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许多教导官员如何为政的书,如《周礼》中讲到,对官员的考核有六廉: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宋代包拯讲“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官箴》中说:“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这些名言警句,都闪烁着清廉思想的光芒。。
“为官长当清、当慎、当勤”之说,出自三国魏大将李通之孙李秉所著《家诫》,“昔尝侍坐于先帝,时有三长史俱见。临辞出,上曰:‘为官长当清、当慎、当勤,修此三者,何患不治乎?’”其所言“为官长当清、当慎、当勤”,实乃为官三要,道出了为政应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
“清”是对官员品质的要求,它包括清廉、清虚、清淡三个方面。清廉,对于党员干部而言,清乃品质。面对“四种考验”、“四个危险”,清廉显得更加重要、尤为宝贵。不清廉就难以做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会大打折扣、甚至落空。为官者只有坚守清廉,为民才能完全彻底,务实才能利国利民。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增强防腐拒变能力,坚守清廉本色,以清白做人、清廉做事的浩然正气涵养品行,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审慎态度对待权力,才能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知心。为官以清廉为本,自身清正廉洁,才能率先垂范,正己正人;才能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才能化一方之民,正一方之风;才能主持公道,秉持正义;才能大公无私,无欲则刚。
其次是清虚。清虚者,清净虚空之谓也。老子说:“清虚者天之明也,无为者治之常也。”班固亦有言:“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为政者一定要做到清虚自守,把清虚作为一种人生境界。要虚怀若谷,既要有“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的胆魄和气量,又不能“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要明白“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样一个基本道理,又必须明白“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能够以坦诚之心和诚恳之情,听取各种不同意见,广纳八方之言,或择善而从,或作为警示。人生在世,有许多难以测度之事。倘不能清虚自守,则难免尴尬人遇尴尬事,最终可能一世英名毁于一旦。
最后是清淡,就是清静淡泊。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功名、钱财、美色以及奢侈豪华的生活,或可满足人们一时之欲和一时的感官享受,但相对于人们的精神需求而言,正可以套用时下流行的一句网络语言,“神马都是浮云”。人可以有功名之想,但不可以唯功名是求。不能为追求所谓的“政绩”,搞“花架子”,搞“面子工程”,追求一时的热闹和繁华;不追求门庭若市和宾客盈门的生活,不陶醉于“座中客常满,杯中酒不空”式的喧嚣。当然,对功名利禄、酒色财气等身外之物的淡泊,不是在工作上的无所作为。为官之人对百姓的疾苦以及所从事的事业,不仅不能有丝毫的忽视,而且必须时时刻刻放在心上。在这方面,任何程度的“淡泊”,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都与党和人民的要求相去甚远。(衡阳县 陈海波)
中共衡阳县纪委、衡阳县监察委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7014297号 湘公网安备 43042102000104
联系地址:衡阳县蒸阳大道219号 电话:0734-6816753
衡阳县党政网站群网站 总访问量统计: 技术支持:湖南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