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衡阳县201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与2016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关于衡阳县201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与2016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6年1月19日在衡阳县

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上

衡阳县财政局局长   王强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提出我县201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与2016年预算草案,请予审查,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5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县政协监督支持下,全县财税部门紧紧围绕“保运转、惠民生、调结构、促发展”的总体目标,积极应对严峻复杂的财政经济形势,认真落实积极财政政策,扎实推进财税改革,加强财政收支管理,较好完成了年初各项收支计划,财政运行平稳。
    (一)财政收支情况
    1、公共财政收入情况:2015年全县完成公共财政收入127776万元,占年度预算99.28%,同口径比完成市分任务。比上年同期(以下简称同比)增加11823万元,增长10.2%。
    (1)地方公共财政收入91923万元,同比增加11337万元,增长14.07%,其中税收收入55659万元,同比增加8033万元,增长16.87%,分项情况是:增值税5217万元,同比增加253万元,增长5.1%;营业税12907万元,同比减少208万元,下降1.59%;企业所得税3589万元,同比增加793万元,增长28.37%;个人所得税1647万元,同比减少432万元,下降20.78%;资源税1033万元,同比减少1181万元,下降53.35%;城市维护建设税2038万元,同比减少149万元,下降6.81%;房产税1285万元,同比增加33万元,增长2.64%;印花税586万元,与上年持平;城镇土地使用税836万元,同比增加366万元,增长77.83%;土地增值税6496万元,同比增加128万元,增长2.01%;车船税675万元,同比增加201万元,增长42.41%;耕地占用税4644万元,同比增加185万元,增长4.15%;契税13497万元,同比增加8038万元,增长147.24%;烟叶税1209万元,同比增加6万元,增长0.5%。非税收入36264万元,同比增加 3304万元,增长10.02%,分项情况是:专项收入5735万元,同比增加3996万元,增长229.79%;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8634万元,同比增加194万元,增长2.3%;罚没收入8185万元,同比减少210万元,下降2.5%;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6830万元,同比减少1466万元,下降17.67%;其他收入6880万元,同比增加790万元,增长12.97%。
    (2)上划中央收入26866万元,同比增加554万元,增长2.11%。
    (3)上划省级收入8987万元,同比减少68万元,下降0.75%。
    2、公共财政支出情况:2015年全县公共财政支出完成433237万元,占年度预算119.59%,同比增加71047万元,增长19.62%。支出按功能分类:
一般公共服务31222万元,同比增加4391万元,增长16.37%;国防262万元,同比减少32万元,下降10.88%;公共安全16558万元,同比减少199万元,下降1.19%;教育83504万元,同比增加8673万元,增长11.59%;科学技术1825万元,同比增加119万元,增长6.98%;文化体育与传媒5171万元,同比增加1166万元,增长29.11%;社会保障和就业69120万元,同比增加13137万元,增长23.47%;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64551万元,同比增加7499万元,增长13.14%;节能环保9169万元,同比减少1050万元,下降10.27%;城乡社区20989万元,同比增加3844万元,增长22.42%;农林水77893万元,同比增加11632万元,增长17.55 %;交通运输22275万元,同比增加9657万元,增长76.53%;资源勘探信息等3513万元,同比增加2136万元,增长155.12 %;商业服务业等1926万元,同比减少66万元,下降3.31 %;金融834万元,同比增加785万元,增长1602.04 %;国土海洋气象等4012万元,同比减少1521万元,下降27.49%;住房保障16334万元,同比增加9974万元,增长156.82%;粮油物资储备3138万元,同比增加571万元,增长22.24%;国债还本付息支出813万元,同比增加266万元,增长48.63%;其他支出128万元,同比增加65万元,增长103.17%。
    3、债务还本支出16672万元,同比增加14772万元,增长777.47%。
    4、公共财政收支平衡情况。公共财政收入总计481019 万元(地方公共财政收入91923万元+上级补助收入338613万元+政府债券转贷收入38674万元+上年结余8590万元+调入资金3219万元)-地方公共财政支出433237万元 -上解支出3435万元-结转下年支出24279万元-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252万元-债务还本支出16672万元=净结余144万元。
    5、政府性基金收支情况。2015年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10894万元,完成年度预算90.37%,同比减少1029万元,下降8.63 %。地方政府性基金上级补助收入18858万元。地方政府性基金支出24557万元,同比减少2128万元,下降7.97%。
