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逢“节”须谨防遭“劫”
中秋国庆佳节即将来临。节日是喜庆祥和的日子,可也是领导干部容易遭到“围猎”的日子。尽管每逢重要“节”点,纪检监察部门都会不厌其烦提前“打预防针”,谆谆告诫、反复提醒,还会倡导举报、强化督查进行全方位防控。但是,总还是有少部分人心存侥幸、跌入“陷阱”。出事官员几乎都存在严重的节日腐败问题,而且大部分行贿受贿行为也都是发生在过节婚丧生日乔迁等喜庆时段。过节喜庆已经成为官员从政生涯最可能埋下祸根的“劫日”,必须高度警惕。
“廉不廉看过年,洁不洁看过节。”贺节庆喜长期以来一直是行贿人最佳的“送礼”借口。温情脉脉的人情面纱下面,掩盖着不可告人的“送礼”目的。有了文化、民俗、习惯、人情等借口,对方往往相对难以拒绝。此时下功夫去维护“老关系”,拓展“新渠道”都相对比较容易,也显得顺理成章、心安理得。其实,贺节庆喜不过是个噱头,真实目的在于关键时刻那扇“方便之门”能够“洞开”,“投资”能有高额回报,今天的“预交易”他日能够“兑现”。
领导干部必须慎节慎喜,防止被过节喜庆喜昏了头脑。不要头脑发热,三杯酒下肚后就飘飘然,总觉得自己特殊运气会好,总觉得日子特殊什么都可以搞。其实,铁的规律就是:出来混总是要还的,不论你什么时段做了什么,不论你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不负责任都是不行的。纪律如山,没有例外,任何人都不能特殊,任何时段都不能特殊。领导干部也是人,也有喜怒哀乐,也有七情六欲。但是,一定要守住法纪的底线,不该收的坚决不收、不该做的坚决不做、不该说的坚决不说、不该去的坚决不去,做到心中有戒、心中有畏、知耻知止,防止乐极生悲、喜极忘形、兴起忘纪。
一句话,过节喜庆,各级领导干部要更加注意坚守底线,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慎节慎喜,防止被别有用心者“围猎”。要谨防“节日”成“劫日”。(衡阳县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