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县烟叶开发办公室2018年度决算报表编表说明

目  录


第一部分部门情况

基本情况

部门职责

2机构设置

3、部门决算单位构成

当年取得的主要事业成效

第二部分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一)收入支出执行情况

(二)决算收支增减变化情况说明

(三)机关运行经费执行情况说明

(四)政府采购支出情况说明

(五)国有资产占有情况说明

(六)重点项目预算的绩效目标等预算绩效情况说明

(七)"三公"经费增减变化原因说明

第三部分名词解释

第四部分本年度部门决算等财务工作开展情况



衡阳县烟叶开发办公室2018年度决算

报表编表说明


(一)基本情况

1、主要职能

(一)提出全县烟叶产业化发展战略,年度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及全县烟叶生产扶持措施、优惠政策。

(二)组织和实施全县烟叶生产,优化烟叶生产布局,督促烟叶生产各项工作的落实,解决烟叶生产的有关问题,报告和总结全县烟叶生产情况。

(三)指导各乡镇烟办工作,制定烟叶生产技术培训方案,推广和应用新技术,多层次培训烟农,确保技术服务到位。

(四)协调同市烟办、市烟草局及有关部门的关系,为全县烟叶生产创造宽松环境。

(五)协助县烟草局对技术人员管理和考核,配合县烟草局做好专用物资的配送、发放工作。

(六)制定对各种烟乡镇、村目标管理及阶段性考核的办法,对各种烟乡镇、村实行目标管理考核和阶段性考核评比。

(七)制定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加强烟水、烟路和烟站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设计和质量监管,并加强烟水配套专项资金的管理工作。

(八)完成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它工作。

二、机构设置

根据编委核定,我办在职人员8人,内设股室4个,内设股室分别是综合股、财务股、生产技术股、基础设施建设股。

部门决算单位构成

我单位只有本级,没有其他二级决算单位,因此,纳入2018年部门决算编制范围的只有衡阳县烟办本级。

1.当年取得的主要事业成效

一年来全县积极应对严控规模、严重旱情和市场突变等多重挑战,坚持"以质取胜、优化布局、巩固提高、打造品牌"的发展思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落实目标任务,全县烟叶产业呈现出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是烟基单元已经形成。

我县作为全省2018年新建7个烤烟基地单元之一,将得到对口工业河北中烟大力支持和深度介入,随着农工商合作机制的进一步深化,我县烟叶产业发展基础将更加牢固,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二是规模得到有效调控。

全县优化生产布局,精选宜烟耕地,烟叶面积控制在6369亩,库宗桥、金兰、洪市、渣江4个乡镇共完成烟叶交售任务1.6万担,全县售烟均价13.31元/斤(不含补贴),烟叶亩产值4150元,均价、亩产值比上年分别增加0.38元/斤、130元/亩。全县完成烟叶两税收入807万元(其中烟叶税437万元、增值税370万元)。

三是质量大幅提升。

围绕上中等烟比例达100%的目标,对X3F、B4F中等烟叶列为不予收购范围,将上等烟叶比例提升到65%以上,全县烟叶收购等级合格率超过80%,使烟叶质量满足卷烟工业需要。

四是收购平稳有序。

政策讲透一点,宣传组织到位;检查抓严一点,专业分级到位;细节多想一点,收购准备到位;眼光放稳一点,标准掌握到位;姿态摆低一点,服务烟农到位;纪律管紧一点,规范收购到位。全县烟叶收购平稳有序,50天内顺利完成收购任务。

五是基础设施不断夯实。

对部分烤房群的自控设备进行升级改造,为提高烟叶烤制质量奠定了基础。洪市、渣江4个种烟村0.6万余亩的烟田土地整理已通过省级验收。

六是考核机制日益健全。

今年,严格执行"政府+公司"联合检查、考核的工作机制,烟办和烟草公司密切配合,做到双管齐下、充分发挥烟草部门专业验证和政府部门行政问效的双向职能作用,目标更加明确,方法更加有效,效果更加明显,有力促进了标准化生产技术措施的落实和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

七是综合管理彰显成效

一是参与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坚持"重在过程、重在实效",积极参与四城同创、文明劝导、志愿服务等活动,切实加强文明以礼仪宣传力度,完善志愿服务活动机制,全面美化办公院落环境,各项创建工作扎实稳步推进。二是开展扶贫帮困。对库宗桥镇飞龙山村的贫困户进行入户核查,精准识别。与贫困户结成一对一、几对一的帮扶关系。不仅开展了"六个一"走访慰问,而且每月2次深入贫困户,商讨脱贫计划,开展帮扶活动。2018年度我办扶贫工作考核进入全县先进行列。

二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全年财政拨款收入年初预算预算数为10464757.00元,决算数为3829877.80元,其中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为3829877.80元。

(一)、收入支出执行情况

2018年全年总收入6646663.08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3829877.8元,其他收入2816785.28。全年支出4652685.75元 ,其中人员经费939,232.27元,日常公用经费180,178.87元,项目支出3,533,274.61元。 2018年全年收支结余1,993,977.33元。

(二)、决算收支增减变化情况说明

1.全年总收入3829877.8元,去年6068343.40元,收入减少36.89%。全年支出4652685.75元,去年6074298.62,支出减少23.40%。全年预算三公经费30000元,其中公务接待费24672.18元,实际小于预算5327.82元。会议费本年24672.18,上年41244.25,培训及会议费减少40.18%。

2.固定资产增减情况

本年固定资产价值为153,993.00元,增加固定资产6140元,是购买办公用设备。

、机关运行经费执行情况

办公费19026 元、水费2547元、电费9396元、邮电费16000、租赁费5912、培训费470。

四)政府采购支出情况说明

2018年我单位没有政府采购支出。

(五)国有资产占有情况说明

2018年度我办没有国有资产占有情况说明。

(六)重点项目预算的绩效目标等预算绩效情况说明

2018年我单位没有重点项目预算。

(七)、"三公"经费支出情况

  全年共实现"三公"经费支出24,672.18元,其中: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0元,公务接待费24,672.18元,较2017年41244.25减少16572.07元,下降40%,主要是厉行节约控制三公经费,使公务接待费大幅减少。

名词解释

(一)机关运行经费:是指各部门的公用经费,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修费、专用资料及一般设备购置费、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取暖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费用。

(二)"三公"经费:纳入省财政预算管理的"三公"经费,是指用一般公共预算拨款安排的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和因公出国(境)费。其中,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以及燃料费、维修费、保险费等支出;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食宿费等支出。

四、本年度部门决算等财务工作开展情况

(一)在财务管理、决算组织、编报、审核情况上,严格财经纪律、确保收支合理合法,既节约资金又保证工作顺利开展。

(二)决算公开工作,领导重视、公开及时真实。

附件2

附件3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