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衡阳县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2021年衡阳县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为引导农民合理施肥,全面普及科学施肥技术,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和农业绿色发展,现就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提出如下 指导意见。

一、目标任务

继续开展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成果,结合改进施肥方式(肥料深施、水肥一体化等技术)、优化施肥结构、有机肥替代等技术措施,创建一批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服务示范基地,因地制宜,总结成果,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我县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形成 2 个以上可复制易推广的化肥减量增效技术规范。

2021 年,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200 万亩次,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稳定在 90%以上、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面积0.8万亩、绿肥种植面积 20 万亩。创办 1 个绿肥种植亩示范片、1 个有机肥替代化肥百亩示范,并对 30 个以上地块作物开展农户施肥情况跟踪调查。通过科学施肥技术的推广应用,确保化肥使用量零增长。

二、总体要求

根据近几年取土测土、田间肥效试验、施肥调查等结果,进一步调整优化施肥方案。加强农田养分资源综合管理,做到氮肥总量控制、分期调控,科学设定作物氮肥用量定额,将氮肥用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磷钾养分恒量监控、中微量元素因缺补缺。在具体操作上,以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为依托,以现代农业示范区、特色农业产业园区和精细农业示范基地为平台, 创办示范样板,辐射带动当地化肥减量增效推广工作。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增产、经济、环保"相协调的施肥理念。在确保产量不降低、效益不下降的前提下,注重环保施肥。在作物的施肥量上,重点放在控氮减磷方面。

(二)坚持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牢固树立作物有机碳营养与矿质营养并重理念,加强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有机肥资源无害化处理与肥料化利用,在果菜茶等高效经济作物上开展有机肥替化肥行动。

(三)坚持科学施肥与调酸改土相结合。因地制宜,有针 对性地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土、调酸及一系列改土培肥措施,不断提高耕地持续生产能力。

(四)坚持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加强肥料周年运筹,既要充分利用前茬作物施肥残留的养分,也要考虑当季施肥对后茬作物的影响。坚持用养结合,注重农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 提高养分资源高效利用水平。

(五)坚持农艺农机深度融合。大力推广全程机械化轻简栽培技术,调优施肥结构、改进施肥方式、提升肥料品质,满足机械施肥和水肥一体化需要。

四、主要措施

(一)深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要不断夯实取土测土、田间试验、农户施肥情况调查等基础工作,集成肥料深施、有机肥替代、水肥一体化、新型肥料应用等技术,不断修正和完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参数,优化施肥方案。根据作物种类、目标产量和功能区划,细化、实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方案,因地制宜确定主要农作物化肥推荐施肥量,加强农企合作和产需对接,扩大配方肥应用规模。对大宗粮油作物,把"增产施肥"放在首位,着力协调作物增产与最佳施肥量之间的关系,既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又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对高效经济作物, 把"经济施肥"放在优先位置,着重考虑经济效益与最佳施肥量之间的关系,突出提质增效;在水源涵养地、风景旅游区和城周边及人口密集区,强调生态保护,把"环保施肥"放到突出的位置,率先实行区域施肥总量控制。

(二)着力发展绿肥生产。种植绿肥是推进化肥减量增效、 农业节能减排、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措施,要争取政策支持, 制定绿肥生产方案。要稳步扩大稻田紫云英绿肥种植规模,重点推广一季稻区循环免播种植技术;因地制宜示范推广果茶园绿肥种植,通过自然生草或种植绿肥覆盖土壤,减少裸露,防止水土流失,减少氮肥用量;在城郊区冬闲田种植肥用油菜, 既可增加有机肥源,还可丰富城乡居民蔬菜供给。

(三)推广普及秸秆还田。坚持把农作物秸秆就地还田作为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方向,严禁在田间地头随意焚烧秸秆, 大力推广秸秆粉碎还田、快速腐熟还田、覆盖还田、过腹还田等技术,提高秸秆资源肥料化利用水平,最大限度地替代调减钾肥用量。

