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专项整治“雁过拔毛”式腐败
湖南紧盯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专项整治“雁过拔毛”式腐败
2016年7月6日,湖南省纪委对近期各地查处的27起“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典型案例进行了通报,这是今年省纪委第三次集中对各地查处“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典型案例进行的公开通报。
据悉,自3月底“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启动至6月底,全省共受理截留挪用、虚报冒领、侵占贪污、优亲厚友等各类举报3288件,立案1855件,处理2252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093人,移送司法机关153人。
压实责任,上下联动“一盘棋”
“要重点推动正风反腐向基层延伸,把纠风惩腐压力向基层传导、责任向基层强化。”在1月23日的省纪委八次全会上,湖南省委书记徐守盛的讲话掷地有声。
“让想‘雁过拔毛’的不敢拔,拔了的遭惩处,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春节前后,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傅奎赴部分市州和省直单位开展“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专项调研时表示,要以治理基层“雁过拔毛”式腐败为突破口,构建湖南反腐败斗争上下联动的新格局。
今年3月,省委、省政府成立“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协调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傅奎任组长,省政府分管农口的副省长戴道晋任副组长,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农委、省扶贫办等19个省直相关部门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省专项整治办公室设在省纪委。
各市州、县市区和省直相关部门成立了相应的专项整治工作机构,市州由市委副书记任领导小组组长,县市区、乡镇和省市县相关部门由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挂帅,亲自部署,专题督导。
“我们看见村里张贴的‘告群众书’,就知道是动真格的。”4月初,刚成立不久的张家界市永定区“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办公室就迎来反映问题线索的群众。
该区将张家界市纪委统一制作的1200份《关于开展“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的告群众书》发放到各镇(街道)、村(社区),将整治的重点对象、重点问题、举报方式和受理单位向社会和群众公布,同时在电视、网络、手机报等新闻媒体滚动播报“告群众书”,将整治“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的压力和责任传导到“神经末梢”。
“每到月初,我们都要对上个月发现问题、受理举报和查办案件等相关情况进行统计。”6月3日,衡阳市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的同志介绍说,省纪委专门制定《核查处理“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情况月报表》,要求各市州、省直相关单位将其发现问题数、受理举报数、立案数、处理人数等情况上报,实行每月一通报,及时传导压力。
稳步推进,全面排查“大起底”
3月29日,湖南省委、省政府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在全省部署启动“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
省委、省政府明确此次专项整治的重点是查处和纠正发生在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利益、群众反映强烈的五类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即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土地征收补偿,以及涉农、民生、发展等领域项目资金申报、分配、使用过程中以权谋私、优亲厚友、盘剥克扣、虚报冒领、强占掠夺、贪污挪用、收受贿赂等问题;扶贫开发领域虚报冒领、截留私分、挥霍浪费扶贫资金等问题;超标准、超范围向群众筹资筹劳、摊派费用,违规收缴、处置群众款物或处罚群众,克扣群众财物、拖欠群众钱款等问题;在各类重点工程、重大项目临时指挥部违规兼职取酬、乱发滥补等问题;在办理群众事务中滥用职权、乱收乱罚、吃拿卡要、欺压群众等问题。
专项整治一启动,全省组织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对2013年1月以来的各类项目资金大清理、农村集体“三资”和村级财务大清查、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线索“大起底”。
4月12日,全省14个市州和省水利厅等部分省直单位均收到省纪委发出的督办函,这是省纪委从近期群众反映的“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信访举报件中筛选出来的100件典型问题线索,按照地域、职能机构和责任分工等,分别督办,限期核查处理。省纪委监察厅相应的纪检监察室及时跟进,省专项整治办进行重点挂牌督办。
截至目前,省纪委重点挂牌督办的100件问题线索查实68件,查否29件,尚在立案审查的3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87人次,组织处理54人次,其中移送司法机关15人次。
省农委突出清理自查,共清理发现“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线索282件;浏阳市共摸排出143项涉农资金74亿余元,将其确定为36个重点整治项目。
省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对问题线索进行大清查并集中督办,共办理中央纪委党风政风监督举报平台督办件5件、转办件13件、转送件145件,大清查初拣1662件。
招招发力,增强群众获得感
“新化县保障性住房工程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县房管局前后两任局长、县委原正处级调研员、县住保中心原党支部书记等15人,以项目赞助费的名义,向廉租房承建商刘某索取回扣40万元……”这是5月28日湖南卫视新闻联播《防“微”治“腐”进行时》系列报道中以案说纪的典型案例。
5月底,省纪委在湖南卫视连续推出六期《防“微”治“腐”进行时》专题报道,对该省近期通报的“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典型案例以案说纪,持续释放纪在法前、执纪必严的强烈信号。湖南日报、湖南卫视、湖南经视等媒体开辟专题专栏,加大舆论监督力度。
“发了多少钱、钱发给了什么人,手指一点就查出来了,再也做不了假了!”6月2日,在麻阳县岩门镇政府便民服务中心的民生资金查询机前,黄桑冲村62岁村民谭绍奎和爱人开心地说。
作为国家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试点县的麻阳,平均一年各项民生资金高达17亿元。县纪委运用互联网技术手段和“大数据”理念,推出了“互联网+”监督平台,让每一笔惠民资金的发放都晒在阳光下。
邵阳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以省委巡视回访为契机,率先集中开展农村基层反腐专项整治行动;省审计厅采取“上审下+交叉审”模式,组织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的专项审计。
据统计,自开展专项整治以来,省纪委公开通报57起“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典型案例,三湘风纪网对全省14个市州公开通报的441起“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典型案例公开曝光,使得“雁过拔毛”式腐败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同时,全省共追缴清退资金1.2亿余元。力斩“雁过拔毛”的黑手,群众的获得感不断增强。(邹太平 万检新)
点 评
坚决整治和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是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部署的重要任务。湖南省结合实际,剑指群众身边的“雁过拔毛”式腐败,专项整治截留挪用、虚报冒领、侵占贪污、优亲厚友等突出问题,收到明显成效,赢得群众称赞。
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是密切党同人民血肉联系的一大障碍。六次全会强调“加大对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的查处力度”,就是要清除障碍,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面对千差万别的基层情况,王岐山同志在全会报告中强调,“结合实际,对症下药,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必须按照全会要求,定期梳理问题线索,对反映集中、性质恶劣的重点查办,对典型违纪问题及时曝光,特别是要加大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力度,坚决遏制基层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亦是工作的抓手。只要我们针对问题想办法,结合实际找措施,实打实、硬碰硬地开展整治和查处,就能不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中共衡阳县纪委、衡阳县监察委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7014297号 湘公网安备 43042102000104
联系地址:衡阳县蒸阳大道219号 电话:0734-6816753
衡阳县党政网站群网站 总访问量统计: 技术支持:湖南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