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卫计通〔2018〕15号
关于印发《衡阳县2018年疾病预防控制
工作要点》的通知
县、乡各医疗卫生单位:
经研究,现将《2018年衡阳县控制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衡阳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2018年4月11日
衡阳县2018年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点
2018年,全县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健康衡阳建设和省市疾控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底线思维,防范和化解传染病暴发流行和环境危害健康等重大风险,进一步深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强化核心能力建设,全力做好各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健康。
一、坚持底线,防范和化解各种健康风险
(一)全力做好传染病监测预警和疫情处置工作。配合市、县人大做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情况执法检查。强化传染病预警,加强医院发热(手足口病)门诊和腹泻门诊、学校医务室等场所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完善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深入开展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主动搜索,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加强人禽流感、霍乱、手足口病、流行性出血热、布病等急性传染病的监测预警,强化联防联控,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严守不发生急性传染病暴发的底线;及时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有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二)全面加强免疫规划管理
1.加强人员培训、主动、规范开展预防接种服务,扎实开展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调查、查漏补种活动。确保适龄儿童建卡、建证率、卡证符合率达98%以上,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以乡为单位接种率达90%以上,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24小时及时接种率90%以上,适龄儿童含麻疹成分疫苗常规免疫2剂次接种率达95%以上。继续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全面提高服务质量,确保接种安全。广泛推广使用“互联网+”和“小豆苗APP”,确保疫苗针对传染病保持在较低水平。
2.全面推进消除麻疹工作。严格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遵循麻疹类疫苗常规免疫优先接种原则,做好8月龄—7周岁儿童的麻疹类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和麻疹病例周围人群的应急免疫工作;落实预检、分诊和隔离制度,加强医疗机构院内感染控制及麻疹病例监测。
3.巩固无脊灰状态。加强脊髓灰质炎疫苗常规免疫接种,做好AFP病例主动监测。
4.根据“衡阳市示范性预防接种门诊”建设标准,年内完成2-3家示范性预防接种门诊建设。
5.抓好免疫规划规范化建设。完善全县免疫规划信息管理工作,对所有疫苗流通(进出库)实行全程电子扫码监控,对全部免疫规划信息实时统计分析。进一步加强预防接种单位规范化建设;加强免疫规划用疫苗、注射器和冷链设备管理,做好常规免疫监测;抓好入托、入学儿童的预防接种证查验;规范开展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监测和处理。
(三)防范环境、职业病危害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群体性事件。加强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环境、饮用水、职业病监测预警,风险评估、分析干预和危险因素排查,及时提出保障人群健康的相关工作举措,积极主动处置与健康相关的突发事件,防范和化解环境、职业病危害健康等重大风险。
二、推动体系改革,加强疾控核心建设
(一)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和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服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推动疾控融入健康衡阳建设、健康扶贫和深化医改等工作。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抓手,促进疾控机构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有机融合,有效发挥疾控机构的指导、考核、评价作用。以尘肺病、艾滋病、结核病、慢性病、严重精神障碍等到贫困人群的救治救助为抓手,积极参与健康扶贫工作。
(二)落实疾控机构保障政策。贯彻落实《中央编办财政部国家卫计委委关于印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机构编制标准指导意见的通知》,科学合理配置疾控机构人员编制。建立和完善疾控机构人员经费的保障机制。落实传染病防治人员防疫津贴、临时性补助、精神卫生人员津贴补贴等。
(三)加强疾控核心能力建设
1.争取中央建设项目,完成对县疾控中心进行改扩建筹备工作。
2.进一步完善疾控质量管理体系,提升县疾控中心的防病和检测能力。强化疾控系统业务培训、学历教育和应急演练,切实提高疾控系统的业务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
(四)全面推进结核病、艾滋病“防、治、管”三位一体综合服务模式。做好疾控承担的结核病、艾滋病等诊断治疗业务的剥离工作。
三、突出重点,全力做好各项疾控工作
(一)按质按量完成省卫计委下达的救治救助无责任主体的农民工尘肺患者项目任务。按照项目要求做好摸底排查、政策宣传、组织动员、信息报送等工作。
(二)会同教育部门做好学校卫生工作。建立教育、卫生联动机制,规范和落实疫情报告、接种证查验补种、晨检、因病缺课登记、病因追踪和健康教育等防控措施,加大学校结核病筛查与发现力度,依法和有效处置学校聚集性疫情。
(三)切实做好艾滋病经性传播综合防治。加大病人干预和发现力度,突出宣教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并提出综合干预措施,提高检测咨询的可及性和范围,强化抗病毒治疗范围和规范性,引导社会组织规范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
(四)扎实做好结核病防治工作。大力推进县级痰培养检测工作,逐步推广快速检测技术,提高病原学诊断覆盖率;加大对结核病报告发病率、病原学阳性率等关键指标的考核力度,加强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诊断、报告和治疗管理,配合做好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
(五)创新推进慢性病防治工作,加强老年人健康管理,抓好慢性病、寄生虫病、地方病的防治工作
1.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治。组织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三减三健”专项行动,加强死因监测,全面开展慢性病综合干预工作,做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的监测,做好65岁以上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加强对慢性病的筛查和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提高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率、规范管理率、血压血糖控制率。以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为突破口,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防治管理模式。
2.加强寄生虫病和地方病防控工作。做好全国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终期评估工作;开展碘缺乏病监测、居民碘盐监测工作。
3.加大麻风病检出和防治力度。加强现症麻风病人的治疗和管理,保持新发麻风病例畸残率控制在20%之内。
(六)做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治疗工作
1.贯彻落实《衡阳县实施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奖励的暂行办法》。密切与综治、公安、残联等部门的协作,落实“以奖代补”政策。
2.建立健全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和信息报告网络体系。建立和完善精神卫生的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在乡镇(街道)建立由综治、卫生计生、公安、民政、司法行政、残联等单位参与的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小组,覆盖率达50%以上。
3.开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综合管理工作。摸清辖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底子,建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档案,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按规范进行年度体检和随访管理,实现在册患者年管理率达95%、规范管理率达85%、患者年服药率达80%、规律服药率达50%,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率达80%的工作目标。
(七)切实做好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环境卫生和学校卫生工作。推动健康企业建设,组织开展重点职业病、放射卫生、大气对人体健康影响、饮用水水质、公共场所和学校卫生监测、干预与评价,做好信息分析统计和评估报告等数据应用工作。
(八)继续做好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开展国家免疫规划实施4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围绕各种卫生宣传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建立健康教育固定宣传栏并定期更换内容,印发相关健康知识的资料;定期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和公众健康知识咨询活动,针对特殊人群做好个体化健康教育工作;加强控烟履约,加大宣传力度,推动全社会支持控烟;继续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积极开展健康素养项目工作,提高全民健康素质。
(九)配合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好HPV疫苗临床研究的相关工作。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