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衡阳县卫生健康局 > 信息公开 > 法规文件

关于印发《衡阳县2014年免疫规划工作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蒸卫函字〔2014〕24号)

蒸卫字〔2014〕24

关于印发《衡阳县2014年免疫规划工作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

县、乡各医疗卫生单位:

现将《衡阳县2014年免疫规划工作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衡阳县卫生局

                          2014年8月22日


衡阳县2014年免疫规划工作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

 

根据《衡阳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蒸卫字〔2014〕32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经研究决定,全县免疫规划工作从2014年9月起实行网格化管理为加强免疫规划网格化管理工作的指导,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继续维持我县无脊灰、白喉状态。

以乡镇为单位,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单苗接种率达98%以上,全程接种率达90%以上;新生儿乙肝疫苗24小时及时接种率达85%以上,8月龄儿童麻风疫苗及时接种率达90%以上,麻疹类疫苗2剂次接种率达98%以上。

适龄儿童建卡、建证、人卡证三相符率均达100%。

免疫规划对象发生麻疹病例,免疫规划针对传染病暴发流行。

二、工作要求

(一)预防接种及疫苗、冷链设备的管理

1、抓好儿童摸底和建卡、建证工作。及时为辖区内居住满3个月的0-6岁儿童建立预防接种证和预防接种卡等儿童预防接种档案,登记好儿童监护人联系电话;每半年对责任区内儿童的预防接种卡进行1次核查和整理,核查要有记录,长期外出儿童要予以标明;儿童建卡、建证、人卡证三相符均达100%其中流动儿童免疫卡单列。

2、做好入托、入学儿童接种证查验工作。以乡镇为单位入托、入学儿童接种证查验率达100%,查漏补证率、补种率达98%以上逐步杜绝免疫空白儿童。

3、加强流动儿童管理。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享受同样的接种服务,开展流动儿童接种率专项调查,确保流动儿童接种率达95%以上。

4、做好新生儿卡介苗和第一针乙肝疫苗接种工作。严格按照“谁接生、谁接种”的原则,做好新生儿卡介苗和第一针乙肝疫苗的及时接种工作并作好登记,并将接种对象各种信息及时录入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平台的对接。

5、对重点人群进行针对性预防接种。要根据实际情况和上级安排适时开展疫苗强化免疫、查漏补种和群体性应急接种工作,强化免疫、查漏补种接种率和群体性应急接种率≥95%。

6、规范预防接种门诊。预防接种单位必须要有县卫生局颁发的《预防接种单位合格证》并悬挂在醒目处,接种工作人员要先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护士乡村医生或以上资格,经培训合格获得县卫生局发放《计划免疫技术培训合格证》后方可从事预防接种工作。接种门诊的房屋和设施必须符合相应标准,做到定点定时开放规范操作制度完善,接种情况必须在当天录入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并上传,每7天对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资料做好一次备份。

7、全面启动村级接种点。空白村由邻近村乡村医生托管或由乡镇公卫办直接管理,杜绝免疫空白村。

8、加强疫苗管理,按要求及时做好各类疫苗的出入库记录。做到帐苗一致,疫苗分类保管规范有经常性温度监测记录,出入库要做好运输途中温度监测。各类疫苗损耗率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9、加强冷链设备管理。冷链设备完好率达100%,有人负责管理,冷链设备用于预防接种用生物制品的贮存、运输,不得挪作他用;建立冷链设备管理档案和专帐,做到上下帐目相符,帐物一致;冰箱内无过期失效生物制品;冰箱、冰柜内不得存放私人物品或非生物制品;定期清理,保持内外清洁干燥

10、全年开展12次冷链运转。每次冷链运转有疫苗预订计划数,有接种通知单(或记录);每次冷链运转后,村卫生室2天内把剩余疫苗退回乡镇卫生院有冷链设备的5放宽至5,并把现场接种登记薄或儿童接种管理册交给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于5日内完成接种信息录入;每个乡镇要抽查2-3个村的疫苗使用情况及所有6周岁内儿童的接种情况,要有原始调查表格、汇总表及小结,并及时向县疾控中心上报接种报表。每次冷链运转后要全面浏览一次儿童个卡,对流入儿童和常住儿童到达规定时间需要接种的要及时通知到接种门诊进行接种

11、确保疫苗安全有效接种。发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及时向县疾控中心报告,并协助县疾控中心进行调查处理。按要求完成年度分配的AEFI监测任务数。

12、加强业务技术培训。对乡村医生的业培训每年不少于2次,要有影像资料、会议花名册、课程、课件及测试等资料备查。

13、及时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上报与归档保存。

14、加大工作督查力度。防疫专干及免疫规划管理员每月至少下村组10天开展督查,每年对辖区内每个村至少督查2次以上,每次督查要有原始表格、汇总表、督导意见、整改建议及小结。

