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衡阳县民政局 > 信息公开 > 工作进展

加强五保监管 提升供养水平

加强五保监管   提升供养水平

衡阳县民政局

 

衡阳县辖26个乡镇,891个村,总人口123.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0万人。全县现有农村五保供养对象9146万人,其中分散供养五保对象7355人,集中供养五保对象1791人,集中供养率达到了20.1%2014年,我们高度重视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全面落实五保政策,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监管力度,开拓进取,大胆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今年,总投资450余万元,改扩建关市、岘山、渣江3所敬老院,现有五保供养机构26所,床位1900张,五保供养水平不断提升,较好地解决了五保对象吃、穿、住、医、葬等方面的问题,为保障五保对象合法权益,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领导重视,全面落实五保待遇

近年来,为了确保目标任务顺利实施,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县里成立了以政府一把手为组长,民政、财政、卫生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五保供养领导小组,县、乡(镇)、村、院围绕总体目标,逐级签订了五保供养及敬老院建设管理责任书,县委、县政府每年都将此项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和实事办理重要内容进行考核验收。县人代会都将农村五保供养和敬老院建设目标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召开了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工作难点、热点问题。在全县上下形成了政府领导亲自抓、民政部门专门抓、乡镇政府重点抓,其它部门协同抓的齐抓共管局面,从组织上保证了五保供养工作的顺畅运行。同时,全面落实五保供养各项政策。一是提高了保障标准。2014年,年分散标准达到2640元、集中供养标准达到5000元;二是解决了医疗问题。建立五保对象大病分级住院治、小病定点购药及时治的医疗保障机制。全额资助全县五保户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五保户在县乡两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基本医疗费用实行全免政策,其住院费用由合作医疗和民政部门共同解决。五保户在县乡两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基本医疗费用统一由定点医院全额垫付,五保户看病凭《五保证》、《金穗农合卡》、定点医疗机构开具的入院通知和同级民政部门出具的介绍信入院,出院时只需在新农合住院补偿表和五保户住院救助表上分别签字便可出院,自己不须交纳一分钱;敬老院与镇卫生院、驻地卫生室实行定点挂钩,为五保老人提供及时、便利和优惠的医疗服务;每年还为五保户发放了100元的门诊医疗救助金,五保对象真正享受了免费的医疗政策。三是解决五保户住的问题。一直以来,我县将五保户住房安全问题放在很重要的位置,每年的灾后重建、危房改造均将其作为工作的重点对象,彻底解决了五保户的住房问题。四是建立丧葬保障机制。通过和县殡仪服务公司签订协议,五保户死亡后只需乡村干部一个电话,县殡仪服务公司便会派专人专车接运尸体并火化,骨灰统一保存。火化费用由县民政局统一支付,基本解决了五保户安葬问题。

   二、严格审批,实现五保应保尽保

为全面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不断加强对农村五保对象动态管理力度,今年以来,我局在在农村五保审批过程中全力推行“阳光五保”制度。一是从严审核审批程序。严格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条例,进一步规范了五保对象的认定条件、审核和审批程序。乡镇民政办具体负责五保供养的审核工作,严格按照“动态管理、应保尽保”的原则,采取对象申请、民主评议、公示、审核和审批程序进行,认真做好宣传动员、入户调查、村民代表民主评议、公示上报等几个关键环节,将符合条件的全部纳入了供养范围。县民政局收到审核意见和有关村料之后,逐村对农村五保对象进行核查审批,严格按照五保供养条例进行,自觉遵守政策、执行政策,维护政策,坚决杜绝“指标化”,“死一个顶一个”等违规问题发生,确保每一个符合条件的对象都能及时纳入农村五保供养范围,确保政策落实公平公正,做到了不漏保、不错保,实现了农村五保对象应保尽保目标。二是建立年检年审制度。每年对全县五保对象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年检核查,掌握五保对象的家庭收入情况,加大动态管理力度,采取“入户调查、索函取证、邻里走访、民主评议、张榜公示、审查资料、信息比对”等方法进行,及时将新增符合五保条件的对象纳入供养范围;对不符合政策规定纳入五保供养的,予以清退,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同时,深入细致地做好五保对象的思想工作,重视舆论引导,保证年审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确保社会稳定。三是加强五保档案管理。实行分类建档,制定了五保供养备案表、审批表及人员花名册,五保审批档案实现“一乡一柜、一村一盒”的管理目标,并建立了台帐和信息库。针对部分无户口,缺二代身份证等历史遗留问题,进行重新的调查核实,帮助无户口的重新补录户口,无身份证、户口薄的补办相关证件,对五保户档案资料进行了完善修正,并进行了信息采集,及时录入了全国“低保对象信息管理系统”,实行网络化管理。

