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垅乡最美乡村医生推荐材料
我叫许纯爱,系衡阳县栏垅乡枫树村人,1974年生,因二哥患乙肝病转肝癌而死,对我触动很大,于是就想当一名医生,救死扶伤,预防疾病。
2001年六月,衡阳县卫生局下文,要求培养一批乡村医生,我自告奋勇也参加衡阳县卫校西医班学习,当医生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2004年我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了,同时也开始了我的行医生涯。
农村基层卫生工作是一项艰苦而光荣的任务,十年来,我一直坚守在农村基层卫生工作第一线。严寒酷暑,从无怨言。从医十年来,总是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不管刮风下雨,不管白天黑夜。病人随叫随到,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麻烦。精心治疗,耐心护理,让患者满意,也让家属放心。
2010年四月份的一个晚上,大概是凌晨三点钟,患有肺气肿的徐爱国家里打来电话,我马上起床,老公见我要出去忙问我怕不怕?我说不怕,这是我的职责,经过我的治疗他的病情得以好转,他的家人十分感激。从徐爱国的家中出来,我听到一只乌鸦的叫声,如此黑暗又安静的夜晚叫人毛骨悚然。但是徐爱国家的温暖的感人话语:‘苦了许医生,收这么少钱。’洋溢在我的心间。
我村里的五保户廖本生,家就一人,经济十分困难,眼晴瞎了,走路也腿脚不便,他来我这里看病起码要费上两个小时,好不容易来到诊所,我忙说您眼睛不方便为什么不叫人喊我去您家或打个电话,然后,我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给他体检一番,然后多开些药让他带回去服用,老人家人穷,骨气还高,说不要钱病是不会好的,有时我就骗他说药不贵,有时要10元钱的药故意说成2元钱。他才半信半疑接纳。他还说无以回报,就愿我长命百岁,儿孙富贵。像这样情况还很多很多……
这些年来,我从不收病人的出诊费,即使半夜三更出诊,也是这样。对于经济条件困难的患者,我还采取赊欠医疗费,待其条件好转后,再偿还或直接免费治疗的形式,为患者排忧解难。
农村的医疗条件有限,危重病人需要送专业医院治疗,不管什么时候,只要病人需要或患者家属有需求,我都会随车护送,陪同诊疗。我常常免费给村民进行量血压,测体温,査心律,测脉博等常规检查,并讲授健康,防病知识。对村民进行健康教育,深夜出诊是家常便饭。
村卫生室不仅肩负着农村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工作,而且承担着配合县卫生局,县疾控中心及当地卫生院做好预防接种工作,预防工作是消灭传染病,保护人民健康的一项重要措施。他在农村卫生工作中始终以防病工作为工作重点,认真落实各项防疫工作。利用墙报向群众讲解各种预防措施,使预防接种工作家喻户晓,老幼皆知,我村的防疫工作始终保持在全乡的先进行列。
儿童预防接种工作是农村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对全村新生儿进行普查登记及时上报。每次接种我坚持亲自上门通知应种对象进行接种,接种后跟踪随访,在我的努力下,枫树村儿童接种率超过98%以上。在各种传染病预防宣传中,每次都是将宣传资料发放到各家各户。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几年来,为了让更多的村民参加合作医疗,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我冲锋在前,耐心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相关政策,使农村充分认识到新农合的好处,提高了农民参合率,枫树村村民参合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更好的解决了农民看病贵的问题。在实行医改以来,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品目录制度,从不多收病人一分钱。
同时认真开展公共卫生项目工作。免费为村民进行健康体检,规范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为全村1130人建立了健康档案。尤其为本村102名老人58例高血压病人,28名糖尿病人,4名重型精神病患者建立了健康档案,并纳入慢病管理,提供三个月一次的上门随访服务。为了关心老人健康,每年都配合卫生院为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并及时将体检信息存入档案。
总之,行医的过程中充满了艰辛,不管前面的路有多坎坷,我都准备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做一个“白衣天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