    6、社会保险基金收支情况。2015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完成67406万元,支出完成57755万元,收支结余9651万元,累计结余50619万元。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预算收支执行情况是快报数据,在年度决算编制后,还会有些变化。
    (二)预算执行的主要特点及情况分析
    1、公共财政收入稳步增长,收入质量进一步提升。2015年,我县县域经济保持了稳增长的运行态势,公共财政收入实现同步增长,全县完成公共财政收入127776万元,占年度预算99.28%,同比增加11823万元,增长10.2%。收入的增长主要得益于税收的增长,税收收入完成91512万元,同比增加8519万元,增长10.26%。特别是地方税收大幅增长,同比增加8274万元,增长14.94%。税收收入的增长主要是财税征管部门加强了征管力度,日常监管和重点清查相结合,进一步规范了税收征缴行为,有力促进了税收收入的增长;同时收入质量进一步提升,公共财政收入税占比为71.62%,比上年提高0.05个百分点。
    2、公共财政支出同步增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2015年全县完成公共财政支出433237万元,占年度预算119.59%,同比增加71047万元,增长19.62%。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农林水事务及住房保障支出等民生支出得到重点保障,民生支出达327567万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75.62%。
一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重点保障义务教育足额投入,落实城乡义务教育免教科书、免学杂费、补助困难寄宿生生活费11455万元,惠及学生12万余人,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按初中每生800元和小学每生600元安排;及时发放高中、中职助学金等非义务教育助学扶困补助资金697万元;支持城区学校建设,计划三年投入1.8亿元,在城区新建实验学校和弘扬中学,已投入2200万元启动建设,弘扬中学一期已完工投入使用。同时多方整合资金,加强农村薄弱学校改造,投入2728万元全方位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二是持续加大“三农”投入。落实各种惠民政策,通过“一卡通”发放各类惠民补贴17241万元;加大小农水建设投入,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积极开展农业科技转化与推广服务;实施精准扶贫,加大在产业扶贫、就业培训、危房改造、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扶持力度,统筹整合涉农资金,帮助贫困农民增收、脱贫。三是支持文体事业繁荣发展。投入1250万元支持电广传媒事业设备设施改造升级;投入166万元对王船山、夏明翰故居维护、景点设施及道路改造;安排市“十运会”训练参赛经费235万元,为取得优异的成绩提供了经费保障,同时实施体育下乡工程,为乡镇配送安装健身器材380套,促进全民健身运动开展。四是落实社保、医疗等扩面提标政策。连续11年提高企业基本养老保险,月人均水平达到1817元;城市低保提标到275元/人月,农村低保提标到112元/人月;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年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380元,参合率达99.89%;筹集劳动就业专项资金2222万元,新增城镇就业人员9125人,再就业3810人;投入农村危房改造资金2200万元,目前危改项目已基本竣工。五是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投入保障性住房资金7588万元,建设保障性安居房2476套,城市棚户区改造476户,对家庭困难对象发放租赁补贴资金 277万元。
    3、财政运行平稳,收支矛盾仍然突出。由于经济总体下行,实体经济疲软,加之结构性减税和相关行政审批事项的取消、免征和降标收费等政策性影响,财政减收因素增多,而支出需求依然旺盛,民生支出刚性增长,重点项目投入增多,加之历年来为支持重点项目建设等原因借出资金高达7亿元,财政资金调度日益艰难。我们积极应对,强化征管抓收入,严控支出保平衡,全年财政运行平稳,但收支矛盾仍然十分突出。
    (三)预算执行的主要做法
    1、加强财政收入征管。一是大力推进“金税(三)”、“房地产税费一体化征管”网络平台建设,建立健全现代化、信息化的征管网络,实现涉税信息互联互享,规范征管行为,提高征管效率。二是切实开展税源调查和纳税评估,积极开展税源调查活动,对重点税源实行跟踪服务。三是严格依法依率计征,切实杜绝擅自减免缓和收“人情税”等行为。四是扎实开展税费清理,清漏征、清欠税,重点对房地产市场进行了清理,成效显著。五是切实加强非税收入征管,努力打造政务公开平台,阳光行政,规范办事程序,统一执收标准,保障了财政收入及时足额入库。
    2、强化财政支出管理。受经济下行和各项政策性增支因素影响,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为了有效缓解收支矛盾,一是突出保障重点,全力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特别是对民生支出的保障,有力促进了社会大局稳定。二是强化预算约束,严格控制预算追加,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办公及会务等一般性支出。三是全面实行零基预算、综合预算,进一步扩大保障面,提高保障水平,促进了公共财政服务均等化。四是积极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开展集中清理核查,回收的资金统筹用于民生保障支出。
