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衡阳县卫生健康局 > 信息公开 > 法规文件

蒸卫字〔2015〕24号--衡阳县2015年预防接种规范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

县、乡各医疗卫生单位:

现将《衡阳县2015年预防接种规范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衡阳县卫生局

                2015年616

贯彻落实预防接种规范管理年工作要求,切实改进我县免疫规划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夯实免疫规划基础工作,继续维持无脊灰状态,有效开展以消除麻疹为重点的预防接种工作,推进全县免疫规划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经研究,决定与2015年6月至11月开展预防接种规范管理年活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预防接种各项工作目标,以消除麻疹、维持无脊灰状态为重点,以巩固免疫规划工作成效,控制和消灭疫苗针对传染病为目的,强化管理,提高质量,务求实效,促进全县预防接种工作规范、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二、活动范围

县疾控中心及全县各预防接种单位。

三、工作目标和要求

(一)标准化建设

1、工作目标

根据辖区内服务对象、服务半径、人口密度、交通状况和医疗资源配置等因素,合理设置预防接种单位,确定服务模式和接种周期,提高预防接种服务的可及性。预防接种单位全面达到原卫生部《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设置要求;2015年底前全县创建1个省级示范性预防接种门诊;2016年底前省级规范性预防接种门诊不低于30%,2017年底不低于60%。

2、工作要求

(1)规范预防接种资质认证。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各接种单位应配置与业务量相适应的工作人员,辖区内人口数(含流动人口)少于1万人的接种门诊至少配备2名接种人员,超过5万人的乡镇,至少配备4名接种人员;建立预防接种人员准入制度,所有预防接种单位和接种人员必须获得县卫生局颁发的资质证书才能开展预防接种工作。对辖区从事预防接种工作的人员应进行备案,人员有调动或调整时原则上应取得县卫生局的认可。       

(2)规范预防接种门诊设置一是所有预防接种门诊都应有与业务相适应的业务用房,面积不低于40m2,无电梯设备的门诊应设在三楼以下,要合理设置预检登记、接种、留观等功能区,做到分区清晰,各室或各区要有明显标识牌,有专门出入口;留观室配备急救箱,安排专人负责,内含所有急救药品与器材,并将肾上腺素详细用法用量贴在急救箱醒目位置;二要统一公示内容。所有接种单位必须在接种现场公示以下信息:一类疫苗免疫程序及注意事项、二类疫苗价格公示、接种前温馨提示、预防接种前家长(受接者)须知常见预防接种一般反应及处置原则过敏性休克处置原则预防接种工作流程、预防接种门诊基本信息(其中必须有接种门诊联系方式、人员资质、在岗情况)、具体开放时间(每周开放时间不得少于2天)。三要统一服务流程。以规范服务、方便群众为宗旨,统一按照预检、告知、候种、核实、接种、记录(录入系统)、留观等程序,合理安排预防接种服务流程。接种前的知情同意和接种后的确认必须由受种者监护人签署。

(3)各接种单位具体承担儿童预防接种的建证、建卡、信息管理、疫苗和冷链管理、宣传告知和实施接种等工作。

(4)出生医院接种点负责新生儿乙肝疫苗(第1针)和卡介苗接种及相关信息录入。我县确定县疾控中心接种门诊作为外地回衡儿童补种卡介苗定点单位,县疾控中心接种门诊要配备适量的PPD试剂便于3月龄以上儿童接种前检测;各预防接种门诊负责所辖乡镇儿童管理(含流动儿童)、疫苗和冷链管理以及第一类疫苗、第二类疫苗接种与信息录入;村级接种点负责所辖村除新生儿免疫接种任务外的其它一类疫苗、二类疫苗接种和信息上报。

(二)规范化管理

1、工作目标

儿童建卡率100%(出生医院接种点新生儿及时建卡);信息录入率100%;疫苗管理规范,无疫苗积压或短缺现象,无过期失效疫苗;冷链系统正常运转,设备完好率100%;发现异常反应处理及时率100%。

2、工作要求

(1)县疾控中心、预防接种单位及其实施预防接种服务和管理人员为预防接种信息登记报告责任人。

(2)县疾控中心要认真做好预防接种的宣传、培训、监测评估和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调查处理等工作,负责对接种单位进行业务指导,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预防接种工作的绩效考核。

(3)各接种单位要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要求,认真开展预防接种工作,确保预防接种各个流程的质量和安全;在接种过程或接种后出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要在规定时间内及时报告、调查和处理。    

(4)各接种单位做好辖区内儿童建卡(电子卡册)、疫苗扫码接种(特殊情况不能扫码时,采取手工录入),并及时录入相关信息。

①儿童首次来接种,接种门诊工作人员务必从产科迁入接种卡,以避免重复建卡,若核实该儿童产院未建卡,应做好详细记录(包括儿童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家长姓名、联系电话、现住址、出生医院等),并将信息反馈给县疾控中心。

