0,得3分;重点支出安排率得4分。
(二)过程,得36分。
1、预算执行,得12分。
(1)预算调整率=(本年追加预算316.05万元/年初预算数1113.99万元)*100%=28%,得1分。
(2)支出进度得3分,年底一些支出未及时支付。
(3)结转结余得1分,年底一些指标未及时支付。
(4)公务卡刷卡率得2分。
(5)“三公经费”控制率=22.42万元/22.42*100%=100%得3分。
(6)政府采购执行率=(实际政府采购金额与政府采购预算金额 一致)*100%=100%,得2分。
2、预算管理较理想,制度执行总体较为有效,但仍需进一步强化。得15分。
(1)管理制度健全得3分。有预算资金管理办法、财务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等,1分;相关制度合法、合规、完整,1分;相关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并有考核制度,得1分。
(2)资金使用合规性得7分。本年度支出的所有资金均由县财政局国库支付,支出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规定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资金拨付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支出符合部门预算批复的用途;
(3)预决算和基础信息公开性得5分。一是按规定在县政府门户网站公开信息;二是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真实、完整、准确。
3、资产管理,得9分。
(1)管理制度健全得3分。已制定资产管理制度,1分;相关资产管理制度合法合规完整,1分;相关资产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1分。
(2)资产管理安全性5分。资产保存完整,1分;资产配置合理,1分;资产处置规范,1分;资产账务管理合规,账实相符,1分;资产有偿使用,1分。
(3)固定资产利用率,无闲置固定资产,利用率100%,得1分。
(三)产出及效果,得38分。
1、职责履行,得14分:2019年我单位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各项工作目标。
2.履职效益得,24分。
(1)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得15分:自从我站在全县开展扬尘治理工作以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都明显有所提高,得到了社会大众的肯定和好评。
(2)行政效能得2分:我单位不断改善管理模式、严格经费及资产管理,改进文风会风,精简会议,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运行成本。
(3)社会满意度得7分:在年度绩效考核中,全体干部职工满意率达94%,社会群众满意度达98%。
四、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
绩效评价的目的是全面加强经费管理,使财政资金的使用趋于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着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提升财政资金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通过绩效评价所反馈的信息,更好的为整体支出、项目支出的开展提供改进措施,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同时,有助领导正确决策有关事项,有助更好的履行工作职能。
(二)绩效评价过程
为加强预算绩效管理,不断提高财政资金配置和使用效益,根据《衡阳县财政局关于开展2019年度财政支出绩效自评工作的能知》(蒸财绩〔2020〕1号)文件,我单位成立了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站长朱清赞同志任组长,主管财务副站长李小鹏同志任副组长,办公室、人财股及相关部门人员为成员,设立了站绩效办,具体负责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在做好前期调研工作、收集查阅与评价项目有关政策的基础上,坚持以绩效考核的各项文件精神为指导、采取座谈等方式听取情况,检查基本支出有关账目,收集整理支出相关资料,以整体绩效支出为内容,对各项支出的质量、数量等指标,对指标内容进行一一的评价考核打分,对绩效自评材料进行分析,形成评价结论。
(三)综合评价结论
根据我单位制定的《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自评分值表》评分,得分89分,财政支出绩效为“良”。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1、预算编制工作有待细化。预算编制不够明确和细化,预算编制的合理性需要提高,预算执行力度还要进一步加强。
2、因机构改革人员增加导致经费不足,绩效工资和日常公用经费不足、与实际支出相差不足。
3、公用经费和三公经费控制有一定难度,基本为刚性支出。
六、改进措施和有关建议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及对整体支出管理工作的需要,拟实施的改进措施如下:
1、细化预算编制工作,认真做好预算的编制。进一步加强单位内部机构各站所的预算管理意识,严格按照预算编制的相关制度和要求进行预算编制;全面编制预算项目,优先保障固定性的、相对刚性的费用支出项目,尽量压缩变动性的、有控制空间的费用项目,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可控性。确保下拨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便于及时有效使用,管理部门开展有效的使用情况跟踪管理。
2、加强财务管理,严格财务审核。加强单位财务管理,健全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体系,规范单位财务行为。在费用报账支付时,按照预算规定的费用项目和用途进行资金使用审核、列报支付、财务核算,杜绝超支现象的发生。开展经验做法总结,多与其他单位交流,不断优化完善内控制度。
3、完善资产管理,抓好“三公经费”控制。严格编制政府采购年初预算和计划,规范各类资产的购置审批制度、资产采购制度、使用管理制度、资产处置和报废审批制度、资产管理岗位职责制度等,加强单位内部的资产管理工作。提升会计信息化水平,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各类资产的会计核算,夯实资产核算的各项基础工作,强化资产账实相符,确保资产信息的全面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严格控制“三公经费”的规模和比例,把关“三公经费”支出的审核、审批,杜绝挪用和挤占其他预算资金行为;进一步细化“三公经费”的管理,合理压缩“三公经费”支出。
4、财务人员进一步加强学习,特别要针对《预算法》、《新政府会计制度》学习,规范部门预算收支核算,切实提高部门预算管理水平。
5、进一步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规范财务管理,提高公务支出透明度,减少现金支付预算,结合我站的实际情况,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管理。
七、附件
附件1-2、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分表
附件3、财政支出绩效自评意见
衡阳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2020年6月18日
衡阳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2019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_93657衡阳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2019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