    3、发挥财政杠杆功能。一是激发市场活力。认真落实中小微企业优惠减税政策,减、免、降相关行政事业性收费,为社会和企业减轻负担。二是支持重点项目建设。统筹运用多种融资手段,支持各融资平台融资,保障了西渡高新区核心片、衡西公路、实验学校建设及S315线城市化改造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顺利建设,以投资拉动县域经济发展。三是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出台企业技术创新奖励办法,安排科技创新和技改贴息资金,对获得科技进步奖、名优品牌等技术创新企业进行奖励,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四是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安排工业发展资金,支持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做大做强,同时安排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为中小企业排忧解难。
    4、推进财政管理改革。一是积极应对财税体制改革,密切关注“营改增”、资源税、消费税、房产税等重大税制改革,认真分析对我县的影响,统筹谋划应对措施,确保地方税收平稳、持续增长。二是完善财政预算体系,健全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编制,构建独立完整、有机衔接的政府预算体系。三是深化预算管理,严格执行新《预算法》,推进财政预决算、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细化公开内容,提高预算透明度。四是推进国库集中支付管理,提高公务卡结算比例。五是完善地方债务管理,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债务预警和监管。
2015年,我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平稳,但也还存在诸多困难和挑战:财源税源不足,财政收入增长乏力;财政支出刚性增长,收支矛盾非常突出;财政收入征管体系仍有待完善;财政监督有待进一步加强;政府性债务风险需要重点防范;财政管理水平仍需提升等等。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努力加以解决。
    二、2016年财政预算安排草案及工作思路
2016年财政预算编制以《预算法》和上级预算管理改革有关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生态立县、项目兴县、依法治县”发展战略,继续按照“保运转、惠民生、调结构、促发展”的要求,坚持全力以赴保工资、尽心尽力保民生、厉行节约保运转、量力而行促发展的编制原则,努力增收节支,加强财政管理,深化财政改革,促进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
    (一)2016年预算草案
    1、公共财政预算
    (1)公共财政收入:2016年公共财政收入安排140553 万元,比上年增加12777万元,增长10%。
地方公共财政收入 99222万元,比上年增加(下同)7299万元,增长7.94 %。其中税收收入60368万元,增加4709万元,增长8.46%,分项情况是:增值税4698万元,减少519万元,下降9.95%;营业税14456万元,增加1549万元,增长12%;企业所得税4073万元,增加484万元,增长13.48 %;个人所得税1889万元,增加242万元,增长14.7%;资源税1167万元,增加134万元,增长12.97 %;城市维护建设税2262万元,增加224万元,增长11%;房产税1414万元,增加129万元,增长10%;印花税703万元,增加117万元,增长20%;城镇土地使用税936万元,增加100万元,增长11.97%;土地增值税7276万元,增加780万元,增长12%;车船税776万元,增加101万元,增长15%;耕地占用税5341万元,增加697万元,增长15%;契税14037万元,增加540万元,增长4%;烟叶税1342万元,增加133万元,增长11%。非税收入38853万元,增加2589万元,增长7.14%。分项情况是:专项收入6573万元,增加838万元,增长14.61%;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8209万元,减少425万元,下降4.92%;罚没收入9249万元,增加1064万元,增长13%;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7185万元,增加355万元,增长5.2%;其他收入7637万元,增加757万元,增长11%。
    上划中央收入31601万元,增加4736万元,增长17.63 %。
    上划省级收入 9730万元,增加742万元,增长8.25%。
    收入分部门安排情况:
    国税部门30918万元,增加3028万元,增长11%;
    地税部门72946万元,增加7228万元,增长11%;
    财政部门36689万元,增加2486万元,增长7.27%。
    (2)公共财政支出:2016年公共财政支出安排428417万元,比上年预算增加(下同)66162万元,增长18.26%。
    支出按功能分类:
