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衡阳县林业局 > 信息公开 > 业务工作

森林火灾扑救常识

一、火灾发生的起因 
引起森林火灾主要有两种,自然火源和人为火源。 
  1、自然火源 
自然火源主要有:雷击火、越冬火、火山爆发等。在我省引起森林火灾的自然火源主要是雷击火,但较少发生。 
2
、人为火源 
人为火源主要有:开荒烧杂、烧灰积肥、炼山造林、烧田埂草、烧隔离带、采石放炮、野外吸烟、取暖做饭、上坟烧香烧纸、烧山驱兽、小孩或弱智人员玩火、(例)故意纵火等。在我省引起森林火灾的主要火源是人为火源,占引起森林火灾总数的95%以上。 
二、如何组织火灾扑救 
1
、队伍如何开进火场 
森林火灾属于自然灾害范畴,是一种不可预测性的突发事件。当发生森林火灾后,当地森林防火指挥部应立即组织经过培训学习的扑火队伍开进火场救火。火场属地行政村要安排熟悉火场地形的村干部、护林员做向导,设置路标,在重要交叉路口引导扑救队伍开进火场。这点很重要,如果没有人带路,扑火队伍人生地不熟,走错路来回奔跑,迷失方向,即消耗队员的体力,又耽误救火时间。救火讲究一个字,万事不如打火急,如果多烧一个小时,加上山高路远,队伍都还没到火场,山火都不知道烧到哪里去了。(例) 
2
、如何扑救不同火灾 
扑火队员到达火灾现场后,指挥员应根据不同情况组织扑救。 
1
、打初发火:这是扑灭森林火灾的关健,小火不灭就成大火,必须把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堵住火头,不让它扩展,做到打早,打小,打了有火不成灾。 
打早:早发现,早报告,早出动,早扑灭,集中人员把火消灭在初发阶段。 
打小:先控制火势,力争把大火变小火。 
打了:什么叫打了,明火扑灭后,彻底清理火场,防止死灰复燃,平安无事才叫打了。 
2
、打地表火:这种火主要是在林地中杂草、杂灌、枯枝、落叶燃烧起来,它蔓延燃烧速度快。可采取一方面用树枝和二号工具沿火线扑打火焰,控制燃烧速度,另一面选择距火头适当距离,开设防火隔离带,阻止火势蔓延。 
对火势较猛,风势又很大的火,靠简单工具很难控制火势,只好沿火势方向,或依靠小路、山脊等有利地形,开辟临时防火线,阻止火势蔓延,必要时可采取以火攻火的办法。 
3
、打树冠火:较大的地表火在风吹的作用下,风助火势,火助风威,火就变得异常猛烈,沿着树冠成片烧过去,扑救也很困难。这种情况主要开防火路,用油锯迅速地将隔离带上的树木全部伐倒,倒向火场一边,及时清理杂物,防止林火蔓延。(例) 
阻隔带宽度要有510米,同时灭火人员分头把守火路,当火头接近时,火势受阻减弱,此时应立即扑打靠近火路的火焰。 
4
、打上山火:也叫冲天火。这种火扑救比较危险,指挥员要高度重视,可从火线两侧沿上山方向跟踪扑救,采用推进法,一遇到危险马上退到已烧过的地方。 
5
、打下山火:对于下山火它燃烧速度慢,可用打火工具直接扑打,这种火势缓慢容易扑打,第一人打下后其他人相继打,因前面的人把火打落,火星不会立即熄灭,有时还会复燃,所以应紧接着打。打火首先要打住火头,但不可迎面堵截,应从火头两侧夹打,要采取轻抬、重压、急打的方法。就是举起要轻,一打一拖,不能直上直下,以免形成煽火助燃和火星飞扬。压下要重,使火焖熄。打得要快,尽量把树枝向左右流动或扫拖,以熄灭余火。如果火线烧成直线时,就可把人力分成几组,把火线截成两段或几段,分段扑打。如果火线烧成弧开状态(即两边烧的快,中间烧的慢),则先从两头控制住火头,由两头夹打,制止其蔓延扩大,并逐渐缩短火线至火扑灭,决不可先从中间打,以免两边烧得快把打火人围在中间而发生危险。这种打火方法,一般在人多并且火势不大的情况下通常采用。 
6
、打夜间火。相对湿度小,风小蔓延速度慢,只要指挥得当,按照打下山火战术,可较快扑灭。如火势较大,夜间天黑山陡,一般是围而不打,天亮后再扑救。 
三、几种扑救方法 
扑灭森林火灾的方法很多,有人工扑打、用水灭火,用土灭火,风力灭火、开设防火路等。 
1
、人工扑打。是扑灭地表火常用的方法,也是经济而有效的方法。其作法是:灭火队可编成34人一组,用鲜树枝或手持灭火工具(二号工具、灭火钢刷)不停地轮流打火头,轻举重打,边打边扫,就会将火扑灭,但不能直上直下或猛起猛落,以免火势或火星向四处飞散,造成新的火点。 
