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推进市场经营治理标准化,衡阳县市场监管局以示范创建为引领,以行业整治为抓手,强化宣传,加大投入,努力改造环境,确保市场经营公平有序、安全规范。
加大基础投入,打造高标准的示范农贸市场
一是成立了天生龙农贸超市和滨江市场工作专班,对市场摊位摆放、分类经营,进行日常管理和整治,确保市场摊位摆放整齐,经营行为文明;二是安排专人保洁,督促卫生保洁员每日清扫卫生;三是完善设施。天生龙农贸超市今年投入约4万元资金,用于市场摊位定位固定,摊位电路改善、烤漆画线、活禽区三隔离建设、标识标牌完善等,滨江市场投入约5万元,建设879M2的围栏式自产自销区,设置地摊,摊位106个,围栏160m,烤染画线1800余米,为市场治理标准化建设提供基础设施保障;四是加强宣传。召开市场业主会议,发放宣传单600份,增加宣传广告60条,制作大型宣传栏2处,使业主切切实实明白治理标准化责任及意义;五是规范车辆停放。联合城管交警开展交通整治,设置40余个专用停车位,确保车辆停放有序。
开展市场整治,打造规范化的市场经营行为
一是开展无证照经营整治。股所联动,严肃查处无证无照经营和证照过期及未悬挂证照经营现象,依法取缔无证无照经营户,督促经营者合法经营、规范经营、诚信经营;二是开展广告专项整治。对沿107国道、省道、县道两旁乱放乱贴的广告进行整治清理,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广告牌组织力量迅速拆除。联合乡镇政府对主干道车辆停放秩序、遮雨棚、停车棚、店铺及摊位环境卫生等方面进行清理和规范,改变了过去环境脏、乱、差,交通不畅等现象;三是开展“铁拳”行动。聚焦“民意最盼、危害最大、市场监管风险和压力最大”的重点领域,结合扫黑除恶常态化工作,打传规直,严查霸王条款和经营假冒伪劣等市场乱象,推动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等信用信息公示,依法实施联合惩戒,促使市场主体存戒惧、知敬畏、守规矩,提升守法诚信经营意识和水平;四是落实底线工作“五全一常态”工作机制。对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燃气压力管道、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领域,建立全覆盖管理机制、全领域排查机制、全天候值守机制、全方位宣传机制、全链条责任机制和常态化暗访机制,确保全县市场监管各领域安全工作实现“零盲区、零违规、零故障、零失守、零容忍”。截至目前,出动执法人员863人次,执法车辆164台次,检查临街店面及五小门店4010户次,引导办照685户,督促悬照经营1230户,办理无证无照经营等违法案件75件。
强化服务举措,打造高质量的市场发展环境
一是将个人独资企业注册登记和小作坊监管权限等下移至各监管所,全面落实市场主体准入准营“一码覆盖、一照通行”,方便群众就近办、马上办;二是制定《衡阳县市场主体培育发展方案》《衡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重大行政处罚案件集体讨论规则》等措施,进一步规范入企检查、办理行政执法案件行为,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加大力度支持企业注册商标、申报有效发明专利;三是积极推行延时服务、上门服务。在节假日期间加班为预约群众办理证照,对身有残疾等特殊困难的群众实行上门服务,打通为群众办事最后障碍;四是广泛宣传,提升氛围。引导经营户利用LED电子显示屏滚动播出“城乡治理标准化,健康幸福你我他”等标语,悬挂城乡治理标准化宣传横幅,张贴、发放《致生产加工经营门店业主市场经营治理标准化告知书》《市场经营治理标准化指南》等资料,现场指导市场经营标准化工作。截至目前,共悬挂市场经营治理标准化宣传横幅213条,组织经营户利用LED液晶显示屏宣传治理标准化110块次,发放《致生产加工经营门店业主市场经营治理标准化告知书》和《市场经营治理标准化指南》5000多份,通过多种形式的广泛宣传,切实提高群众和市场经营户知晓度、参与度。
目前,该局正按照先行试点、示范引领、全面推进的思路,建设市场经营治理标准化样版街道,要求门店必须证照齐全、卫生干净、商品整洁美观、货真价实,销售人员文明礼貌、公平经营,严禁生产、加工、经营过期、变质、“三无”和不符合安全标准等假冒伪劣商品。今年已对15家不落实疫情防控等措施被上级督查通报的单位予以停业整顿,约谈4家经营单位负责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