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清廉衡阳县 > 纪监在线 > 蒸水廉评

“腐败文化” 谁惯的?

来源:     发布时间:2017-10-09 09:24:37

 

“腐败文化” 谁惯的?

 

江西省龙南县、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紧盯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采取街头接访、驻点巡察、监督检查等方式,严肃整治群众身边“微腐败”。(924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我们常听到历事几十年的老一辈人说:办事找熟人。没错,办事找熟人的例子生活随处可见。病人看病之前要找熟悉的医生,家里的孩子上学之前找熟人,熟悉学校的校长、熟悉的老师,企业老板跑项目、办事之前都要先摸摸底,有熟人办事心里才踏实。久而久之,演变成了“找熟人,托关系”的社会恶习。而那些手握权利的人,求的人多了,自然接收礼成了惯例,收礼开“后门”,别人都这样做,大家也习以为常了。

“又是一年教师节,不少家长开始纠结要不要送给老师礼物,送什么样的礼物。家长担心:不送礼老师会不会对孩子不关注。”“老师不找你要东西,但不送的话,就怕一些对孩子有利的发展机会,老师不想着你了。”这样的心里相信不在少数家长心中,而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无非是物质条件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由原来最初的吃饱穿暖到现在对生活高品质的追求。就拿教育领域来讲,物质条件好了,哪个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得到更好的教育,一些人认为这“好教育”无非是给老师送礼。更有人存在这样的心态,不送礼不踏实,送了才心安。你给老师送礼,他也给老师送礼,这种不良之风就不传开了。

再如小品《365个祝福》,一个老人做阑尾炎手术,家属必须要把红包送出去才心安,不送出去就像被谋杀似得。办个事情,走关系和不走关系大不同,走关系一下子就能办好,不走关系可能要等几个月甚至更久。这种现象的产生,无非是有人送礼,有人不送礼的差别。要是大家都不送礼,办事人员还能区别对待吗?

出现这种现象,无非就是利益相关人员,或多或少、或大或小有些特权。特权其实是封建社会制度的产物,它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是背道而驰的。特权在一定程度上讲,是社会的万恶之源,是腐败的罪魁祸首。特权思想发展到一定程度, 就会演变 为腐败现象。特权中包含腐败因素,腐败通过特权实现,它们都 是为私利滥用公权。

若想要摒除这类现象,笔者认为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就是让权力阳光化,加强监督,严处“人情户、关系网”现象;另一方面就是要制定办事规程,并进行公开,对违反权力运行规定和办事规程的各种通关系、走后门,依法依规予以严惩。但是想要摒除,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广大群众也要转变思想,做到不走“关系”,不惯“权力”,“托后门”“找关系”这样的腐败现象才会慢慢消亡。(衡阳县 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