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卫函字〔2014〕4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麻疹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
县、乡各医疗卫生单位:
今年以来,我县麻疹病例数呈快速上升趋势,至2014年2月7日止,按现住址统计我县已报告麻疹确诊病例6例,疑似病例9例,麻疹疫情居全市第一位、全省第二位,防控形势十分严峻。2月8日-9日,省、市专家组对我县麻疹防控工作进行现场指导并提出了督导意见。根据省、市督导意见,为有效控制麻疹疫情,实现消除麻疹目标,经局党组研究,决定把2月-3月定为“免疫规划活动月”,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以麻疹类疫苗查漏补种为主的免疫规划活动。各单位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抓好以消除麻疹为主题的免疫规划活动。继续加大麻疹病例监测和医疗机构院内感染管理力度,主动搜索麻疹疫情,落实预检分诊制度。协调抓好春季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按照“衡阳县2014年2-3月份免疫规划活动月行动方案和麻疹类疫苗接种操作规程及麻疹类疫苗接种禁忌症和注意事项”,规范开展麻疹类疫苗常规免疫接种工作,消除免疫空白,提高疫苗接种率,提升人群免疫水平。
附件:1、衡阳县2014年2-3月份免疫规划活动月行动方案
2、麻疹类疫苗接种操作规程
3、麻疹类疫苗接种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衡阳县卫生局
2014年2月10日
附件1:
衡阳县2014年2-3月份免疫规划活动月
行动方案
针对当前麻疹疫情的严峻形势,经局党组研究,确定2-3月为免疫规划活动月,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麻疹类疫苗查漏补种行动,现就本次行动的相关工作安排如下:
一、成立领导小组,认真落实麻疹类疫苗查漏补种工作。
1、成立衡阳县免疫规划活动月暨麻疹类疫苗查漏补种行动领导小组
组 长:谭爱平
副组长:陈连龙 杜勋喜
成 员:欧阳朝晖 仇武新 龙正林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欧阳朝晖任办公室主任,陈文化、彭丽华、彭美玲、王美琼、熊厚军、付卫东、梁华为成员。
2、成立衡阳县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强化免疫)技术指导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处理小组
组 长:杜勋喜
副组长:仇武新
成 员:邹介秀 王美琼 凌 利 刘丽君
各单位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活动月行动方案,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活动月行动领导小组,实行院领导包片、公卫办人员包村的工作格局,将责任落实到人。各乡镇要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充分发挥乡村医生的作用,于2月-3月份对辖区内6周岁内儿童进行全面摸底、查验卡证及预防接种情况,开展8月龄-6岁儿童(2007年1月1日以后出生达免疫接种年龄的)麻疹类疫苗查漏补种工作,提高接种覆盖率,同时统筹做好其他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各乡镇要重点摸查(信息、电子)卡外常住儿童、流动儿童,尤其是随家长外出返村的流动儿童的查漏补种工作,最大程度扩展预防接种覆盖面,减少免疫空白人群。
二、全面规范和启动村级接种点。
1、为确保适龄儿童及时有效接种,全县一律实行以村为单位的接种管理模式,每村确定具体的接种日期,要求全县以村为单位年度内至少开展12次疫苗接种活动。
2、为确保儿童建卡、建证、卡证相符率达到100%,免疫规划疫苗全程覆盖率达95%以上,接种及时率达90%以上,各乡镇要组建好免疫规划摸底补种工作队,院本部人员不足的,抽调业务素质较好的乡村医生参加,工作开展前要对接种工作队及乡村医生进行培训,按照《免疫规划工作规范》落实相关工作。乡镇公卫办工作人员要深入村、组与乡村医生一道,带上儿童预防接种管理册搜索适龄儿童,特别是集镇、城郊结合部、市场摊贩的流动儿童,发现未建卡的儿童要建卡,未发证儿童要补发接种证,发现漏种儿童要通知监护人及时带儿童到指定地点补种,接种时携带接种证。在麻疹类疫苗与其他疫苗接种有冲突的情况下,要优先接种麻疹类疫苗。