2
、用水灭火。是清理腐殖质层厚的林火。 
3
、用土灭火。用锄锹等工具就近挖松泥土,掀土扔向火焰,直到将燃烧物完全覆盖。 
4
、风力灭火。使用风力灭火机灭火,只适用于扑明火,不能用于灭暗火,否则将越吹越旺。一台风力灭火机配备队员2人,一人背机,一人背油,轮流操作。使用机时须在燃烧点2米以内作业,太远则助燃;并掌握好灭火角度,使用最大风速,否则不但不能灭火,反而助燃。风力灭火机连续使用4小时后,要停机休息几分钟,加油须远离火点10米以外。使用风力灭火机应23台同时配合,单机使用效果差。 
5
、灭火弹灭火。一种拉环式,一种无拉环式,引信碰到火就爆炸较安全。而后速将灭火弹投向燃烧区,投到火头处最佳,35秒后即爆炸,利用灭火弹爆炸的冲击波将火头去散,此时快速组织人员将余火扑灭。(例) 
四、如何开设防火隔离带 
1
、人员组织分工、工具配备、开设方法 
队员到达火场后,根据火势情况,山火一时尚末烧过来,队员站成一条线,分散站开,间隔2米左右,开劈防火隔离带,快速劈除杂草、小树枝,清开一条小路式的防火路,然后根据情况逐步加宽。(例) 
在工具配备方面。每位队员上山救火时都要带劈刀,一支20人的扑火队伍,同时带油锯二把,遇到10几公分的小树用油锯伐倒,这样可以较快地开设防火隔离带。 
2
、地点位置选择 
防火路应选择在沿山脊线山顶上,不能开在半山腰,选择植被较低矮、小树较少的林分中开设。 
五、如何以火攻火 
不论上山火、下山火,如果遇到地形复杂的情况,打火人不能接近火线,又来不及加宽防火路,风大火急,火焰有逾越防火路的危险,在这种危急的情况下,可采取攻火办法,但一定要慎重,不得乱用。以火攻火由有打火经验的指挥人员指挥,在火头前进方向较远的地方抢劈防火路,把杂草都堆在火场的另一边,而在火场的同一边由打火人员点火,烧过的地方就加宽了防火路,同时新点燃的火与原有的火头相碰时,山火即熄灭。这种办法只有在危急的情况下进行。 
1
、人员组织和分工 
先打出一条较小的防火线,然后迎着火头方向,由1人点火,从自己身边点起向前烧,其余人看守做好准备,以防飞火越过后方烧起来。 
2
、位置选择 
可利用河流、道路、小溪、小路、生土带、山脊等天然障碍物做好控制线,迎着火头点火,当两火相遇时火即熄灭。 
3
、注意事项 
当防火阻离带来不及加宽,而火势又很快逼近时,这时不能以火攻火,要赶快撤离,不撤离是非常危险的,容易被火围困。 
六、如何清除余火 
1
、人员组织 
每一片火场,在打灭明火后,都要留下足够人员清理火场。否则就有可能造成余火复燃成灾。严守余火由火场所属单位负责,留下多少人员就根据火场的大小,火线的长短而定,少则几十人,多则百把人清理火场,分23人一组巡回清理。 
2
、清理方法 
火场清理人员沿着火线,烧过的地方与未烧过的结合部,来回巡查,对尚在燃烧的树头、朽木、油柴头、空心树等的火苗要彻底打灭、清除,严防死灰复燃。(例) 
3
、火场留守 
在处理余火的同时,指挥员要清点人员、检查装备物资情况,是否安排人员送干粮、水、夜间手电等等。留守时间应根据火场情况而定。 
七、如何做到安全扑火 
扑救森林火灾是一项抢险救灾的艰巨而繁重的任务,发生火灾的山场也是千变万化的,也不是坐在办公室来规则设计火的走向和扑救办法。在火场由于高温烤灼、浓烟熏呛,火场当中浓烟滚滚,东西南北较难分清,加上扑火队伍连续作战筋疲力尽,稍有不慎,极易发生伤亡事故。因此,加强扑救队伍安全防范,确保不发生人员伤亡事故,是每个扑火指挥员要高度重视和问题,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应摆在首位。 
1
、几种危险不安全 
客观上存在:地形、地貌复杂,坡度陡,险恶,还有风向改变、气温高,芦苇杂草植被高在1米以上,夜间(例)。 
主观上存在:指挥员对火场变化判断失误,队员劳保防护穿戴,不听指挥、疲劳累、没吃饭、没喝水、喝酒上山(例),夜间没带手电,对小火掉以轻心,对大火产生恐惧(例),惊惶失措,队员上、下车,驾驶员开快车,山场走小路迷失方向(例),开防火路() 
2
、救火中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队员应穿戴好防护,保护头部,戴头盔,防止头发烧掉,保护眼、手、脚不受伤,不穿凉鞋、衬衣上山。 
注意风向突变 
火势的走向要清楚 
