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衡阳县自然资源局 > 国土业务 > 测绘管理

测绘地理信息发展动态2019年第1期(总第222期)

 

三项测绘科技成果喜获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

1月8日上午,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隆重召开。习近平、李克强、王沪宁、韩正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会议活动。《测绘学报》编委施闯、姜卫平、朱建军获奖,其中,施闯教授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姜卫平教授、朱建军教授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测绘学报》编委施闯教授主持完成的“中国高精度位置网及其在交通领域的重大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该项目瞄准北斗系统规模化应用的国家重大需求,立足自主创新,建立了精准、快速的北斗定位服务技术体系,研制了高性能、低成本的北斗核心芯片和系列装备,构建了稳健、可信的中国高精度位置服务系统,核心技术跻身国际前列。项目团队开拓了北斗精准定位在公路、水路、设施建设和大众出行等方面的规模化、产业化创新应用,并辐射军民其它领域,取得重大社会经济效益。

《测绘学报》编委姜卫平教授主持完成的“海洋测绘和内陆水域监测的卫星大地测量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突破了多源卫星数据融合处理、海洋地理信息精细反演、陆海垂直基准无缝转换等关键技术,形成了自主创新的海洋测绘卫星大地测量技术方法体系。研制了我国首个国际同期分辨率最高、精度优于5cm的全球平均海面高模型WHU2000;反演了全球1′×1′分辨率的海洋重力异常和海底地形模型;率先构建了中国近海大范围无缝深度基准模型,实现了与国家陆地高程基准的无缝转换;并拓展用于内陆水域,实现了对我国主要湖泊水位和长江流域水储量等的变化监测。成果广泛用于我国沿海区域数字高程基准构建等工程,也被德国、韩国等科研机构用于深度基准转换等工作,并为海洋二号卫星系统、港珠澳大桥等国家重大工程提供了基础数据。

朱建军教授主持完成的“InSAR毫米级地表形变监测的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InSAR毫米级形变监测及工程化应用的成套技术和软件体系,支撑了矿区、沿海区和滑坡区等复杂环境下InSAR地表形变监测技术发展,极大提升了我国防灾减灾等空间信息支撑保障服务能力。应用于“国家先进技术光伏示范基地”和世界锑都冷水江等,保障了国家重点项目的安全实施和矿区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应用于珠三角、重庆、安徽等地的国土、矿山、电力等多个行业,解决了传统手段无法施测的难题。

据悉,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78个项目和7名科技专家。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38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37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7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6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73项:特等奖2项,一等奖23项(含创新团队3项),二等奖148项。刘永坦、钱七虎两位院士荣获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5名外籍科学家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据中国测绘网)

陈文浩调研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治理能力建设工作

1月3日,副省长陈文浩就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治理能力建设来省自然资源厅调研并召开专家座谈会。省政府副秘书长黎咸兴陪同调研,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王一鸥主持座谈会。

会议演示了“数字长沙县”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原省电子政务中心副主任杨志新、湖南大学教授秦拯、省交通运输厅信息中心主任刘银生等12位专家就提升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治理能力建设的主要方向、目标、任务、措施等内容畅所欲言,提出了“提升空间地理大数据定位,为全省经济社会服务,为产业服务”“产学研结合,提供持续的人才保障”等建议和意见。

听取专家发言后,陈文浩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离不开信息化,我们已经进入智能时代,智能时代需要海量数据的支撑。自然资源部门实际承担了地理空间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建设任务,要通过自然资源调查和现代测绘手段来丰富基础数据库,利用基础数据库来提高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形成“互联网+审批”“互联网+监管”“互联网+服务”的格局,用数据推动高质量发展。

他强调,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治理能力建设,核心就是要贯彻高质量发展,突出信息化引领、大数据推动,实现创新驱动。自然资源部门要主动担当,建立一个高质量的省级地理自然资源与空间地理数据库,要坚持业务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构建开放共享的自然资源与地理空间信息应用平台。

陈文浩要求,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信息化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做好顶层设计,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整合相关机构和人员;加强党的建设和作风能力建设,为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治理能力建设提供理念保障、方案保障、改革保障和执行力保障。同时,要正确处理存量与增量的关系,要重视存量,进一步发挥存量的作用。

厅领导颜学毛、赖馨正、王善明、尹学朗、陈松岭、金勇章、刘星辉、申志军、黄海淞及厅机关处室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据省自然资源厅网)

 

全省第三次国土调查暨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培训班举办

全省第三次国土调查暨2018年度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工作培训班近日在长沙举办。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省第三次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颜学毛出席会议并讲话。

颜学毛强调,第三次国土调查对社会和经济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全省自然资源系统要充分理解和认识三调工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认真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中央重要精神、践行国家整体部署,把握好这次机遇,从政治的高度和自身发展的角度,带着问题和思考,认真做好三调工作。

颜学毛指出,要准确把握三调的基本特征和内涵,一是要充分利用1:2000基础数据、省统一制作的初始库数据和各类专项数据成果,并依靠强大的技术支撑;二是要以真实客观性为标准,努力贯彻“全员参与、全野外核查”的工作要求;三是要突出自然资源部门的主体地位,调查工作主体是各级人民政府,不是技术单位,全系统干部要在实践中学习,保障成果质量和工作进度。

就下一步工作,颜学毛要求,一是要最大限度地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二是要制定周密计划,严格工作程序和队伍甄选;三是要科学处理好基本任务和本地需求的关系;四是要准确把握“全员参与、全野外核查”的内涵;五是要有针对性地处理好自然保护地、开发园区、耕地细化、空心房等专项调查问题;六是要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厅地籍、规划、耕保、用地、执法等相关处室就相关土地变更调查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有关领导及专家就2018年度土地变更调查要求与技术流程、非常规变更工作要求、全省第三次国土调查工作方案与实施要求、技术规程、初始库建设与工作底图生产以及先行县第三次国土调查工作实践等内容,进行了系统培训。

各市州、县市区三调办主任、副主任,厅直属单位有关负责人参加培训。

(据省自然资源厅网)

2018年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合格标准确定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关于2018年度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合格标准有关事项的通知》(人社厅发〔2018〕139号),2018年度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合格标准确定为每科目72分(各科目试卷满分均为120分),三个科目全部合格者可获得注册测绘师资格证书。

(据中国测绘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