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清廉衡阳县 > 纪监在线 > 蒸水廉评

所谓的发财“捷径”,其实是“邪路”

来源:     发布时间:2018-11-13 16:12:15

 

所谓的发财“捷径”,其实是“邪路”

 

多次集体造假虚报资料,骗取国家财政奖补5万多元,私分危房改造资金8万元……随着国家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投入的不断加大,修马路、架路灯、筑堤坝……致富之路越来越宽广。湖南省会同县漠滨侗族苗族乡沙堆村村干部杨某伟等人也从中找到了一条“发财”捷径。但就是因为走这样的“捷径”,5人被依法提起公诉,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2018.11.12潇湘晨报)

人生在世,一是一、二是二方为正道。万里长征,是红军战士一步一个脚印丈量出来的。总想走“捷径”,想比别人流汗少而收获多,想不劳而获、少劳多获,想天上掉馅饼,终归容易事与愿违、适得其反,“捷径”不通成“邪路”,甚至就是不归路。杨某伟等5名村干部就是典型例子,村干部不好好当,想虚报冒领骗取国家奖补资金发财,而世间事多欲速则不达,想通过“捷径”一夜暴富,结果却走上了违纪违法以至于犯罪的“邪路”。 5名村干部被开除党籍后,正被依法提起公诉,等待法律的审判。曾经窃喜发现了所谓发财的“捷径”,其实乃是通向牢房的“邪路”。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人生追求财富希望幸福并没用错,但追求财富希望幸福的路径只能是踏踏实实奋斗,而不是所谓的“捷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唯此方能心安理得,合法无虞。5名村干部都是党员,就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全村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在带领村民改善生活的同时,自己的生活自然会得到应有的改善,绝不应该违背政策利用职权去谋取私利,那结局只会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发财不成还可能失去宝贵的自由。

笔者不相信5名村干部没用担忧过东窗事发之后可能带来的后果,但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他们心怀侥幸铤而走险罢了。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随着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取得压倒性胜利只是时间问题,想侥幸成为漏网之鱼恐怕机会越来越少,还是丢掉幻想、坦诚处世方为上策。作为党员干部,一定要提高政治站位,做到忠诚干净担当,不折不扣执行政策,坚守法纪底线,不耍小聪明,要做明白人。要永远铭记和警惕:所谓的发财“捷径”,其实是“邪路”。(衡阳县龙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