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衡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
一、主要工作
(一)就业再就业。新增城镇就业5193人,与去年同期相比(下称同比)增长31%,失业人员再就业2008人,同比略有下降,零就业家庭动态援助率100%,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400人,同比略有下降。
(二)社会保险。各项社会保险征缴基金24842万元,同比下降10%(主要是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征缴基金减少,原因:一是政策因素;二是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减少;三是许多参保单位习惯下半年缴费。)向上争取各项险期限补助资金9475万元,支付社保待遇33384万元,同比增长7.8%。其中: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征缴基金6701万元,发放养老金13356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征缴基金10542万元,发放养老金9755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征缴基金160万元(集中征缴工作7月启动),发放养老待遇5733万元;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征缴基金2653万元,支付待遇2297万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征缴基金3080万元,支付待遇1380万元;工伤保险征缴基金1250万元,支付待遇810万元;失业保险征缴基金261万元,支付待遇21万元;生育保险征缴基金195万元,支付待遇32万元。
(三)劳动维权。查处举报投诉案件20起,追发劳动者工资及经济补偿234万元,促缴社会保险费113万元。调解仲裁劳动争议案件40起,涉及金额200余万。
二、主要作法
(一)多渠道促进城乡劳动就业。一是加大就业服务力度。发布招聘信息230期,举办现场招聘会12场,服务市、县企业招工152家次,服务劳动者求职11560人次(其中高校毕业生357人)。2月15日至17日在夏明翰广场举办“2014衡阳县春风行动大型招聘会”活动,突出“创业就业家门口,远胜东奔又西走”的主题,组织63家市县企业和2万余名劳动者进场招聘,促成4300人达成用工意向,湖南日报市州版、衡阳日报都作了头条报道。二是加大创业推进力度。通过全县劳动保障工作会议,对争创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进行部署安排,进一步明确了28个责任单位任务和职责,建立了政府负责、部门协作的创业工作推进机制。6月份对小额担保贷款贴息对象逐户调查,预计贴息237人。
(二)多举措扩大社会保险规模。一是大力宣传。开展两次大型社保政策宣传活动,发放资料3万份,接受群众咨询2000余人次。深入园区企业上门宣传社保政策,努力营造“职工要保、企业愿保”的扩面氛围,各项社会保险新增参保3000余人次。二是全力征缴。对全县39家骨干民营企业因企制宜下达参保任务分解表。采取主动联系、上门服务、行政促缴等一系列工作措施,督促各类用人单位依法参保缴费。部署安排今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征缴工作,已将任务层层分解到乡镇。三是着力改制。安排了6个工作组,负责困难企业改制工作,已完成县玻璃厂、县建筑公司等25家企业改制测算及向省厅审批申报挂账工作。四是努力提质。连续十年调增企业职工退休养老金,今年人均增资172.62元/月,人均养老金1613.6元/月。城镇职工医保和城镇居民医保住院医疗费平均报销比例提高到了88.6%和65%。启动实施公务员医疗补助和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对参保人员住院医疗费年度最高支付限额内的起付线、比例自付、政策自付部分给予30%-40%的补助。企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业务搬进了县政务中心集中办理,工伤保险率先在全市试行网上办理业务,方便群众办事。
(三)多层次构建劳动维权网络。一是强化监察执法。主动监察用人单位263户次,书面审查222户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情况,工资支付专项检查86家用人单位,督促补签劳动合同1116 份,责令8家欠薪单位全额补发工资。二是强化部门协作。建立完善劳动保障、公安、检察、法院联合打击涉嫌劳动保障违法犯罪衔接工作机制,严厉打击恶意欠薪行为。三是强化争议调解。指导乡镇、社区劳动保障站和乡镇人民调解组织,化解劳资纠纷20余起。
