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双抢”农忙时节,衡阳县44.7万亩早稻陆续开镰收割,西渡镇梅花村依托农业社会化服务,大幅提高水稻收割效率,减少劳动成本,确保颗粒归仓。

在西渡镇梅花村,广袤的田野上稻浪翻滚,联合收割机正开足马力作业,加紧收割早稻。种粮大户杨莲花今年种了一千亩早稻,往年她都是自己收割,费时费力,成本也高。今年,梅花村提前对接社会化服务队伍,由专业农机操作人员按照70—80元/亩的价格为农户提供机械代收服务,每台农机日均可以完成50亩到80亩早稻收割,不仅节约了成本,还大大提高了收割效率,为晚稻栽插赢得时间。

为了解决以往水稻收割后秸秆处置问题,村里还为每台收割机加装了秸秆粉碎装置,水稻完成收割的同时,秸秆也被切碎均匀摊散在田面,经翻耕入土后,能直接用作晚稻生长的基肥。 近年来,我县积极引导农户广泛接受农业社会化服务,以代耕、代种、代防、代收等方式,集中连片推进绿色高效现代农业生产。目前,全县水稻社会化服务覆盖率达80%。今年,我县在种植44.7万亩早稻的基础上,计划种植晚稻48万亩。下阶段,县农业部门将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做好“双抢”工作,确保全年粮食稳产丰收。 作者:王佩璐 刘沛林 一审:谭 莎 二审:佘晓辉 三审:黄山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