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可用“游击战术”对抗环保督察
晋城市空气质量急剧下降,全山西省排倒数第一,并受到了环保部的通报批评,2016年7月18日至8月20日,山西省环保厅专门成立督察组对晋城市进行了督察,村民们介绍,当时山西省环保厅督察组实地检查时,二硫化碳生产企业都停工了,但为期一个月的省级督察刚刚结束,这些本应停产的企业一个个又开始了生产。(2016年11月29日 央视)
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方面,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山西乃煤炭大省,也是污染大省,环保压力巨大。省环保厅开展环保督察,是职责使然,更是严峻的环保形势使然。空气质量全省“排倒数第一”的晋城市在“受到环保部的通报批评”背景下,在省级环保督察刚刚结束不久,便出现二硫化碳生产企业“一个个又开始了生产”的奇观,真是咄咄怪事,岂有此理。
污染严重企业一个个“死灰复燃”,宣告了省环保厅本轮督察成效前功尽弃。媒体有声有影,总结有声有色,动静大、成效差。督察之时,污染企业停产,空气质量好转,成效貌似显著。督察过后,生产重启,污染依旧。出现这种情况,恐怕省环保厅和晋城市都难辞其咎。
本次督察力度显然不够,效果较差。从采取的措施看,只是“停”,没有“关”。没有永久性“关掉”重污染企业,更遑论“拆掉”重污染企业。或许,这就是重启生产的“伏笔”。从督察时间看,只是“一个月”,没有常态化,没有后续行动。一个月以后怎么办?一个月以后怎么样?大家都看到了,以后不过是以前的重复。这样的督察没有做到“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却有形势所迫做做样子、走走过场的形式主义之嫌。
当地发展观明显存在严重偏差。显然,晋城市方面是用“游击战术”对抗环保督察。你来督察,我全面配合,来他个“敌进我退”。给企业说清“利害”、许以承诺,企业也就“积极”配合。该停产停产,一切等督察结束再说。咬咬牙,一个月也就过去了,空气质量也改善了。但是,督察组一撤,来了个“敌退我进”,依然故我。出现这种情况,当地官员会不知道?或许,就是官商合谋。你要政绩,我要利润,彼此已经形成应付环保督察的“统一战线”。
生态环保力出当代、痛在当代,利于后世、惠及千秋。如果不笃信科学发展观,恐怕不会愿意“忍”于当前,不会愿意为环保让路,更不会心甘情愿为环保投入。因为生态环保是长久投入慢受益,短期根本见不到成效。即使后来受益了,也没有明显感觉,习惯成自然,更不可能立竿见影带来直接收益。
十八届六中全会公报指出:“党的各级组织、全体党员特别是高级干部都要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对照公报“三个看齐三个坚决”要求,用“游击战术”对抗环保督察的当地政商,你们的“看齐意识”哪里去了?你们做到“三个坚决”了吗?党员干部做事要讲党性、凭良心,今日多为生态环保谋,便是未来万世子孙福。为今日财,断子孙路的蠢事千万不能干。(衡阳县 穆姣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