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畏知止,让警示教育走心不走过场
让有问题的人及时回头,让更多的党员干部避免重蹈覆辙,既是警示教育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在强有力的震慑下,2016年有5.7万名党员干部主动交代违纪问题。”中央纪委七次全会工作报告中这短短一句话,蕴藏着值得细细琢磨的信息,其中有高压反腐的大势所趋,也传递出警示教育的有力有效。而这个数据反映的还只是显性成效,把更多人拦在了破纪之前、歧路之始才是隐性之功、深意所在。(《中国纪检监察报》2017年7月23日)
2013年至2014年,山西政界发生“矿难”,省级干部多人调任或下马,2013年,该省共处分违纪党员干部11879人,其中市厅级26人,县处级336人……在反腐高压环境下,全国屡现诸如此类塌方式腐败,系统性腐败,这些涉足腐败的官员中,不泛前期清正廉明、政绩突出者,从第一次 “破戒”,到一次次“破戒”,最终一步步越陷越深。在这些一次次、一步步中,为什么这些党员在地位提升、权力增加后忘了初心,少了敬畏,逐步迷失在推杯换盏、纸醉金迷里?为什么这些党员干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触犯了党纪国法?或已意识到触犯党纪国法,但仍存在侥幸心理?何谓“警”,《说文》释:警,戒也。他们没有常敲警钟,对人生路上的一次次警示忽视不见,面对迷途,少了“警觉”、“警醒”,从而在自己的欲望里走失。
古人云:“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基层党组织要面向广大干部的思想变化,朔本思源,防微杜渐,构筑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防线,预防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促使广大干部知敬畏、明底线、守规矩。现在有的部门重业务培训,忽视廉政教育;有的把警示当“故事”,作壁上观、忙着“看戏”,津津乐道贪腐细节,却没有把自己摆进去,入耳不入脑,走样不走心;有的管党治党责任未落地、党建业务“两张皮”,对警示教育重视不够,只提要求、不抓落实,泛泛而论、有头无尾;有的剖析问题浮在表面、浅尝辄止,只关注违纪事实、贪腐行为,却不知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对思想根源不着一字、难见一斑;有的把材料一发、警示片一看,就以为万事大吉了,不去组织党员干部开展有针对性的讨论、对照和自查,警示教育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长长的堤坝,因为小小蚁虫的啃噬,最终被催毁。人容易忽视自己所犯的错误,殊不知小小过错的积累会使人毁于一旦。因此,必须警钟长鸣,让廉政教育入脑入心,让广大党员知畏知止,守住道德底线。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入推进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激发体制机制活力,创新监督执纪方式。警示教育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也需要常抓常新。在素材的选取上,既要有全国范围内发生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更要用好身边的案例,利用查处的案例,编印警示教育读本等方式,找到对症的良药,让广大党员干部在身边的案例教训和当事人的思想蜕变过程中对照自己、反省自己、约束自己、纠正自己,从而增强自律意识,提醒自己不要重蹈当事人的覆辙。在教育的方式方法上,注重教育形式的多种多样。比如利用互联网技术,在微信公众号开通执纪工作规则“微考场”,供党员干部随时测试,增强学习效果。开通掌上微课堂,推出党员干部系列学习教育专题。利用大数据,掌握更多的廉政教育的资料,使警示教育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
他律必不可少,自律更为重要。中央纪委七次全会工作报告和《关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意见》对开展警示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基层党组织要把警示教育作为加强日常教育管理监督的有效举措,使警示教育制度化、常态化,构建党员干部思想道德战线上的万里长城。(衡阳县纪委)
中共衡阳县纪委、衡阳县监察委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7014297号 湘公网安备 43042102000104
联系地址:衡阳县蒸阳大道219号 电话:0734-6816753
衡阳县党政网站群网站 总访问量统计: 技术支持:湖南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