保证通讯联络(例) 
火场进出有带路人 
指挥员行动果断,谁职务大听谁的,但都不知听谁的(例) 
队员要经过培训才能上山 
事先知道撤离火场路线 
服从命令,听从指挥 
扑火队员上山、下山要清点人数 
体力消耗大要轮休,禁止独自一人走失。 
3
、逃出火场的几种方法 
扑火队员一旦被林火包围时,不要慌乱,应听从指挥,统一行动,迅速选择突围地点逃出火场。 
在较开阔的平坦地,从身边点迎面火,然后进入火烧过的地方。如果来不及,选择杂草矮小或好走的地方,一口气迎着火猛冲出去,即可安全脱险。 
可选择近处的土坑、河流、植被稀少地,把衣服用水浸湿蒙上头,快速冲越火场。 
使用火柴点顺风火,扑火队员跟火进入火烧迹地,并扒出地下湿土,紧贴湿土呼吸,避免烟害。 
真正活人烧不死,主要是被烟雾呛昏窒息后被烧死。 
夜间救火,很容易分不清方向,迷山了,如果迷山应在烧过的地方就地等待天亮,切不可乱走。(例) 
八、如何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救火人员在山上如得不到食品保障,就没有战斗力。火场发生地防火指挥部应安排专人负责做好后勤供应,及时送干粮、水到前线火场,不能在半路上被抢吃光。(例) 
山火扑灭后,就地就近安排农户煮些稀饭、面条给扑火队员吃,以补充体力。 
留守看护火场人员的食品也应专人负责提供。 
九、如何进行火灾调查 
1
、明火扑灭后,森林防火指挥部随即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按规定对火灾迹地勘查,及时报送有关图、表、资料。对火灾的面积,损失,林木火烧程度,林权单位,起火原因,肇事者等做出调查,并写出专题报告。 
2
、森林公安应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及时查处火灾肇事者。 
十、油锯的使用 
使用油锯的扑火队员,必须经过劳动局油锯使用培训,取得合格证才能上岗。 
救火开劈防火路时3人一组,2人对换使用,1人提汽油备用。使用后清理汽油,擦洗油锯,保养事项参照油锯使用手册

一、做好护林防火工作,防止森林火灾的发生有什么重大意义? 
答:森林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它不仅能够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人民生产、生活的需要提供大量的木材和林副产品,而且还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美化环境,净化大气,防治污染,维持生态平衡,以及对加强国防建设,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总之,保护好森林资源,有很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火灾是森林的大敌。在破坏森林的各种因素中,以森林火灾最为严重。它能在很短时间内,烧毁大面积的森林和大量的林副产品,破坏林分结构和森林环境,破坏自然界生态平衡,造成气候失调,水土流失,河流淤塞,洪水泛滥或水源枯竭。有时引起山洪暴发,冲毁农田,直接危害农业生产。扑救森林火灾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甚至发生人身伤亡事故。总之,森林火灾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
二、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森林火灾? 
答:发生森林火灾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即可燃物、氧气(助燃物)和一定的温度。如果森林中存在很多可燃物,又具备可以引起森林燃烧的火险天气条件时,火源是发生森林火灾的主导因素,没有火源,森林是不会发生火灾的。
三、火源有几种? 
答:有三种:生产性火源。指农业、林业、牧业、副业以及工矿运输企业等生产性用火;天然火源。指自然界中自动发生的火源,如雷击火等。非生产性火源。
四、林火有几种? 
