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清廉衡阳县 > 纪监在线 > 蒸水廉评

“前腐后继”现象凸显打造“制度笼子”的紧迫性

来源:     发布时间:2016-12-09 15:32:27

“前腐后继”现象凸显打造“制度笼子”的紧迫性

 

125日,广东省纪委对外通报,广东省茂名市委原书记、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梁毅民因严重违纪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其涉嫌犯罪问题及线索已移送司法机关处理,梁毅民也成为茂名市落马的第三个市委书记。茂名三任市委书记因贪腐落马在全国并非孤例,云南昆明、山西太原、湖南衡阳、河南三门峡等地也出现三任市委书记落马的现象,他们有的被判刑,有的遭断崖式降级。(126日 中国网)

多地出现“三任市委书记落马”奇观,可以说是亦喜亦忧。喜的是各地没有因为反腐败斗争取得阶段性成效止步不前,而是做到了“力度不减、尺度不松、节奏不变”,有一股“永远在路上”的韧劲。忧的是“前腐后继”现象充分揭示了反腐败斗争的艰巨性、反复性、长期性,真可谓任重道远。“三任市委书记落马”既是反腐成就,确实做到了有腐必反,同时也反映出反腐局限,是一种悲哀,没有遏制住同一岗位的后继者再度腐败。

按照中央思路,反腐败要坚持标本兼治,先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间。几年下来,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有腐必反、反腐必严、露头就打已经成为常态。反腐败也需要转型升级,在继续治标的同时,必须把治本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权力具有自我膨胀的特点,有权容易任性。即使能保持一时克制,未必能做到永久坚持。因此,必须着力打造“制度笼子”,务必“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惟其如此,才是防止腐败的长久之计、长效之策。

之所以出现“三任市委书记落马”奇观,根本原因就在于监督还不到位,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差距尚远。人有惰性,光靠自律不够,非有他律不可。原衡阳市委书记李亿龙本来是组织上派去“救火”的,他觉得组织上反正高度信任自己;他觉得像老兵躲炸弹一样,炸过的弹坑相对安全,“衡阳破坏选举案”之惊天大案后的衡阳应该无虞;他也是一只觉得安全就惦记偷腥的猫。结果,李亿龙在衡阳的腐败程度丝毫不逊色前任。治理官场,还是要先小人、后君子,信任不能代替监督,“权力”关进“制度笼子”才是最安全、最可靠的。“前腐后继”现象凸显打造“制度笼子”的紧迫性,“笼子”尚未造就,同志仍须努力。(衡阳县  凌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