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勾画了“美丽中国”的发展蓝图,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并写入党章,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强调,要把发展林业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生态立县”的战略目标,把县乡主干道通道绿化列入全县重点工作之一,并制定出台了《衡阳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衡阳县通道绿化(2014—2016)实施方案>的通知》(蒸政办发〔2014〕11号)文件,要求从2014年开始,用三年时间,把全县国省道、县乡主要干道和乡村干道3535公里进行全面绿化,将全县绿色通道建设成为优良的生态线、靓丽的风景线和惠民的致富线,充分展示衡阳县良好的生态形象。
一是领导重视,高位推动。县里成立了衡阳县通道绿化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县长任顾问,常务副县长任组长,副调研员傅湖北任常务副组长,县政府分管林业和交通的领导任副组长,督查室、农办、财政、发改、林业、交通、公路、县乡公路等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通道日常事务。各乡镇也相应成立领导小组,把通道绿化作为政府“一把手”工程来抓。各级各部门根据职能分工,加强宣传,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各级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安排,工作积极主动,搞规划、筹资金、找苗木,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真正做到认识到位,宣传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
二是广泛宣传,造就声势。全县上下紧紧围绕“生态立县”和省级森林城市创建目标,通过会议、电视媒体、网络等形式,广泛宣传通道绿化在改善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全民绿化意识,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到通道绿化和生态环境建设中来。加强对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的宣传和引导,鼓励社会各界开展认建、认养、认管绿地活动,不断提高义务植树的公众参与度,不断丰富和完善义务植树的实现形式,把广大人民群众的热情和干劲,切实转化为推进全县通道绿化工作的强大动力。
三是科学规划,分步实施。按照“适地适树、分年度实施、定额补助、乡镇包干、据实验收”的总体原则,科学规划,分三年实施,把任务分解到乡镇,落实到地块。各乡镇可根据实际任务对造林绿化年度计划进行调整,但调整的计划只能在本方案要求的进度基础上提前,不得推迟。根据不同的路段和立地条件,提出了科学的技术要求。S315线设计3—10排树种,S210及县到乡主要干线株距为6M,乡村道株距为4M,S210线要求栽植樟树与杜英米径在
四是部门协作,分级负责。乡镇负责组织打穴、购苗、栽植与管护,乡林业站负责技术指导,林业部门负责规划设计,加强督促检查和技术服务,交通、公路部门负责加强监管,排除绿化干扰,防止人为损坏,审计部门负责加强资金审计,财政部门负责加强资金的筹集和监管。除G107、S315线由县财政全额安排资金外,县对所有通道绿化只按总体规划数量提供苗木款,其它费用一律由乡、村负责。每年10月—11月,由县财政局牵头会同林业局、审计局、交通局、公路局、县乡公路管理局等相关部门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拨付资金。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