②各乡镇卫生院每月15日前要对上月出生医院未建卡儿童进行主动联系,通知其及时到接种门诊接种,对于信息有误儿童,做好记录,每月18日前反馈给县疾控中心,再由县疾控中心反馈给出生医院,产院每月20日前修改已收到的反馈信息,以提高产院建卡儿童金苗建档率,各接种点不得在儿童未到接种点接种前将儿童电子卡册迁入本门诊。

③各乡镇卫生院要每月定期从金苗系统中将各村电子在册儿童到期未种信息反馈给村级,村级接种点要协助乡级预防接种门诊开展入户宣传、核实信息、摸底登记、预约通知等,对达到麻疹类疫苗接种剂次的儿童要主动预约,一旦达到接种月龄要优先接种,确保8月龄、18月龄儿童麻疹类疫苗2剂次及时接种率达到95%以上;并在接种后5个工作日内将儿童接种信息及本次搜索流动儿童基本信息上报给乡级接种门诊,乡级接种门诊要在收到村级接种点接种信息后3个工作日内录入相关信息。

④各接种单位要每月定期在金苗系统中查询重卡儿童,对重卡儿童要及时调查核实,对确认是重卡的,该合并的合并,该剔卡的剔卡。

(5)各预防接种单位通过疫苗流通信息系统及时申报疫苗需求计划,接收疫苗后要及时把疫苗出入库相关信息扫码录入信息系统,严格疫苗管理,做到计划使用,帐苗相符,疫苗使用数与常规免疫报告数相符率100%,按月分析各类疫苗的分发、使用和实际接种情况,防止疫苗过期失效、流失或挪作它用。

(6)县疾控中心应定期对各接种单位的疫苗冷链运转和存储等情况进行督导;各接种单位冷链设备要有专人负责,每天上下午2次作好温度监测记录,运送疫苗时要开展疫苗运输温度监测记录,冷链设备负责人在接收到报警信息后应及时进行处置,确保冷链设备正常运转,并记录处理过程和结果。

(7)各出生医院接种点要对在本院出生的儿童及时建卡(出生1-3天内)、扫码接种,并及时上传数据;对各接种单位逐级反馈的信息不准确的电子卡册进行修改。

(三)信息化建设

    1、各接种单位要认真做好免疫规划信息的采集、报送、分析、评价和反馈工作。

    2、各接种单位要充分利用湖南省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对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实行全程实时监管,同时使用电子监管码扫描管理,进行疫苗全程追踪溯源。

    3、各接种单位要开展给 2岁以下儿童(2013年1月1日后出生儿童)预防接种证加贴条形码工作,同时把条形码信息及时录入金苗系统。

    4、出生医院产科在对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和首针乙肝疫苗同时要开展发放预防接种证及条形码工作,由唯一的条形码来识别儿童从而提高产科建卡率。 

四、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5年6月)

1、制定方案,对管理年活动进行全面部署。

2、各接种单位按照活动方案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各单位实施方案要细化。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5年6-10月)

1、自查与改进。各单位要以贯彻方案为重点,根据管理年工作目标和重点要求,进行全面自查。针对自查情况,提出各项改进措施,学习先进做法和经验,狠抓落实。

2、县级指导和监督检查。县卫生局对本地实施管理年活动进行指导,对工作要求的落实情况进行评价和监督检查,随时收集和总结管理年活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和好典型,及时推广。县局定于7月上旬对活动动员情况进行督查,对门诊工作质量情况进行摸底,10月底对管理年活动效果进行评价。

(三)总结阶段(2015年11月)

召开会议,交流各单位开展管理年活动经验,树立一批管理好、服务好、社会反映好、效益好的先进典型,进行宣传报导,推广经验。

    五、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开展管理年活动是规范预防接种工作,提高接种质量的一项重大措施,各接种单位要高度重视,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加强组织领导。

(二)落实经费,合理分配各接种单位要按照“钱随事走”和“谁服务谁受益”的原则,合理确定预防接种补助标准,保障经费有效落实。根据2013年6月4日县卫生局下发的《衡阳县预防接种补助经费发放实施方案》文件精神,按照不低于5元/剂次进行补助,对承担预防接种工作入户宣传、摸底登记、预约通知等任务的村医或乡村干部给予不少于1元/剂次的补助,并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支出范围,以鼓励其从事预防接种工作的积极性。

(三)不拘形式,强化考核。以督导、检查和绩效考核为手段,推进免疫规划工作上台阶。县疾控中心每季度对各接种单位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查,及时发现并通报各单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环节,采取针对性改进措施,有效规范接种行为。各乡镇也要以管理活动年为契机,加强督导,乡级对所有村级督导全年不少于2次,考核每半年1次。 

(四)明确责任,严肃问责各单位要按照本方案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办法,抓好免疫规划规范管理年的各项工作,健全免疫规划工作县卫生局牵头负责、县疾控中心技术指导、预防接种单位具体实施的工作机制;认真落实免疫规划工作一把手负责制,要把免疫规划工作考核结果与单位、个人年度工作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对预防接种考核不合格的单位、个人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改正,单位负责人、相关责任人不能评优评先。对预防接种工作造成失误的单位和人员,要依法依纪,严格追究责任。

 

                        衡阳县卫生局

                                                                  2015年6月16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