(四)深入开展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县级制定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方案,扎实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总结提炼试点示范成果,探索建立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模式和社会化服务模式,通过成果展示现场观摩和示范引领,推动全县有机肥替代化肥大面积推广。大力 促进种养循环,积极引导养殖主体完善配套畜禽粪便腐熟发酵及无害化处理设施,科学核定畜禽粪便消纳能力,依托种植大户和专业合作社,采取政府购买社会化服务,或者政府支持农业生产者购买社会化服务等方式,探索畜禽粪污有效储存、收运、处理、综合利用全产业链发展的有效模式,就近就地堆腐还田。

(五)大力改进施肥方式。一是推广水肥一体化。结合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和特色农业产业园创建,选择耗肥量大、附加值高的高效经济园艺作物,示范推广滴灌施肥、喷灌施肥等水肥一体化技术。二是推广机械深施。按照农艺农机融合、基肥追肥统筹的原则,因地制宜推进化肥机械深施。三是推广叶面施肥。发挥叶面施肥作物吸收快、用肥量相对较少的优势,大力推广作物根外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

五、主要作物施肥指导意见

(一)水稻

1.氮肥 50%-60%作为基肥,20%-25%作为蘖肥,10%-15% 作为穗肥;磷肥全部作基肥;钾肥 50%-60%作为基肥,40%-50%作为穗肥;对缺锌稻田,每亩基施锌肥 1 公斤。

2.施用有机肥或种植绿肥翻压的田块,基肥用量可适当减少;在常年秸秆还田的地块,钾肥用量可适当减少 30%左右。

3.在土壤pH5.5 以下的田块,整地时每亩施用生石灰70-100 公斤,示范推广含硅碱性肥料。

(二)玉米

按推荐施肥量,100%的磷肥、30%的氮肥和钾肥作基肥施 用,其余 50%和 20%的氮肥、钾肥分别在 5-7 片叶和"大喇叭口期"作苗肥和穗肥结合中耕培土沟施或穴施,深度 10—20 厘米,施后及时覆土。在缺锌地块,每亩基施锌肥 1 公斤,或在苗期和抽雄期用 0.1%硫酸锌兑水 45 公斤/亩叶面喷施。同时, 提倡在抽雄期看苗叶面喷施一次水溶肥料。

(三)油菜

1.施足基肥。根据推荐施肥量,将 100%的有机肥、100%的磷肥和 50%的氮、钾肥作基肥施用。

2.轻施提苗肥。一般占氮、钾施肥总量的 20%左右。

3.重施腊肥。一般占氮、钾施肥总量的 30%左右。

4.补施水溶肥料。在油菜抽薹至始花期,应选睛天看苗喷施一次水溶肥料,确保后期不缺肥。对缺硼土壤或潜在性缺硼 土壤,应在苗期和始花期用 0.1%的硼砂溶液叶面喷施。

(四)棉花

1.按推荐施肥量将 100%的有机肥、60%的磷肥和 30%的氮、钾肥在整地时作基肥深施。在 1-2 个成铃时,将 50%的氮、钾肥和 40%的磷肥作花铃肥追施;打顶后 7 天左右,将剩余 20% 的氮、钾肥作盖顶肥追施。追肥时,先在两行棉花之间挖深度为 15-20 厘米的施肥沟,然后施肥覆土。

