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湖南省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办公室《关于做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销号工作的通知》(湘突环改办函【2019】16号)相关规定要求,我们严格对标对表,进行了认真自查自纠,现将农业面源污染管控不力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公示。
一、反馈问题内容(问题二十八)
农业面源污染管控不力。湖南是农业大省,水稻产量居全国前列,农药、化肥施用量大,面源污染突出。其中,洞庭湖区岳阳、常德、益阳三市种植业总氮、总磷排放量分别占湖区排放总量的19.5%、25.8%,是洞庭湖水质总磷浓度超出规划水质目标的主要原因之一。三市布置化肥减量年度工作时,不严不实,敷衍了事,为应对国家有关要求,仅做表面文章,在编造数据上下功夫。三市农业农村部门普遍默认市场流通的复合肥即为配方肥,鲜有开展按需配方工作。常德市汉寿县甚至临时编造虚假台账应付督察组。益阳沅江市上报称,通过减少水稻、油菜等种植面积,实现化肥减量2200吨,但现场核查发现,实际种植面积不降反增,水稻和油菜种植面积各增加约5万亩。
二、整改目标
完成《2021年湖南省深入打好污染治理攻坚战工作方案》和农业农村部下达的2021年度化肥农药减量目标任务,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稳定在90%以上,化肥农药减量1%以上。建立健全种植结构调整工作台账。
三、整改措施
1、制定印发化肥、农药减量工作方案。制定印发《衡阳县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工作方案》,细化各项措施,完成2021年度农药、化肥减量目标任务。
2、扎实推进测土配方施肥。依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抓好测土、配方等基础性工作,及时发布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与施肥推荐配方。
3、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培育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开展病虫害应急防控,组织新建专业化统防统治标准化区域服务站,带动提升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能力和水平。
4、大力推进绿色防控。结合我县产业布局情况,分作物分层次推进绿色防控。打造省级水稻病虫绿色防控示范县,示范带动全县绿色防控,促进农药减量。
5、创建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示范片。创建2个以上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示范片,大力推广配方肥应用、绿肥种植、秸秆还田、机械精量施肥、水肥一体化和有机肥替代化肥、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种植结构调整、绿色防控、专业化统防统治等化肥农药减量技术措施落地和示范工作。
6、开展宣传培训。举办农技大讲堂,培训化肥、农药减量等技术和措施。全县分级分期分批开展对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和专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培训,大力推广化肥农药减量技术措施。依托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平台,开展科学施肥技术咨询服务。
四、整改完成情况
1、组织领导,行政推动。为压实领导责任,保障工作顺利开展。一是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农业副县长任副组长,县政府办公室、农业农村局、统计局、生态环境局、县委、县政府督查室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落实牵头抓总、定期调度、跟踪问效的工作。二是成立工作专班。县农业农村局成立以局长王辉宇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资源保护与利用股、种植业管理股、土肥、植保等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专班,负责认真研究部署,加强部门协调联动,做好工作调度和统计数据的协调工作。三是成立技术专家组。成立了由总农艺师、高级农艺师刘康星任组长的技术专家小组,制定了《衡阳县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工作方案》、《衡阳县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衡阳县贯彻落实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涉农问题整改方案》,明确全县化肥减量增效工作任务,将技术措施、保障措施落实到田间地头。依靠技术专家组的力量,定期开展培训、服务和指导,增强整改措施水平,提高工作效果。通过各项技术措施的落实,2021年我县农用化肥使用量35364.48吨(纯量),比2020年减少363.7吨,实现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43%以上;绿色防控应用面积40%以上;2021年农药使用量445.05吨,化学农药使用量同比上年减量1%以上,完成省市下达的2021年度化肥农药减量目标任务。
2、多措并举,化肥农药减量。一是全力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2021年全县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219万亩,实现县域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应用技术覆盖率90.9%以上。完成田间肥效试验6个,采集分析土壤样品146个,分析化验1092项次,制定并发布早稻、中稻、晚稻、油菜、棉花配方肥配方8个。加强与肥料生产企业、经销商以及新型经营主体合作,已与我县肥料销售企业衡阳县顶新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配方肥销售协议。二是大力发展绿肥生产。2021年在全县推广绿肥种植面积20.1万亩,建立县级示范片1个,示范面积1万亩。三是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在全县26个乡镇(园区)建设绿色种养循环试点面积10万亩,开展粪肥就地、就近还田,施用水肥38085立方,堆肥47512吨,商品有机肥525吨。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世行贷款农田污染综合管理、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等项目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4万亩。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5%以上,全力推进全县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四是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以蔬菜、柑橘等经济作物为重点,2021年在全县推广水肥一体化面积1.1万亩。五是推广机械精量施肥技术。2021年推广机械深施肥面积55.6万亩,其中水稻测深施肥面积30万亩,创建示范片1个,示范面积0.1万亩。六是推广秸秆还田技术。2021年在全县推广秸秆面积120万亩,农作物秸秆还田总量68.9万吨,秸秆还田率达到83.5%以上,完全杜绝秸秆焚烧现象。七是调整种植结构。2021年完成金兰、洪市、岘山等11个乡镇23个村严格管控区域种植结构调整面积0.21万亩,建立到村台账,通过县、市级核查验收。八是着实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新建1个标准化区域服务站,均已通过市级验收。扶持1个服务面积上万亩的专业化服务组织开展应急防控,本地应急防控任务由2家专防组织承担,2021年全县应急防控服务面积12530亩次。
3、示范引领,成效显著。为强化示范引领,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充分展现化肥农药减量技术,在台源镇台九村创建水稻化肥减量增效万亩示范片1个,在金兰镇陈町新村创建机械化施肥千亩示范片1个,重点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秸秆还田、绿肥种植、水肥一体化、机械精量施肥等减肥增效技术。通过试验示范,得到广大种植户高度认可,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减量措施和推进模式。大力推广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示范。2021年在台源镇创建1个3000亩以上水稻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核心示范区,在西渡、三湖、洪市、金兰创建4个300亩以上的乡镇示范区;在西渡、岘山等乡镇开展棉花绿色防控示范区,核心面积400亩。通过多种作物、多种形式的示范推广,深入推进全县绿色防控,促进农药减量。
4、宣传培训,营造声势。为使化肥农药减量科学施肥理念深入人心,全年利用电视媒体、网络媒体宣传8次,广播宣传211次,横幅宣传30条,化肥农药减量技术信息公示栏500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宣传手册1200份,给全县人民的一封信10000份,发放施肥建议卡20余万份,调查测土配方施肥应用情况50户。指导安装测土配方施肥手机专家APP、湖南植保APP系统2000人次以上。以不同形式组织开展各类化肥农药减量培训班18期,培训8200人,发放培训资料20000余份。
以上整改情况向社会公示,欢迎社会各界人士监督。
公示时间:2022年4月10日-4月15 日
受理部门:衡阳县农业农村局
联系电话:07346836949
联系地址:衡阳县西渡镇向阳南路7号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