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须常做“党性体检”
“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如同修行,不自律,再多的清规戒律也没有用。制度的防线是外在的,让人权衡利弊不伸手;心理的防线才是内在的,让人自觉自愿不动心。修身养德,需要“吾日三省吾身”。作为领导干部,更应该经常打扫思想尘埃,时时自警自省,真正将自律持之为明镜、内化为修养、升华为信条,使严起来变成自觉行动。(人民日报)
在平常的工作中,广大群众经常性接触的往往是身边的普通党员。“这觉悟,还党员呢?技术水平还不如我。”“做个事推三阻四,这算那门子党员?还不如一个超市收银的。”“学习时不认真,怎么给群众带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群众对身边这样的党员怨声载道,像这样的人一多,就会严重败坏党的形象,破坏党组织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凝聚力、向心力、影响力。可想而知,普通党员也会败坏党的形象,而新修订的《准则》、《条例》的出台可谓正逢其时。
新修订的《准则》和《条例》一个很鲜明的特点,就是既面向全体党员,又突出“关键少数”。《准则》紧扣“廉洁”这个主题,将适用范围从原来的党员领导干部,扩大到8700多万全体党员。明确要求全体党员要公私分明、崇廉拒腐、尚俭戒奢、吃苦在前,树立了全体党员应当模范遵守的道德标准。
党性是一个政党所固有的最本质的特性,是我们广大党员的灵魂和本质。党性的强弱是检验党员是否合格的标准。我们的广大党员干部并不是生活在真空中,而党员身上的问题又是动态的、变化的,所以“党性体检”也不可能一劳永逸。要保持党性的纯洁,就需要进行“党性体检”,要随时查找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确保我们的“党性健康”。
开展“党性体检”,首先就要开展党员自查。要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和勇气,对照党章、党规、系列讲话、先进典型,不断完善自我,清除思想垃圾,锤炼党性修养;其次要开展组织审查。按照规定过好组织生活,积极参加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通过开展民主评议找准病因,然后对症下药;要开展群众监查。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监督是最好的净化剂,发挥广大群众的监督作用,通过群众当面锣、对面鼓地给我们党员提意见、找问题,当我们 “党性体检”的“医生”。
在社会变革的巨浪中,每一个人的思想都会受外界的影响,会不同程度的发展变化,其中就包括我们共产党员。为此,我们就必须让开展“党性体检”活动做到常态化、制度化,只有这样才能使广大党员不断增强身份意识,始终牢记使命任务,时刻注意自己形象,切实履行责任义务。(衡阳县 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