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衡阳县统计信息网 > 信息公开 > 工作进展

2017年衡阳县经济运行情况

 

2017年衡阳县经济运行情况

衡阳县统计局

2018年1月30日)

2017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兴县、文化强县”三大战略,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355亿元,增长8.5%。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7.1%,二季度增长7.2%,三季度增长7.5%,四季度增长8.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1.1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26.6亿元,增长7.4%;第三产业增加值157.3亿元,增长12.2%。

一、农业生产发展基本稳定

    全年粮食总产量62.67万吨,比上年减少0.24万吨,下降0.39%。其中,稻谷产量57.82万吨,下降0.1%;全年棉花产量8000吨,增长0.31%。全年出栏量179.57万头增长3.56 %。牛出栏量2.43,下降0.41 %。羊出栏量7.35万只,增长2.08%。全年出笼量2245万羽,增长3.17%水产品产量6.8万吨,增长3.6%。

二、工业生产运行增速平稳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7%。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9.4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 5.7亿元,增长6.9%1-12月份,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58.56亿元,增长17.4 %;其中,工业销售产值257.13亿元,增长17.5%。

     三、项目建设明显加强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98.58亿元,增长15.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36.78亿元,下降9.1%;第二产业投资91.6亿元,增长22%;第三产业投资170.2亿元,增长18.3%。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7.02亿元,增长55.4%,其中商品房施工面积89.25万平方米,下降7.9%。商品房待售面积15.79万平方米,下降40.4。住宅销售面积34.64万平方米,下降6.5%。全县商品房销售额11.62亿元,增长3.2%

四、消费市场稳中趋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3.53亿元,增长10.5%。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85.79亿元,增长10.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7.74亿元,增长11.2%。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10.08亿元,增长10.8%;商品零售74.95亿元,增长10.2%;批发业收入16.33亿元,增长11.6%;住宿业收入2.18亿元,增长9.2%。

全年接待游客443.22万人次,增长28.3%,实现旅游总收入29.33亿元,增长39.4%。

五、贸易顺差逐步扩大

全年进出口贸易总额9964.32万美元,增长0.01%。其中,出口7667.98万美元,与去年基本持平;进口2296.34万美元,增长4.3%。贸易顺差为5372万美元。全年审批外资项目20个,增加10个项目;实现利用外资13000万美元,增长18.2%。全年引进内资项目21个,减少38个项目;实现利用内资29.0亿元。

六、居民消费价格稳定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4%。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涨0.6%。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下降1.3%,衣着上涨2.3%,居住上涨1.2%,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4%,交通和通信下降1.8%,教育文化用品和娱乐上涨0.5%,医疗保健上涨14.5%,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0.4%。在食品价格中,粮食价格上涨0.9%,食用油价格与上年持平,菜价格下降12.1%,猪肉价格下降6.8%,水产品价格上涨3%,蛋类价格下降10.8%,干鲜瓜果类价格下降4.5%。 

    七、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居民收入继续增加。根据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73元,增长9.0 % 。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674元,增长8.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190元,增长9.5 %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1036 元,增长5.9 %。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2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5.7 %人民生活质量提高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62.57平方米;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比重达到18.74%。

八、结构调整稳步推进

    产业结构更趋优化。全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上年的 21.8:36.4:41.8,调整为20.0:35.7:44.3,其中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第一、二、三产业对GDP增加贡献率分别为8.92 %、32.01%和59.07%。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个百分点。

九、财政收入增长较缓

    全年财政总收入14.17亿元,增长1.71%。其中税收收入10.49亿元,增长7.4%。实现地方财政收入9.29亿元,下降1.2%;非税收入3.8亿元,下降8.9%。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49.06亿元,增长8.1%。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教育、科学技术、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节能环保、公共安全、城乡社区支出等分别增速为-4.4%、10.9%、55.9%、-17.7%、17.2%、-27.7%、23.2%、-11.7%。

    十、货币信贷增势平稳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357亿元,比年初增长13.1%,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78亿元,比年初增长9.5%。各项贷款余额113亿元,比年初增长11.5%。贷存比为31.65%,比上年下降0.52个百分点。

十一、社会保障得到改善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7950人,比上年减少 810人。年末全县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8916人,比上年增加5856 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职工人数 29665人,比上年增加  1431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72.7万人,全县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  5.5  万人,与去年持平。参加工伤保险职工人数6.01万人,增加 0.01万人。参加生育保险职工人数3.2万人。全县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16.37万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为106.4%。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61万人,参加城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 111.76万人。

十二、人口就业总体稳定

2017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124.42万人(公安户籍统计数,下同),比上年末减少1.2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5.08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20.16%。从年龄构成看,18周岁以下人口295067人,比上年末减少3108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3.72%;18周岁至60周岁人中727440人,比上年末减少6471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58.46%。60周岁以上人口 221696人,占户籍总人口的 17.82%。全年出生人口16388 人(计生统计数,下同),人口出生率为13‰,死亡人口9788人,人口死亡率为 7.7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23‰,比上年下降1.04个千分点,总人口性别比为107:82(以女性为100)。

2017年末,全县常住人口107.1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  2.19万人,下降2.0 %。从城乡结构看,城镇常住人口46.64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59万人,乡村常住人口60.54万人,减少2.78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3.5%,比上年提高1.4  个百分点。

总的来看,2017年全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全县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经济稳中向好的基础尚不牢固,经济结构仍然不优,财政形势困难重重等,必须直面问题,找准症结,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2018年,我们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继续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兴县、文化强县”战略,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抓植优补短为突破口,促进全县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加快全面建成小康衡阳县而努力奋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