(二)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的处置

1、优先接种麻疹类疫苗,规范处置麻疹疫情。各接种单位要遵循麻疹类疫苗常规免疫优先接种原则,保持高接种率水平,提高接种及时率;做好疑似麻疹病例的调查采样及周围人群主动搜索和应急免疫工作。

2、巩固无脊灰成果。各乡镇公卫办要每旬深入临床科室开展主动搜索,主动监测上报AFP病例。发现病例要求在24小时内上报县疾控中心并及时录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对报告病例必须在48小时内进行个案调查,在发病14天内采集二次粪便标本(间隔24-48小时,每份标本量8克),在冷藏条件(4℃以下,带冰保存)尽快送县疾控中心。

3、做好免疫规划疫苗相关疾病个案调查和疫区处理,并写好调查处理记录。

(三)村级免疫规划工作的具体要求

1、房屋设施及人员要求

(1)卫生室要有醒目标识牌,有专用房屋,面积不少于20平方,通风良好,清洁明亮,地面硬化。

(2)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预防接种单位资质证,至少有一名合格的接种操作人员。合格接种操作人员的条件是:具有执业助理医师、执业护士乡村医师或以上资格证,并且获得县卫生局颁发的有效《计划免疫技术培训合格证

(3)接种室有降温、保暖设备;配备专用疫苗接种台、工作桌椅、冰箱或冷藏包等设备,冷链设备配有温度计,运转正常,至少有1个冷藏包,整洁完好,配备所需数量2倍冰排;配有安全盒、损伤性废物(安瓿)污物桶等;定期进行室内消毒并规范记录;备有体温表、听诊器、压舌板、1:1000肾上腺素、地塞米松、抗过敏药等抢救药品和抢救器械。

(4)有县、乡(镇)下发的免疫规划相关宣传资料。

2、疫苗、注射器和冷链设备管理

(1)冷链管理:冷藏包在使用期间要求外观清洁,内部干燥,冰排用后及时把水倒掉,不得有异味。

(2)疫苗与注射器管理:规范填写“村级疫苗(注射器)领取与使用登记表”,不得空项,做到帐苗相符;运输疫苗的冷藏包(箱),应根据环境温度、运输条件、使用条件放置适当的冰排,运输过程中必须对冷链设备开展温度监测,并填写“接种点疫苗运输记录表”;对村级储存疫苗的冷藏箱(包)和冰箱(包括自购用于储存疫苗冰箱)根据实际存苗天数做好相对应的温度监测记录,每天上午和下午各记录1次,间隔不少于6小时,并填写“村级冷链设备温度记录表”。一次性注射器质量可靠,三证齐全,使用安全盒,妥善处理废弃注射器。

3、儿童摸底建卡及流动儿童管理

(1)每月一次在责任区内主动搜索新出生的本地儿童及流动儿童,及时建立儿童卡册,分月上报本地儿童出生情况及“0-6岁流动儿童情况登记表”。

(2)接种证交监护人长期保管,儿童管理册由村级接种单位保管,接种纸质个案卡由乡镇卫生院保管,保管期限应在儿童满6周岁后再保存不少于15年。每次冷链运转乡镇根据村级“现场接种登记薄”的记录情况将接种记录登记到纸质个案卡上和录入电脑中(电子卡),做到儿童管理册、纸质卡、电子卡、接种证四相符。

(3)接种卡、证填写要求书写工整、文字规范、填写准确齐全、不得空项(特别是联系电话必填),时间(日期)栏(项)填写均以公历为准。

(4)每半年对责任区域内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卡(簿)进行核查和整理,及时进行迁出、迁入登记。

4、预防接种实施由有资质的人员承担责任区域内的第一类疫苗和第二类疫苗的接种工作,每年至少提供12次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常规接种服务,同时承担县卫生局下达的群体性预防接种和应急接种工作任务。

(1)确定受种对象:根据儿童管理册和免疫程序,确定受种对象,每次冷链运转要对应接种而未接种者作好登记(通知方式、时间、未种原因)。

(2)接种前应询问受种者健康状况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等情况,进行体温测量等检查,并规范填写“衡阳县儿童免疫接种底册及预检登记表”;在实施接种前应当告知受种者及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3)接种后要把接种信息登记到衡阳县预防接种现场登记薄上,要在接种证、卡(薄)上记录接种相关信息,包括疫苗品种、厂家、批号、效期、接种部位、接种单位、接种医生等信息。同时将接种日期填写到儿童管理册上。

(4)告知儿童家长或监护人,受种者在接种现场观察30分钟,遇到预防接种一般反应和过敏性休克应及时进行处置,按要求规范登记,24小时内报告当地乡镇卫生院,并配合上级做好现场调查处理。