(四)多方式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一是学习方式多样。采取封闭学习、上党课、观看电教片、写心得体会等形式加强对全局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增强党员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和廉政意识。二是征求意见广泛。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设立意见箱、召开座谈会、发放意见表,面向代表委员、企业、服务对象、社会群众和干部职工,广泛征求劳动保障系统服务态度、办事效率、政务公开、财务支出等8方面的问题意见,已收集问题27条、意见建议218条。目前正分类制定整改措施。三是活动成效明显。制定并公开全局系统窗口单位服务标准,进一步增强社会监督,机关作风有了较大转变。在办公楼安装电子显示屏公开办事指南,并将“三公”经费进行了公开、公示,政务透明度有了大幅提高。组织专门力量,为所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员发放了几年没有落实的社会保障卡,方便参保居民办理业务。争取省厅支持,为6家改制企业挂帐养老保险费8000余万元。同时扎实抓好就业、社保、劳动维权等民生工作,促使群众享受实惠。
三、主要问题
(一)贴息资金落实难。根据省里湘财金[2014]8号文件精神,2013年10月1日以后,对符合政策规定的个人微利项目小额担保货款贴息,中央财政承担75%,其余25%由县财政承担,而我县财政困难,增加了小贷工作难度。
(二)社保扩面征缴难。我县有39家规模民营企业,五项社保全部参加的仅衡利丰陶瓷、得阳鞋业6家,参保率仅15%左右,其余企业选择性参保或逃避参保。今年我县城镇居民医保考核指标为覆盖率达96.2%以上,目前有3万多人的缺口,由于许多居民外出打工,完成任务难度很大。
(三)基金面临支付难。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待遇逐年提升,支付对象逐年增多,收支缺口相当大,每年都需省市调剂。破产改制企业医保预留不足,再加医疗费用上涨快,职工医保基金每年在这块要亏损600多万元。
(四)基层工作推进难。乡镇、社区劳动保障站人员不足且不适应工作要求。同时财政对劳动保障工作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许多需要在基层开展的工作落实难度大。
四、下段打算
(一)进一步促进就业创业。一是抓好劳动力资源信息采集工作。组织力量进村入户,逐户上门登记,建档造册汇总,务必按照省市要求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二是抓好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对照省、市文件要求,将创建工作相关的文件、图片、表格、账册等资料汇总整理,确保台账扎实可靠。做好创业孵化基地标识,确保省检查验收组查有资料、看有现场。争取财政落实小额担保贷款贴息资金配套,扩大贷款发放规模,同时抓好创业指导、培训和跟踪服务工作。三是抓好就业服务工作。积极主动对接用工双方,引导劳动者就近就地就业。举办一系列高校毕业生大型招聘活动,帮助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继续推进湘南船山技校校企合作和产学一体培训,提高劳动者职能技能,促进劳动者充分就业、体面就业。
(二)进一步推进社保征缴。采取“先部分纳入、后全面规范”的办法,突出抓好39家骨干民营企业社保扩面工作。探索推行“五险合一”征缴,杜绝用人单位选择性参保,督促各类用人单位在参加工伤保险的基础上,全面参加五大社会保险。着力抓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缴费工作,确保城乡居民老有所养、病有所依。扎实做好困难企业改制挂账工作,按照年初制定的养老保险费挂账任务时间表,想方设法争取省厅支持,做到能挂尽挂。
(三)进一步增进维权力度。一是强化网格管理。推进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网络化”建设,实现对城乡用工单位动态监管控。二是强化执法检查。统一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着装和标识,完善配备录音录像照相执法装备,推进规范执法和文明执法。加大监察力度,扭转劳动保障法律规定硬、执行落实难的被动工作局面,促使用工单位依法经营。三是强化维权机制。定期开展工资支付专项行动,有效打击和处置民工欠薪案件。加强乡镇劳保站、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和调解员业务培训,提升劳动争议调解工作水平,及时化解劳资纠纷。
(四)进一步改进政务服务。深入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狠抓党员培训和作风整顿,提升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意识、能力和效率。从局系统选派一批优秀同志到乡镇劳动保障站任站长,加强基层工作领导,争取财政投入,全面推进基层劳动保障工作。逐步将劳动保障各项业务搬进县政务中心集中办理,简化审批手续,缩短办事时间。建立劳动保障公共服务网站,为群众提供就业、社保和维权各项便捷服务。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