三、落实春季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
值春季开学之际,各乡镇卫生院要主动与教育部门联系开展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在查验过程中,如发现无预防接种证或未按免疫程序接种疫苗的儿童,要及时给予补办预防接种证或补种疫苗。一个儿童如需补种多种一类疫苗时,要优先接种麻疹类疫苗。确保辖区内托幼机构(小学)查验补种工作开展率达100%,补证率达100%,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疫苗单苗接种率达到98%以上。
四、规范预防接种门诊。
1、资质必须合格:预防接种单位要有县卫生局颁发的《预防接种单位合格证》,接种人员要获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护士资格证或乡村医生资格证和《计划免疫技术培训合格证》方可从事预防接种工作。
2、相关制度要上墙:所有预防接种室都必须上墙公示:《预防接种单位合格证》、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种类与程序、二类疫苗价格公示、常见异常反应处置方法、过敏性休克处置原则、预防接种前家长须知、接种后留观30分钟提示等。
3、设备配备要求:配备取暖、防暑降温设备;配备足够的桌椅、操作台;按最高门诊接种预约人数的120%配备接种器材;配备至少1台专用普通冰箱;配备消毒设备;备足一定数量的体检器材及应急处理药品;配备资料柜、座机电话、影视宣传器材、计算机、打印机、移动储备设备以及上网设备。
五、加强冷链设备管理。
1、冷链设备应建立健全领发手续,做到专物专用,不得存放其它物品。
2、制订冷链设备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冷链设备档案(包括设备说明书、合格证、保修单、到货通知单及验收报告书等),并建立“冷链设备档案表”,汇总村级与本级冷链设备档案表,对所使用冷链设备运转状态进行监测,并填写“疫苗运输记录表”;冰箱等冷链设备在使用时,应配备温度测量器材,每天进行温度记录,填写“冷链设备温度记录表”。
六、规范免疫规划用疫苗与注射器管理。
1、制订疫苗与注射器需求与分发计划。
2、建立疫苗与注射器出入库记录,每种疫苗(注射器)的不同批号要分页记录,不能混合登记在1个页面上。
3、疫苗存放正确。
4、及时清理过期疫苗。
七、加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
1、设备与人员配备:配备用于日常预防接种服务的专用台式计算机1台(CPU频率大于1500MHz,内存大于512MB)以及用于接种证、报表、条形码或其他资料打印的存折打印机1台和内存大于512MB以上优盘1个;保障宽带网络接入(ADSL或光纤)及维护运转;具有1-2名操作计算机并有预防接种服务工作经验的人员,人员一旦确定不得随意更换。
2、为确保国家或省厅平台开通后能及时上传数据,各接种单位儿童接种信息已录入系统的要再次重审,对有疑问的录入信息及时向相关人员核实,有错纠错、有漏补漏,确保录入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要求2005年1月1日以后出生儿童电子建卡率达98%以上、全程接种率达95%以上,儿童基本信息、接种信息要及时录入存好盘、备好份,并要求各接种单位每月将最近一个备份文件上传给县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保存。
八、规范预防接种操作规程。
1、接种过程要规范:
接种前:接种人员穿好工作服,戴好口罩、帽子,持证佩带标志牌上岗。要核实接种对象,对受种者或监护人告知疫苗接种相关事项,签订知情告知书,核对疫苗,备好急救药品。
接种时:一律使用75%酒精擦拭皮肤消毒,待酒精干后再注射。接种疫苗方法要正确,使用一次性注射器。
接种后:要求受种者留观30分钟。对使用过的注射器进行处理,用毁形器毁形后用消毒液浸泡或用安全盒回收。基本信息和接种记录规范填写到“衡阳县预防接种现场登记簿或《衡阳县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册》”、“儿童预防接种证”、“预防接种个卡或预防接种情况管理册”上。接种点要将接种信息及时返馈给乡镇公卫办,乡镇公卫办要将信息及时录入到“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系统客户端”。要掌握辖区内儿童建卡、建证数,建立流动儿童专卡。