答:林火一般可分为地表火、树冠火和地下火三种。森林火灾的发生,一般都是先从地被物燃烧开始,然后蔓延到幼树、火焰逐渐扩展到树冠和树杆,引起树冠火,如果地下的腐殖质层厚,可能潜入地下燃烧,发生地下火。
五、林火发生的时间一般在什么时候? 
答: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每年火险期1-4月和9-12月都易发生林火,但又多数发生在每年的中秋节前后或农历春节后,以及每年的一月、十一月。如果在一天中的具体时间可分为四个时间阶段:8-13时,为火发展增强阶段,即火势增强,蔓延逐渐加快;13-18时,为火强度最大阶段,气温高,风速大,湿度小,火强度最大,灭火最困难;18-次日4时,为火强度减弱阶段,气温下降,湿度增加,风减弱,因而火的强度随之减弱,有利于扑火;4-8时,为火强度最小阶段,蔓延缓慢,最有利于扑火。
六、护林防火的方针是什么? 
答: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护林防火方针。防止森林火灾发生的最根本办法是事先做好预防工作,把火灾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限度。
七、怎样进行火源管理,严格控制火源? 
答:护林防火是一项群众性、社会性、长期性的工作,它联系到千家万户,涉及到每一个人。发生森林火灾,除气候因素外,主要是由于野外用火制度不严格,火源管理不善,群众法制观念淡薄所造成。市府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制订了护林防火"五不准",在森林防火期内,严格执行不准在山边和山垅田烧荒、烧杂、烧灰、烧田埂、烧稻草;不准在山上乱丢烟头和火柴梗;不准炼山和入山烧木炭;入山祭墓、烧纸、放鞭炮要确保安全,余火未灭不准离开;不准乱打树枝。如果不遵守"五不准",违反用火规定,引起火灾,必须严加处理,严重的要追究领导责任。
八、组建扑火突击队,是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的重要措施吗? 
答:组建扑火突击队,是"四网二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发生火警,就能及时发现,及时扑灭,不致于小火酿成大火,小灾酿成大灾,更主要的是,对扑火人员要举办森林防火扑火技术培训班,提高防火灭火知识水平。
九、一旦发生火警,为什么要力争"三早""三打" 
答:森林火灾往往是从小火蔓延成大火,由地表火发现成树冠火。地表火最初蔓延速度小,每分钟在顺风方向为0.1-0.7米,向两侧及逆风方向为0.1-0.4米,经15-20分钟后,蔓延面积仅为0.15亩,如继续发展,其速度可增加到每分钟10-15米,即每小时可蔓延0.5-1公里左右,随着火灾燃烧面积加大,在单位时间内火灾扩展的面积也就愈大,火势越来越强。所以,森林火灾在初发阶段,仅由少数几个人或十几个人,就可以轻而易举扑灭的,就要当机立断及时扑灭。等火烧大了之后,动员几十人、几百人,甚至成千上万人也往往难于扑救。因此,扑救森林火灾,关键是突出一个""字,做到有火早发现、早出动、早扑灭,并且把小火当大火打,力争打早、打小、打了,把火灾消灭在初发阶段,以减少森林资源的损失。
十、扑火队伍赶到现场,怎样确定战略灭火地带? 
答:首先观察森林火灾现场的边界外面有无障碍物,如果有河流、公路和农田等防火障碍物,火扩展不出去,这一地带可以暂时不考虑为重点部署力量,另一边若没有防火障碍物,则应当作为扑救森林火灾的战略地带,重点部署力量,以控制火的蔓延,待控制住以后,再分出力量逐块消灭有障碍物地带的火。
十一、扑灭火灾的战术原则是什么? 
答:一般灭火工作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初期灭火阶段,主要是扑灭火焰,阻截火头,限制火灾的蔓延扩大;二是平定阶段,主要是彻底扑灭火场边缘的火,或者在火场要害部位建立防火线,以完全控制火的传播;三是熄灭阶段,主要是清理火场,看守火场,实行巡逻,直到余火完全熄灭。但也可以运用"分兵合围"战术,组织主要力量攻打火头,一部分人员负责扑打火场边缘的火,一部分人负责清理火场,消灭余火,做到前打后清或边打边清。
十二、直接打火法怎么打? 
答:这是通常最常用的灭火方法,采用松树枝条直接扑火,从山下往山上,沿着火场边缘不停顿地扑打,直到火焰扑灭为止。扑打时要从火线的外侧,向火焰斜打,做到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