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开局之年,也是实施绿色衡阳县建设和乡村造林绿化三年行动的关键之年。认真做好2014年林业工作,对于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绿色衡阳县、推动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上级林业工作的决策部署,为圆满完成年度林业目标任务,特制订本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建设绿色衡阳县为总战略,以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双增长为总体目标,以造林绿化和森林资源保护为核心内容,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总抓手,突出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和高效林业重点,做到林业生产发展与林业产业化、与调整林业产业结构、与提高林农经济效益相结合,努力实现林业科学、和谐、依法发展。
二、目标任务
以高速公路及其连接线、高速铁路两侧沿线通道绿化为重点,完成荒山造林4.6万亩(其中“三边”造林0.4万亩),封山育林3.3万亩,油茶垦复3万亩,楠竹垦复3万亩,造林抚育10.78万亩,通道绿化411.6公里,建设绿色村庄示范点52个,义务植树230万株,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90%。建设育苗基地400亩,圃地苗批合格率达到100%。实现森林覆盖率增长0.4个百分点,森林蓄积量增长4.0个百分点,湿地保护率增长15%。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4‰以内;森林火灾发生率控制在30次/10万公顷以内,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1‰以内;实现林业总产值增长35%;争取各类项目资金5000万元以上。全面推进造林绿化,切实保护森林资源,做大做强林业产业,稳妥推进林业改革,加强综合能力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和行政效能,树立林业工作形象。全面实现“绿色增长、生态增优、资源增效、林农增收”的目标。
三、工作重点
(一)全面推进生态建设
1、认真履行职能职责。县林业局、乡镇林业站、国有林场苗圃承担着全市生态建设重任,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和主阵地,要充分发挥牵头、指导、协调、督促全市生态建设工作的作用,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年度各项工作任务。
2、扎实推进造林绿化。全面推进城边、水边、路边和村边“四边”造林绿化。全面完成退耕还林、长防林、中幼林抚育等林业重点工程及面上造林任务。全面完成武广高铁、潭衡西、衡邵和衡岳高速沿线造林绿化。扎实推进S210、S315和县城通往各乡镇主要干道的通道造林绿化。根据2013年干旱的损失情况,切实做好近2年新造林的补植补造工作。
3、加强造林抚育管护。全面完成近三年新造林抚育管护,确保造林绿化成效。重点抓好油茶新造、公路沿线造林、武广高铁沿线造林等重点区域、重点地段和重点项目新造林的抚育管护。用好、用足、用活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政策,全面推进中幼林抚育,不断提高林分质量和森林蓄积量,促进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双增长”。
4、积极创办示范基地。抢抓季节,在交通方便、区位条件较好的重点地段,积极打造好上规模、高标准的油茶新造、公路沿线造林、紫色页岩改造、油茶垦复、楠竹修垦、森林抚育、速丰林造林和测土配方示范等营造林示范基地。县本级要创办1个油茶新造基地、1个工程造林基地和1个通道绿化样板路段。各乡镇也要选择交通便利、区位条件较好的地段,精心打造上规模、高标准的油茶新造、紫色页岩改造、油茶垦复、楠竹修垦、森林抚育速丰林造林和通道绿化等营造林示范基地,突出示范效果。
5、探索推广林苗一体化。各乡镇要将非建成区公路、铁路沿线30-50米范围内所有土地全部纳入通道绿化用地范围,要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或个人依法承包、租赁通道绿化用地,积极探索营林和建设林苗基地相结合的模式,通过林苗一体化的方式全面巩固通道绿化建设成果。
6、创新义务植树方式。开展“义务植树示范基地”评选活动,促进义务植树规范化、制度化、基地化和产业化。探索开展认养古树名木和认种认建绿地工作,鼓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家庭及个人参加认养、认种、认建。积极探索建立企业二氧化碳“零”排放机制,鼓励企业捐资造林增汇,志愿减排。引导林产品加工企业建立原材料供应基地,积极开展营造纪念林活动,发动社会各界建立各种形式的纪念林基地。推进绿色村庄创建工作,完成 “绿色村庄”示范点达标52个,完成义务植树230万株, 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90%。
7、抓好良种壮苗培育。做好基地规模化育苗、珍稀阔叶树种育苗和名特优新品种引进工作,做好基地规模化育苗工作,强化种苗质量监管,加强苗木培育技术指导,抓好油茶良种培育工作,建立林木种苗质量溯源制度,严格市场准入。打造集中连片400亩的林木种苗生产基地。县苗圃要积极申报并建立为一个标准化示范苗圃。确保主要造林树种良种使用率达100%。
(二)切实保护森林资源