2、出现反应要及时报告、处理:出现报告范围内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后,要遵照“先临床救治、后诊断调查”的原则,做好早期、正规、系统的治疗。同时在48小时内填写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个案报告卡上报县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发现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死亡、严重残疾、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和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时,各接种单位应当在发现后2小时内向县卫生局、药监局报告,同时在2小时内填写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个案报告卡或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登记表,以电话等最快方式向县疾控中心报告。
九、资料收集与整理。
1、各乡镇公卫办人员要把此次活动收集到的儿童信息及时补录到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并就本次整治月活动写出总结及时上报。
2、将本次活动所有相关资料,包括相关文件、宣传、培训、接种报表等整理存档。
十、时间安排:
1、2月11日-18日:前期准备和组织培训。
2、2月19日-28日:麻疹类疫苗查漏补种摸底登记,村级儿童预防接种管理册摸底登记,现场疫苗补种(麻疹类疫苗已按程序接种的儿童可补种其它一类疫苗),摸底情况报表。
3、3月1日-6日:资料收集与审核,信息系统漏录人员补录及信息更新。
4、3月7日-15日:活动月工作督查考核。
5、3月21日-31日:第二针补种,缺位工作弥补,活动月小结。
附件2:
麻疹类疫苗接种操作规程
1、接种人员必须具有预防接种资质,工作衣帽穿戴整洁。
2、接种前向儿童家长或监护人详细询问儿童近期的健康状况,了解既往疾病史、过敏史、接种疫苗的反应史,同时为儿童测量体温,做好体格检查。凡有禁忌症的不予接种或暂缓接种,并在接种证、卡上做好记录,可以接种的要求儿童家长或监护人签好知情同意书。
3、疫苗要放入冰箱或冷藏包内,做到“苗不离冰”,使用时方可将疫苗从冰箱或冷藏包内取出,同时注意避光。
4、接种前应检查疫苗是否有效。确认为有效疫苗后,无菌开启安瓿,注入专用注射用水,待疫苗复溶后摇匀(注意不要产生泡沫)。
5、接种时严格执行“一人一针一管一用”制度,使用1ml一次性无菌注射器,准确吸取疫苗0.5ml。
6、对接种对象上臂三角肌外下缘用酒精进行常规消毒,待酒精干后,左手绷紧局部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30-40度角,快速刺入针头长度的1/3-2/3,放松皮肤,左手固定针管,回抽无回血后注入疫苗,然后快速拔出针头。接种后,不要用酒精棉球按压注射部位。
7、在接种卡证上详细记录接种日期、批号、接种者签名。
8、向儿童家长交待可能出现的接种反应和注意事项。
9、叮嘱接种对象在观察室观察30分钟,无反应后方可离开接种门诊。
10、严格执行医疗废弃物管理的有关规程,对接种后废弃的注射器和安瓿妥善处理。
附件3:
麻疹类疫苗接种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禁忌症]
1、已知对该疫苗所含任何成分,包括辅料以及抗生素过敏者(如对硫酸庆大霉素或硫酸卡那霉素过敏)、或曾患过敏性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阿瑟氏反应、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严重过敏性疾病者;2、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3、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者;4、患脑病、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5、妊娠期妇女。
[注意事项]
1、启开安瓿和注射时,切勿使消毒剂接触疫苗。2、严禁冻结,安瓿有裂纹,标签不清或溶解不好者不可使用。3、安瓿启开后应立即使用。4、育龄妇女注射本疫苗后至少3个月应避孕。5、注射过免疫球蛋白者,应间隔一个月后方可接种本疫苗。6、使用其他减毒活疫苗与接种本疫苗至少间隔一个月以上。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