2.对缺硼土壤,每亩基施硼肥 0.5-1 公斤,对潜在性缺硼和缺锌土壤应在苗期和始花期用 0.1%的硼砂和硫酸锌溶液叶面喷施。

(五)茶叶

1.基肥。在上年 9-11 月结合深耕,按推荐施肥量将 100% 的有机肥、100%的磷肥和 40%的氮肥、钾肥基肥深施,施用后覆土。

2.追肥。60%的氮肥、钾肥在茶树开始萌动和新梢生长期间作追肥施用,追肥比例中春茶占总施肥量的 25%,夏茶占20%,秋茶占 15%。

3.施用方法。在两行茶树之间挖宽、深为 15—25 厘米施肥沟,将化肥与适量有机肥拌匀,施后及时覆土。具备喷微灌设施条件的,推荐实施滴灌、喷灌水肥一体化。

4.施用含硫型肥料。

(六)柑桔

1.基肥。在上年 11 月份采果后,按推荐施用量将 100%的有机肥、80%的磷肥和 35%的氮、钾肥作基肥一次性深施,施用后覆土。

2.保花肥。占氮、钾肥施用总量的 30%,以速效化肥为主,与适量有机肥混匀后挖沟深施,施后及时覆土。

3.壮果肥。占氮、钾肥施用总量的 35%,施磷总量的 20%。以速效化肥为主,与适量有机肥混匀后挖沟深施,施后及时覆 土。

4.施肥方法。幼树将肥料兑水浇施在直径为树冠两倍的范围内;成年树将各种肥料混合均匀,沿树冠滴水线挖环状沟 施或穴施。成年树叶面施肥从 5 月下旬开始,用 0.5%的尿素加0.3%磷酸二氢钾,每隔 10 天喷施 1 次,连续 3 次。有滴灌设施的追肥优先采用水肥一体化施肥方式。

5.施用含硫型肥料。缺硫果园应选择含硫肥料如硫酸铵、硫酸钾等,也可 适当施用硫磺。

6.缺锌、硼的土壤补施锌、硼肥各 0.5-1.0 公斤/亩,或花蕾期和幼果期用 0.1%的硼砂和硫酸锌溶液叶面喷施。

(七)叶菜类蔬菜

1.基肥。一般在移栽前,将 100%的有机肥、100%的磷肥和 20%的氮、钾肥作基肥深施。

2.苗肥。苗肥的施用量一般为氮、钾肥施用总量的 10%。

3.旺盛生长期。旺盛生长期的施肥量一般为氮、钾肥施用总量的 70%。在此期间,每隔 10 天左右追肥一次。

4.大部分叶菜类蔬菜都是喜钙作物,当不良的环境条件发生生理缺钙时,往往会出现干烧心,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应注重钙肥的施用。

5.叶面喷肥。分别在苗期和旺盛生长期喷施 0.3%氯化钙溶液或 0.25%—0.5%的硝酸钙溶液,以降低因缺钙而引发的多种生理病害。有喷灌设施的优先采用水肥一体化施肥方式。

(八)瓜类、茄果类和豆类蔬菜

1.基肥。一般在移栽前施用有机肥 2000 公斤/亩,100% 的磷肥和氮、钾肥施用总量的 20%。

2.苗肥。苗肥的施用量一般为氮、钾肥施用总量的 10%。

3.果穗发育期。果穗发育期的施肥量一般为氮、钾肥施用总量的 70%。在此期间,应分次追肥,每间隔 10 天左右追肥一次。

4.在缺钙、镁土壤上,应注重钙、镁肥的施用。

5.叶面喷肥。在生长的中后期,叶面喷施 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 2—3 次。

(九)根茎类蔬菜

1.基肥。一般在移栽前施用有机肥 2000 公斤/亩,100% 的磷肥和化学氮、钾肥施用总量的 30%。

2.苗肥。苗肥的施用量一般为氮、钾肥施用总量的 50%。苗期氮肥的施用应以少量多次的原则,一般每隔 10 天左右追肥一次,促进茎叶生长。

3.发稞肥。发稞肥的施用量一般为氮、钾肥施用总量的20%,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块茎膨大和提高产量。

4.在缺钙、缺镁土壤上,应注重钙镁肥的施用。

5.叶面喷肥。在生长发育的中后期,叶面喷施 0.2-0.3% 的磷酸二氢钾溶液 2—3 次。






附件 1


2021衡阳县科学施肥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表


乡镇名称

测土配方施肥

(万亩)

绿肥生产    (万亩)

水肥一体化

(万亩)

樟木

6.4

0.64

0.1

集兵

7.2

0.72

0.1

岣嵝

4.3

0.43

0.01

杉桥

4.4

0.44

0.01

板市

2.4

0.24

0.01

樟树

3.2

0.32

0.05

西渡

16

1.6

0.15

界牌(含园区)