三、明确责任,规范健全管理制度

我们就五保户的监管、物资供应,财产管理、安全管理等工作,建立了健全的规章制度,并尽量涵盖到五保户生活起居各个方面,为五保供养各项工作,各个流程提供了制度保证。一是形成了工作格局。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逐步形成“政府搭台、民政牵头、部门配合、乡镇实施、社会参与的五保供养工作格局。二是完善了管理制度。修订和完善了《衡阳县农村五保供养实施细则》、《衡阳县农村敬老院管理实施细则》等文件,真正做到县、乡(镇)、村三级年初有方案规划、年中有检查通报、年尾有考核总结。县、乡(镇)两级制定了五保供养工作管理制度,明确了责任分工,各乡镇敬老院和村级“五保之家”建立和完善了内部管理制度,明确了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如:民主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食堂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请销假管理制度、工作人员岗位管理职责等,并且制度上墙公开,做到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乡镇敬老院签订了供养服务协议,县、乡镇有五保供养备案表,审批表及入住人员花名册。三是明确了供养责任。由县城乡社会救助牵头对全县891个村散养五保户进行了走访核查,查看五保老人生活情况,进一步落实了监护责任,签订责任书,明确监护人责任,五保对象与村、组签订了物资供养协议,由村、组保障五保对象米、油、柴等基本生活用品。镇政府对重点五保对象发放了衣、被等生活物品,五保户基本生活问题得到解决。明确敬老院建设和管理目标、敬老院用人制度和经费筹措机制,并与乡镇、部门签订责任书,按照定领导、定目标、定措施、定责任的“四定”要求,将责任层层细化分解落实。目前,全县26个乡镇敬老院、一个中心敬老院均为财政补助的事业单位。敬老院工作人员按101的比例配备,人员经费及运行经费由财政补助。四是加强了经费监管。在资金管理方面,我们严格落实预算资金,全县供养经费、工作人员工资均列入了本级财政预算,做到按时足额发放到位,同时,我们规定,五保供养资金专门用于五保户生活,建立专帐,专款专用,封闭运行,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贪污、挪用、截留或者私分,此外,我们还成立了由民政、纪检、财政、审计联合组成的专项调查组,不定期对五保供养资金兑现情况进行督查,确保五保供养资金到位,切实发挥资金的效益。四是强化责任追究。审批工作实施签字负责制,发现问题要根据签字追究相关人员所应承担的责任。乡镇包村干部要对村级评议结果进行认定并签字负责。县乡同时设立举报电话。接受审计、纪检、监察部门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对从事农村五保管理审批工作的人员存在不符合享受条件、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贪污、挪用、扣压、拖欠农村低保款物、五保供养补助金的,要严肃查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四、联动服务,确保五保管理安全

2014年以来,为全面加强全县五保户生活安全管理工作,强化服务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五保老人的幸福指数,多措并举,统筹部署,确保五保老人生活安全管理“零事故”。 一是定期走访慰问。我局领导联合乡镇党委书记、镇长定期深入敬老院及五保对象家中,详细地了解五保户的生活状况,及时帮助他们解决日常生活困难,每年的重大节日,组织对他们进行慰问,为他们送去慰问金和过节物资;各村委会加强农村散养五保户监管,实行定期走访制度,村社干部随时注意五保户生活状态;定期走访慰问,统一排查,由各村联村干部汇同村干部认真排查五保老人情况,确保不忽视一个细小问题,不漏掉一位孤寡老人,全面掌握五保户详细情况,确保五保老人有人问,有人管。二是部门主动服务。相关职能部门主动服务、上门服务、热情服务,对一些收费项目尽量不收或尽可能少收,尽力为五保户排忧解难。镇卫生院协助敬老院建立了五保对象健康档案,定期上门为五保对象检查身体、提供健康咨询;住建部门将五保对象作为危房改造的重点,联同镇、村、组帮助五保地象解决住房问题;残联为行动困难的五保户上门服务,现场办理残疾证;公安户籍部门特事特办,帮助五保户补录了户口,办理了身份证;电力部门落实了五保户用电优惠政策;国土、林业等部门为五保户建房办理相关手续,实现了零收费。三是村组密切配合。村组与五保户签订了物资供养协议,每年为五保对象提供米、油、柴等生活必需品;村两委班子分工与五保户挂钩,建立了联系制度,并为每位五保对象指定了监护人,有直系亲属的监护人为直系亲属,无直系亲属的为村组干部,为五保户提供日常的照料;四是社会共同关注。县民政局党组在全县积极倡导社会各界共同关心关注五保供养工作。组织村民与五保户结对,开展帮护活动,组织志愿者和学生定期为五保户上门服务,发动邻里亲友对五保户进行帮助照料;社会各界积极为五保户捐款捐物。每年一些重大子节日,经常有人对五保户进行捐助。五是建立巡查制度。开展了安全管理大检查。成立了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召开了民政系统专题会议学习传达贯彻上级文件精神,制定了具体细致的检查方案,印发了《关于开展安全管理大检查的通知》,抽调人员组成七个检查组,赴全县敬老院、福利院和老年公寓开展安全管理大检查,对敬老院安全管理实行包干责任制,分成七个组对全县敬老院实行分片包干,每季度对全县的五保户进行一次巡查,及时掌握五保户的生活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面临突发性事件和自然灾害时,由巡查组和村组干部一道对五保户安全隐患进行排查,确保其生命财产安全。六是加强敬老院管理。在敬老院管理服务过程中,我们根据老年人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尽力提供亲情式的全方位、人性化服务,悉心构建五保老人的温馨家园。比如在饮食方面,坚持每日荤素搭配,饭菜有硬有软,口味多变。尽量做到每周不用重复菜谱,让老人吃得开心,吃得满意。在文化娱乐方面,根据老人的不同爱好和需求,配备了彩电、卡拉OK等设备,购买了麻将机、扑克牌,组建了自乐班,还聘请业余教师为老年人教练太极拳。在生活照料方面,定期为院民更换床单、枕巾,拆洗被褥等,牙刷、牙膏、香皂、卫生纸等日用品逐月发放。平时,老年人有头疼脑热,院内卫生员都及时进行诊治。凡患大病院民,及时送到了县级医院住院治疗,并安排专人24小时陪护。在精神慰籍方面,坚持节假日组织领导和干部到敬老院开展慰问活动,并送慰问品。重阳节为老年人祝寿,过集体生日,给他们赠送纪念品。通过一系列人性化管理,尽力为五保老人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使他们安享晚年。

虽然我县在五保供养和监督管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今后的任务还很艰巨。我们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上进行新的探索,进一步提高我县农村五保供养和管理工作水平,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