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上午,衡阳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夏明翰会议中心隆重开幕。来自全县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人大代表齐聚一堂,肩负人民重托,依法行使职权,共商发展大计,共谋衡阳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副市长、县委书记曾建华出席会议,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叶强主持,县人民政府县长孙浩作《政府工作报告》。
本次会议应到代表386名,因事因病请假22名,实到代表364名,符合法定人数。
本次会议的执行主席是:叶强(以下按姓氏笔画排列)、王伟、方云耕、邓华鹏、龙国华、朱斌、刘洋(女) 、刘健、刘文哲、刘正多、孙浩、李凯(杉桥)、李亚林、肖月红(女)、邹勇、汪轲、汪建新、欧海龙 、罗琼、罗斌、周全桂、周绍友、周新生、钟斌、 凌晓林、蒋小阳、蒋益忠、傅胜利、曾建华、温松柏。
上午8点30分,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本次大会执行主席叶强宣布衡阳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
全体起立,奏唱国歌。
在热烈的掌声中,孙浩代表县人民政府作《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首先回顾了2022年工作情况。
2022 年,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依靠全县人民,认真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大力实施“三五一”工作思路,较好地完成了县第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衡阳县奠定了坚实基础。
《报告》指出,一年来,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工作:
聚力壮大工业经济。以项目建设推进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全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 12 家,总数达 175 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 13 家,总数达 50 家;新增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8 家,西渡高新区扩区调规加紧推进,技工贸总收入达 220.46 亿元。
接力推进乡村振兴。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完成 10.06 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机总动力达 87.01 万千瓦。粮食播种 132 万亩、总产 60.2 万吨,夏收油菜 67.3 万亩、总产菜籽 7.5 万吨,获评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成为全市唯一入选湖南乡村振兴“十大”优秀案例典型县。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全年接待游客达 404.75 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43.26 亿元,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建成电商服务中心 1 个、乡镇电商服务站 80 个和电商物流配送中心 2 个,全县电子商务交易额达 25 亿元。
着力加强城乡建设。建成“秀美屋场”78 个、村民休闲小广场 24 个。完成农村改厕 5000 户,新建农村公厕 49 座。荣获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先进县,成功创建省级小型水库标准化建设样板县,成功入选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名单,清花湾路获评全省十大“最美农村路”,交通运输工作获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表彰。
全力深化改革开放。“放管服”改革成效明显,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企业开办“一窗办”全面推行,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稳步实施。全年共洽谈重大招商引资项目 60 余个,合同引资额达 222.2 亿元。引进“三类 500强”企业 2 家,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 5.72 亿元,增长15%。
强力保护生态环境。大力推进“洞庭清波行动”“利剑行动”“夏季攻势”,狠抓大气污染防治,全县空气质量优良率达 89.3%,全年共恢复耕地11840 亩,完成人工造林 4.8 万亩,封山育林 4.5 万亩,退化林修复 3.5 万亩,森林抚育 14 万亩。
致力抓好民生事业。新增城镇就业 8630 人,失业人员再就业 7275 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6200 人。各类社会保险参保 84.4 万人次、发放待遇 16.96 亿元。医保参保总人数 99.48 万人,参保率达 96%。全县公共文化设施面积增至 62.48 万平方米。县乡村三级全民健身网络和县城社区 10 分钟健身圈不断完善。
《报告》指出,2023 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我们立足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创造新未来的关键之年,更是站在新起点、瞄准新目标、实现新发展的奋进之年。只要我们坚定信心、不忘初心、下定决心、团结一心,就一定能够在放大优势、创新发展中争先进位,在担当实干、砥砺前行中破解难题,在汇聚民智、共建共享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奏响建设现代化新衡阳县的时代强音!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市委“三强一化”建设和县委“三五一”工作思路,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衡阳县而团结奋斗。
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8.0%左右,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 8.5%左右,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0%,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6.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8.5%左右,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8.0%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 3.0%以内。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保持稳定,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报告》强调,围绕上述目标任务,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发展工业实体经济,抓好项目建设、夯实园区平台、加强企业培育,壮大高质量发展支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高现代农业发展质效、扎实推进和美乡村建设、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石。
建设精致精美城市,强化城市功能支撑、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推动业态多元发展,提升高质量发展品质。
深化创新改革开放,抓好重点领域改革、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切实优化营商环境、着力促进消费升级,激发高质量发展动能。
推动生态环境建设,坚持预防和治理结合、坚持保护和修复并重、坚持节约和集约统筹,厚植高质量发展底色。
推进民生保障改善,抓好就业服务工作、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升教育医疗水平、加快文旅事业发展、加强社会治理创新,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
《报告》强调,新征程、新使命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必须持之以恒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做到旗帜鲜明讲政治,打造忠诚担当政府;坚守初心担使命,打造为民服务政府;主动作为抓落实,打造勤勉务实政府;正风肃纪葆本色,打造廉洁高效政府。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作风,全面提升政府履职能力,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报告》号召全体代表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县百万人民,坚持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从春天出发,向胜利进军,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衡阳县而努力奋斗!
大会书面听取了《衡阳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计划草案》和《衡阳县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表决通过了《衡阳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补选办法》和《2023年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办法》。
作者:王佩璐 丁源 张兴宇 阳超 钟永康
责编:周丽君 钟仲华 三审:李建华 监制:黄承慧
来源:你好衡阳县客户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