(5)要在预防接种证的预约联上填写下次接种时间,同时口头预约下次接种时间、地点、疫苗种类并告知注意事项。

(6)接种后2天内把剩余疫苗退回乡镇,有冷链设备5天内退回,退回途中要开展温度监测并做记录,填写“接种点疫苗运输记录表”,同时把现场接种登记薄或儿童预防接种个卡、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常规预防接种情况月报表、二类疫苗预防接种情况月报表交给乡镇,上报接种数据要做到及时、完整、无逻辑错误。

(7)查漏补种。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全面的查漏补种工作,对责任区域的适龄儿童预防接种个案记录进行筛查,查找漏种儿童并进行补种。

5、相关制度及基本资料的收集与管理

(1)工作制度:结合本地实际,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主要制度应包括:《疫苗、注射器管理制度》、《疫苗储存、运输管理制度》、《预防接种卡、证、册、簿使用管理制度》等。

(2)公示内容:《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预防接种单位合格证》、家长须知(含预防接种流程、常见疫苗接种禁忌症)、第一类疫苗种类及免疫程序、第二类疫苗种类及接种价格、预防接种技术操作要点、常见预防接种一般反应处置原则及过敏性休克处置原则、接种后留观30分钟提示等。

(3)需上报并保存的基本资料:免疫规划每月情况登记表(月报)、村级人口基本情况报表(年报)、0-6岁流动儿童情况登记表(月报)、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个案报告卡(如无则不需要报)、接种率月报表(月报)等。

(4)需本级保存备查的资料:村级疫苗领取与使用登记表、村级注射器领取与使用登记表、接种点疫苗运输记录表、村级疫苗接种温度监测记录表、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登记本、衡阳县儿童免疫接种底册及预检登记表、衡阳县预防接种现场登记簿、知情同意书、儿童预防接种管理册、接种医生的学历(职称)证书及计划免疫知识培训合格证书等。

三、工作步骤

1、会议动员与业务培训8月中下旬进行,县卫生局组织召开各乡镇卫生院分管院长、防疫专干和县疾控中心包片领导、包片工作人员会议,对工作进行具体安排,会后由县疾控中心组织业务培训。

2、示范村建设与考核验收。会后县乡工作人员立即进驻各乡镇的县级示范村,按照《村级免疫规划工作的具体要求》,在15天内逐项落实相关工作。9月10日至15日全县分成8个组对所有示范村进行考核验收。对验收合格的予以表彰,对工作不落实的予以处罚,并限期整改到位。对工作敷衍了事、不负责的村医(防保员)根据情况分别给予吊销其行医资格、扣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罚款等处理。

3、全面推广示范村经验,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疾控中心包乡镇工作人员配合各乡镇卫生院认真总结县级示范村的工作经验,召开乡镇包村人员和乡村医生会议,开展业务培训。对示范村的工作模式、作法与要求在乡镇全面推行,乡镇包村人员要深入各村,在10月底以前全面落实相关工作。各乡镇卫生院要加强经费支持和后勤保障工作,配备相适应的物资、器械设备,在交通工具和下乡补助上优先保障。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保证工作的经常性和连续性,确保免疫规划工作的持续稳定发展。

附件:县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网格化管理人员名单

     

附件:

县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网格化管理人员名单

乡镇

示范村

包乡人员

联系电话

包片领导

备注

集兵

通天

黄阳生

13973413682

毛旭东15973492236

杜勋喜负责县疾控中心分片包干人员的督查及总调度,

参与台源片的业务指
导。 

岣嵝

高峰

贺众志

13875610068

樟木

九渡

何晓花

15874777801

杉桥

宋湾

刘丽君

13575140178

万培宏13975428586

潮江

永乐

杜岳平

13875605559

板市

板市

罗贤惠

13873437383

樟树

连政

罗沂林

13017178545

井头

麻岭

付卫东

13875640697

刘小林13973442726

关市

庙湾

洪月明

13873440509

岘山

彭家

常  伟

13707472433

洪市

柔水

凌  丽

13907477695

仇武新15116804696

演陂

德胜

邹晓花

13786453691

栏垅

枫树

贺友谊

13575258086

曲兰

云步

邹介秀

13469110992

金兰

毛家

钟煜春

18975427131

蒋柏森13873451096

库宗

梅开

蒋宋英

15874718021

大安

大龙

宁忠玲

13637341129

三湖

红安

王美琼

18711475829

龙正林15973478685

金溪

金门

贺  健

13575276102

长安

庙山

贺小红

18890264693

台源

联胜

陈艮斌

18975427187

王珍

13875685062

溪江

松竹

宋九英

13789356383

渣江

七星

凌  利

13786403018

石市

张公

梁  华

13637342339

冯余生13974703966

界牌

象山

祝桂花

13873414910

西渡

荷花

戴聪蓉

13974794715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