    一般公共服务57415万元,增加26264万元,增长84.31%;国防445万元,减少161万元,下降26.61%;公共安全13187万元,减少1555万元,下降10.55%;教育93080万元,增加12786万元,增长15.92%;科学技术1470万元,减少329万元,下降18.29%;文化体育与传媒8191万元,增加4568万元,增长126.07%;社会保障和就业54663万元,减少1515万元,下降2.7%;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68432万元,增加10327万元,增长17.77%;节能环保4146万元,减少3965万元,下降48.88%;城乡社区事务16372万元,增加2277万元,增长16.15%;农林水65561万元,增加9319万元,增长16.57%;交通运输9265万元,减少2753万元,下降22.91%;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1788万元,减少407万元,下降18.56%;商业服务业等1291万元,增加482万元,增长59.67%;国土资源气象等5508万元,增加1832万元,增长49.82%;住房保障17475万元,增加10900万元,增长165.78%;粮油物资储备537万元,减少1431万元,下降72.71%;预备费8000万元,增加4000万元,增长100 %;国债还本付息1088万元,增加428万元,增长64.85%;其他支出503万元,减少4904万元,下降90.7%。
    (3)地方政府债券转贷还本支出4700万元,增加1360万元,增长40.72%。
    2、政府性基金预算: 2016年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计划安排13520万元,比上年增加2626万元,增长24.11%。基金支出计划安排13912万元,比上年减少10645万元,下降43.35%。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鉴于我县国有资本经营只涉及县自来水公司,且规模少,收支结构单一,2016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暂不启动。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2016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安排118942万元,支出安排110078万元,收支结余8864万元。
    说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省级统筹,其收支预算由省统一编制,各县市区不再单独编制;工伤保险基金由市级统筹,其收支预算由市统一编制,各县市区不再单独编制。
    (二)工作思路
    2016年,我们将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围绕财政预算收支目标,以科学发展、创新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为抓手,以发挥财政政策作用为支撑,构建完整、规范、透明、高效的现代财政管理制度,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平稳快速发展。我们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突出财源建设。一是牢固树立抓项目建设就是抓财源建设的思想,重点抓好西渡高新区核心片及界牌陶瓷循环经济工业园建设,引入一批市场份额大、科技含量高、带动效应强、可持续发展的大项目,培育后续财源。同时,力促落户项目尽快建设投产,早日见效。二是要积极支持融资工作,充分发挥财政的杠杆作用,突破融资瓶颈,缓解县重点项目、民生工程建设资金困难。同时,尝试运用PPP模式,激活民间投资,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公益性事业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三是认真落实各项结构性减税等一系列财税优惠政策,发挥工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等专项资金的示范导向和激励作用,支持企业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四是加大财政投入,积极为企业向上级争项争资,同时,推进银企对接,为企业输血输氧,帮助企业走出困境,扭亏增盈。
    (二)狠抓收入征管。面对严峻复杂的财政经济形势和巨大的收入任务压力,必须创新工作思路,采取超常的工作措施,努力寻找新的收入增长点和突破口,充分挖掘增收潜能。一是积极推行税负公开,努力打造公平、公开、公正的税负环境。二是创新征管手段,完善征管办法。重点是加强房产各税的征管,加快推进社会综合治税和房地产税费一体化征管两个平台建设,提高征管水平,形成合力促进财税增收。三是强化征管措施,加大清缴力度。切实开展“两违”、房地产市场税费专项清查活动,加大对采(探)矿权价款、土地出让金、报建规费等老欠的清缴力度,深入开展税务大稽查,严厉打击偷逃骗抗税等违法行为,坚决堵塞收入漏洞,做到应收尽收。四是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税源的分析监管,及时掌握收入变化情况,以便有针对性采取有效措施。
    (三)规范财政支出。一是坚持预算就是决算,基本杜绝预算外追加。二是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厉行节约的各项规定,进一步压缩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加强预算单位支出管理,从紧控制行政运行成本。三是对照年初预算安排,根据支出进度合理安排资金,重点保障民生领域的资金拨付。四是积极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全面摸清各级、各部门财政存量资金规模和构成情况,研究分类处理方案,确保财政资金高效合理使用。五是认真清理财政往来借款,严格规范财政资金出借程序,防范财政风险。