3.2

0.32

0.01

台源

13.6

1.36

0.05

长安

4

0.4

0.01

井头

8.8

0.88

0.01

岘山

14.4

1.44

0.1

库宗

6.4

0.64

0.01

关市

7.2

0.72

0.03

大安

6.4

0.64

0.01

洪市

8.8

0.88

0.01

曲兰

8.8

0.88

0.01

演陂

8

0.8

0.01

栏栊

4.8

0.48

0.01

三湖

9.6

0.96

0.01

金兰

14.4

1.44

0.02

金溪

6.4

0.64

0.01

溪江

7.2

0.72

0.01

渣江

13.7

1.37

0.04

石市

10.4

1.04

0.01

合计

200

20

0.8

附件 2:

2021衡阳县主要农作物推荐施肥量表

作物名称



产量水平(公斤/亩)



有机肥

推荐施肥量(公斤/亩)

化肥


N

P2O5

K2O


水稻






早稻



≤375

腐熟农家肥600



8.3-8.6

4.2-4.5

4.0-4.3

375-450

8.6-9.0

4.5-4.7

4.3-4.5

≥450

9.0-9.5

4.7-5.0

4.7-5.0

晚稻



≤450

早稻草全量还田



9.3-9.5

0-2

3.2-3.5

450-500

9.5-9.8

0-2

3.5-4.2

≥500

9.8-10.5

0-2

4.2-4.5

玉米

≤400

腐熟农家肥800

12.0-12.5

4.0-4.5

4.5-5.0

400-500

12.5-13.0

4.5-5.0

5.0-5.5




≥500

13.0-13.5

5.0-5.5

5.5-6.0




油菜(粮油轮作制)

≤120

前茬作物秸秆全量还田+600 公斤火土灰

6.0-6.5

3.0-3.5

4.0-4.5

120-160

6.5-7.0

3.5-4.0

4.5-5.0




≥160

7.0-8.0

4.0-5.0

5.0-5.5




油菜(棉油轮作制)

≤120

传统腐熟厩肥 600

3.0-3.5

1-2

2.0-2.5

120-160

3.0-4.0

2-2.5

2.5-3.0




≥160

4.0-5.0

2.5-3

3.0-3.5




茶叶

≤150

腐熟农家肥2000

12.0-13.0

5.0-5.5

6.0-6.5

150-250

13.0-14.0

5.5-6.0

6.5-7.0




≥250

14.0-15.0

6.0-7.0

7.0-7.5




柑桔

≤2000

传统腐熟厩肥 2000

13.0-14.0

5.5-6.0

6.5-7.0

2000-3000

14.0-15.0

6.0-6.5

7.0-7.5




≥3000

15.0-16.0

6.5-7.0

7.5-8.0




叶菜类蔬菜

≤1500

腐熟农家肥2000

9.0-10.0

4.0-4.5

5.0-5.5

1500-2000

10.0-11.0

4.5-5.0

5.5-6.0




≥2000

11.0-12.0

5.0-6.0

6.0-6.5




瓜、茄、果、豆类蔬菜

≤2000

腐熟农家肥2000

10.0-11.0

5.0-5.5

6.0-7.0

2000-2500

11.0-12.0

5.5-6.0

7.0-8.0




≥2500

12.0-13.0

6.0-6.5

8.0-9.0




根、茎类蔬菜

≤2000

腐熟农家肥2000

8.0-9.0

5.5-6.0

7.0-8.0

2000-2500

9.0-10.0

6.5-7.0

8.0-9.0




≥2500

10.0-11.0

7.0-7.5

9.0-10.0




说明:

1.腐熟农家肥氮磷钾养分含量分别为 N 0.45%P2O5 0.21%K2O 0.52% 各地根据当地有机肥种类及养分含量,坚持就地取材以氮(N)为基标进行换算;

2、表中红薯、马铃薯产量为鲜重,棉花为籽棉产量,茶叶为干茶产量;

3、若不施用有机肥或有机肥施用量过少,则化学氮肥用量(纯量)需增加 1-1.5 公斤/;

4、采用喷微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化肥可减量 15-2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