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首页 > 专题专栏 > 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专栏
衡阳县地理条件优越,农特产品资源丰富。自衡阳县荣获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项目示范县以来,在县商粮局的具体指导下,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牢牢抓住机遇,全力深耕农村电商建设,持续挖掘、开发农特产品资源。梅花小镇是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依托秀美景色和区位优势,把做强产业放在第一位,大力发展"梅花"品牌建设,持续完善旅游项目服务,镇内客流量水涨船高。近期,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与梅花小镇顺利达成合作,双方结合各自优势,共同探索农旅融合发展,奋力开辟出一条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发展之路。
"我每次回县里来玩,都会带些农产品回去,像是土鸡蛋、库宗菜籽油等等。除了自己吃,也会多买一份,送给亲戚朋友。市里的价格贵不说,还不正宗。"肖女士原本是衡阳县人,因工作需要目前在衡阳市发展,这也让她格外想念"家的乡味"。"但是经常要跑很多地方,才能买齐。"肖女士说出了她面临的尴尬。
据梅花小镇负责人介绍,小镇游客有不少是市区或者从外地过来的,购买农产品是这类游客很重要的一个需求。"我们也一直在探索引进相关的服务项目,本次和衡阳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合作,初步计划引进十几种农特产品进镇销售,填补这一空白,来更好地满足游客品尝、购买本地特产的需求,进一步提升了我们的服务质量、服务水平。"
"品类要全一些,可以多引进些萝卜干、水果干这类的风味小吃。我们旅游的嘛,吃喝玩乐,样样都不能少。还是想趁着游玩的机会,多品尝一些地道的特色美食。"
在梅花小镇开展游客对农特产满意度的调查时,有游客现场对工作人员提出了建议,甚至留下了"小吃单"。
游客对农特产品的强烈渴望,为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提供了舞台。
今年,衡阳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全面推进电商示范项目建设,同时先后开展了黄桃节、农特产品征集入驻、电商助销等活动,引进了包括角山米业、三湖镇黄桃、艾叶糍粑等在内的几十种农特产品,构建了相对完善的的产销系统。与此同时,随着近期衡阳县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征集工作的结束,农特产品也将迎来品牌化、规模化的"发展新春"。
"我们会选出一批最具代表、最具特色、口味好的产品进驻到梅花小镇展销。"谈及本次跨界合作,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负责人有了具体的计划,他同时表示:"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会做好食品安全保障,让游客买的放心、吃的安心。"
严格把守食品质量关是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一以贯之的重点工作。为此,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做出了一系列措施。一方面建设了大数据开发中心,可以对农产品进行产品溯源;另一方面,所有入驻的农产品都要签定食品安全协议,确保进场产品绿色、安全、有营养。在此基础上,定期对产品进行清查,坚决杜绝过期、变质的情况发生也是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实施的有效措施之一。
下一步,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将与梅花小镇深入开展合作,积极整合双方资源,充分发挥优势互补,努力打造出有实效、有影响力的农旅融合发展样板"。
编辑:牛向奎 审核:刘莅新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