    (四)深化财政改革。一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要求,认真研读省政府《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积极谋划当前和今后的财政工作。二是全面落实新《预算法》的各项要求,完善预算管理机制。推进预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同时加强对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统筹管理,完善预算绩效评价机制。三是优化支出分配机制。完善资金管理制度,规范资金分配程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四是推进财政监管体系建设。以信息化为支撑,加快推动绩效评价、投资评审、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资产管理、财政监督等体制机制建设。
    (五)加强财政监督。一是以差旅费管理、公务车辆管理、公务接待管理和规范津补贴等制度的执行为监督重点,切实规范各单位的支出行为,严肃财政纪律,有效控制“三公”经费支出。二是以绩效评价和投资评审为重要手段,全面加强对重点项目资金的监管,确保资金安全高效使用。三是加强财政日常监督,规范单位财政财务行为。
    2016年我县的财政工作将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定信心,凝心聚力,真抓实干,负重奋进,努力打造服务高效、廉洁阳光、文明和谐财政,开创财政工作新局面。

 

2016年"三公"经费预算公开表
单位:万元
单位名称 三公经费预算数(公共财政拨款)
小计 公务接待费 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 因公出国(境)费
           衡阳县 3394 1731 1663  
备注:2016年“三公”经费预算含工商、质监局下放后“三公”预算数。

 

2016年衡阳县政府性基金收支预算草案
单位:万元
项目 2016年  计划数 项目 2016年     计划数
一、农网还贷资金收入   一、城乡社区事务 15746
二、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收入 50     政府住房基金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 1200
三、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收入 50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 9000
四、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入       城市公用事业附加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 220
五、政府住房基金收入 590     国有土地收益基金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 490
六、城市公用事业附加收入 210     农业土地开发资金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 68
七、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 590     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 1078
八、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收入 168     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 1890
九、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 9200     污水处理费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 1800
十、彩票公益金收入   二、农林水支出 202
十一、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 800     水土保持补偿费安排的支出 40
十二、水土保持补偿费收入 52     大中型水库库区基金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 162
十三、污水处理费收入 910 三、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 90
十四、其他政府性基金收入 900     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 20
        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 70
    四、其他支出 1920
        彩票公益金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 900
        其他政府性基金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 1020
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合计 13520 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合计 17958
       
       
  政府性基金上级补助收入      
  政府性基金省补助计划单列市收入      
  政府性基金下级上解收入     政府性基金上解上级支出 126
  政府性基金计划单列市上解省收入     政府性基金省补助计划单列市支出  
  政府性基金上年结余 4564   政府性基金调出资金  
  政府性基金调入资金     政府性基金年终结余  
     1.公共财政预算调入      
     2.财政专户管理资金调入      
     3.其他调入      
收  入  总  计  18084 支  出  总  计 18084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