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衡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信息公开 > 工作进展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绩效考核工作自评报告

绩效考核工作自评报告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41215日)

根据全县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工作会议精神,我局对全年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了自查自评。现报告如下:

一、主要任务完成情况

(一)非税任务(10分)。严格执行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超额完成了非税收入任务。

(二)向上争资(10分)。争取就业专项资金及社会保险补助资金2.35亿元。

(三)市定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目标任务(10分)。城镇新增就业10078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851人(其中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1356人),零就业家庭动态就业援助100%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100人,新增小额担保贷款发放2583万元;企业养老保险征缴17291万元,同级财政补助70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在职参保20005人,征缴18999万元;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征缴3997万元;城镇职工医保征缴8627万元;工伤保险参保56293人,征缴2100万元;生育保险征缴493万元;失业保险参保总人数3.67万人,征缴647万元;社会保障卡持卡40万人;已建工会组织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建制率94.1%

(四)就业资金及社保基金监管2.5分)就业专项资金的使用通过市局网站进行公示,邀请县纪委全程监督;严格执行社会保险基金管理规定,强化收、支、管理各环节把关和自查,主动接受市局和审计部门检查,未发生违法违纪行为。

(五)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率2.5分)全县城乡居民参保缴费36.65万人,参保率超过90%,到龄享受养老待遇居民17.23万人,养老待遇及时足额发放率100%

(六)劳动保障维权(2.5分)。主动监察用人单位823户次,查处举报投诉案件45起,追发劳动者工资及经济补偿金328万元(其中涉及农民工132万元),促缴社会保险费185万元。立案审理劳动争议案件68起,涉及金额300余万元。

(七)完善基层公共服务平台职能(2.5分)。26个乡镇劳动保障服务站和9个社区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工作已涵盖就业、社保、劳动争议调解等多个方面。

(八)重点项目建设(10分)。湘南船山技工学校学生公寓楼正在兴建之中。

(九)小康社会建设任务(10分)。城镇医疗保险覆盖率96.2%

(十)人事管理。(70分)一是做好工资福利审批。按时完成全县机关事业单位2万余人工资晋档晋级,津补贴及绩效工资审批工作二是做好公开招考招聘。面向公安系统、法检两院公开考录21名公务员,面向社会为县教育系统、卫生系统和船山技校公开招聘629名工作人员。三是做好干部年度考核。组织全县19326名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加年度考核,并严格按考核结果兑现工资待遇。四是做好军干稳定工作。贯彻执行湘人发[2008]115号文件精神,落实并补发了企业军转干部生活困难补助和在岗人员工资的增加金额。五是做好人事制度改革。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全部签订了聘用合同,并对合同进行鉴证。六是做好抚恤待遇审核工作。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殡葬政策,对上报死亡火化的对象全部现场查验,核实身份,火化完结后才予办理死亡抚恤审批手续。贯彻湘人社发[2013]86号文件精神,清理超龄、死亡、有固定收入遗属补助对象1000余人,节省财政支出300余万元。七是做好岗位设置工作。完成了全县近300个事业单位岗位设置,使以岗位设置为前提的职称评定、考工晋级工作落到实处。

二、主要工作亮点

(一)广渠道促进城乡劳动就业。一是突出就业服务。重点围绕“春风行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等就业专项行动,发布就业信息2万余份,举办现场招聘会18场,服务市、县150余家企业招工,劳动者求职2万余人次湖南日报市州版、衡阳日报头条作了宣传报道。二是突出扶持创业。建立了政府负责、人社牵头、28个责任单位参与的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推进机制。加强全县15个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吸纳企业达214家,带动就业4366人。建立了80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基金,落实小额担保贷款贴息政策,扶持创业项目115个、为448名创业贷款人员贴息232万元。评选了9名“衡阳县创业之星”,在县电视台专栏宣传其创业事迹和经验,示范带动全县创业。三是突出信息管理。开展劳动力资源信息采集“百日会战”工作,逐户逐人登记就业及社保信息,对全县61万劳动力资源、1890户用人单位建档立卡,录入全省统一的信息系统。

(二)多举措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一是大力宣传。开展两次大型社保政策宣传活动,发放资料5万份,接受群众咨询3000余人次。组织宣传队深入乡镇、企业和村组上门宣传,增强群众参保意识。二是全力征缴。通过政府下文对全县39家骨干民营企业下达参保任务分解表,并采取主动联系、上门服务、行政促缴等措施促保。积极向县财政争取500万资金实施社保补贴,激励改制企业身份置换人员接续养老保险。三是着力改制。安排6个组包干负责全县55家困难企业改制测算工作,已向省里申报养老保险统筹部分挂账30家单位,完成挂账13家,挂账1.2亿元,涉及职工8000余人四是努力提标。连续第十年调增企业职工退休养老金,人均增资172.62/月。落实企业职工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待遇,发放丧葬费和抚恤金1800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由55元增加到60元。城镇职工医保和城镇居民医保住院医疗费平均报销比例提高到了88.6%65%。实施公务员医疗补助和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对参保人员住院医疗费自付部分给予30%-40%的补助。

(三)高标准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一是严格规范抓好公开招聘。配合市局做好我县2014年公务员招录报名和资格审查,对录取的21名考生逐一严格政审考察。我县教育、卫生系统和湘南船山技校公开招聘工作严格按规定操作,全程由县纪委监督,未发生一起违纪舞弊行为。二是稳步推进岗位设置管理。结合人事管理领域清理整治工作,推动教育、卫生系统事业单位完成了岗位设置,并根据岗位空缺情况,组织申报中高级职称近300人。三是切实加强人才服务工作。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档案托管256人,申报职称评定63人,推荐23人到沿海从事技术管理工作。积极为江山学校、光华中学、得阳鞋厂引进专业教师和专业技术人才13人。

(四)全方位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一是抓劳动合同制度。重点督促和指导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签订劳动合同,推动已建工会企业签订集体劳动合同,全县企业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签订率分别达90%85%二是抓劳动争议预防。积极推进用人单位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组织乡镇、企业调解员开展劳动争议预防和调解业务培训,提升企业自主解决劳动争议能力。三是抓维权案件办理。完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等多部门综合治理机制,对2013年拒绝劳动保障监察的单位依法移送法院强制执行案件5起,移送公安机关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案件2起,联合职能部门化解群体性突发事件4起。

三、存在的问题

1、就业资金不足与结构性矛盾并存。上级拨付资金有限,县财政投入少,影响就业工作开展和政策全面落实。受薪酬待遇、择业观念、劳动技能等影响,我县用人单位招工难和劳动者就业难现象还存在。

2、社保扩面艰难与收支缺口大并存。企业经营不景气、参保缴费负担重,企业主逃避社会责任等等,给社保扩面征缴带来了较大阻力。而社保待遇和享受对象增长快,基金收支缺口正在不断加剧。

3、基层工作要求高与力量薄弱并存。按照上级工作要求,乡镇、社区劳动保障服务平台职责要涵盖人社工作大部分业务。但我县基层人社工作人员少且业务能力弱,经费短缺,场地不足,造成人社工作“最后一公里”还不通畅。

四、自评得分

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2014年度对县直和驻县机关单位实行目标管理考核的意见》(蒸发[2014]3号)精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目标管理考核总分为140分,我局全面完成了目标任务,自评得140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