8、加强资源管理。全面完成“十二?五”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在4月底之前完成内业汇总和资料汇总,抓好质量管理与成果汇总;配合开展第七次森林资源一类调查,全面完成年度工作任务;做好资源档案管理,建立健全资源档案管理制度;加强森林采伐限额管理,扎实推进林木采伐指标入村到户工程,确保集体林商品林采伐指标入村到户率、公示率、及时率达到100%;组织开展采伐迹地更新造林情况检查,对不能及时完成更新或更新不合格的单位要采取过硬措施,督促到位;依法规范木材经营加工管理,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严厉打击无证经营、加工行为,促进木材经营加工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稳步开展木材检查站规范化建设,全面达到“五统一”建设标准。加强古树、名木的移植、移栽管理,规范活立木经营秩序。
9、加强林地管理。全面规范征占用林地的审核审批管理,严格控制工矿开发和商业性开发,完善和强化现场查验制度。加强征占用林地巡查监管,严查违法用地行为,积极开展林地清理行动,坚决遏制乱占林地行为,坚守生态红线,进一步用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一张图的成果。
10、加强公益林管理。建立健全公益林管理制度,加强对生态公益林日常管护。加强对公益林的采伐管理,严格执行公益林禁伐和限伐制度,督促落实公益林采伐迹地更新造林。做好公益林生态补偿基金绩效评价工作。加强管护资金的监管,组织对公益林资金进行全面检查。
11、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建立健全自然保护区资源监测体系。加强自然保护区和湿地类型保护区、保护小区及湿地公园建设,确定湿地保护方式,明确湿地保护责任主体,全面完成2014年度湿地保护率增长目标任务。
12、加强林业生物灾害防控。切实抓好常发性林业生物灾害防控,大力推广无公害防治,大幅度降低危害程度,确保成灾率控制在4‰以内。严格执行《突发林业有害生物事件处置办法》,完善应急预案体系。认真开展松材线虫病普查,制定科学的年度除治方案,加强对疫情防控工作的技术指导、监督、管理和检查验收,着力抓好植物检疫执法工作,对涉木企业实施检疫监管,切实抓好外省调入的松科植物及其产品检疫复检工作。
13、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加强对在圃植物移植、经营的监管,实行进出圃备案台帐管理制度。全面抓好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管理,严格依法行政许可,严格控制野生动物经营许可证的发放。加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力度,完善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体系布局和建设。做好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工作,全面完成第二次野生植物资源调查任务。
14、加强森林防火监管。进一步推行森林防火经济责任追究制度和野外用火审批规定,严格执行《衡阳县森林防火行政责任追究办法》;加强防火值班调度,畅通火情信息渠道;强化落实野外火源管理制度和措施,强化专业扑火队伍和乡镇扑火应急分队建设,增强森林火灾应急处置、快速反应能力,切实做到“打早、打小、打了”。确保森林火灾发生率低于30次/10万公顷,森林火灾受害率低于1‰。
15、严厉打击涉林犯罪。组织开展联合执法,严厉打击各类涉林违法犯罪行为。加大对森林火灾案件的查处力度,严惩肇事者;认真组织开展各类专项执法行动,加强对候鸟等野生动物保护,全面打击非法收购、贩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非法经营活立木、非法征占用林地等涉林犯罪行为。
(三)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16、巩固和发展优势产业。着力发展“产业基地、林产加工、森林旅游”三大绿色产业,推进林业产业化建设。制定《衡阳县油茶产业发展规划》和《衡阳县山苍子产业发展规划》。积极支持林业造林大户,对造林大户加强政策扶持,实行项目和资金倾斜,加强技术服务,让造林大户进得来、留得住,做得大。积极培育10万亩良种油茶种、10万亩山苍子科研种植、10万亩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和1000亩花卉苗木生产基地。优化产业结构,科学规划产业布局。鼓励社会投资发展林业生态产业,积极推进民生银行与油茶行业的合作,引导民间资本、金融资本进入林业。
17、加快推进林产工业发展。做好林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组织对人造板、家具、茶油产品开展质量抽检。加强对林业产业龙头企业的监管和服务,优先将贴息贷款项目向龙头企业倾斜,年度新增认定省级林业产业龙头企业1家以上。积极实施品牌战略,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断提升林产品品牌质量。扶持壮大天天见梳篦、金城木业、芩芳板材等一批木材深加工企业,引导培育三香农林、易湘生态等一批林产品深加工企业。切实做好林业统计工作,做到应统尽统,准确及时。全县林产工业总产值达到24.5亿元以上。
18、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和旅游产业。制定完善《衡阳县林下经济发展规划》,各乡镇力争建设林下经济示范点1个,加强林下经济发展引导,力争实施全省林下经济发展重点扶持项目1个,继续巩固全省林下经济重点县地位。进一步加强国有林场、森林公园、城市园林的森林文化设施建设,推进岣嵝峰国家森林公园开发,打造生态旅游精品。
(四)加快林业改革发展
19、有序推进林权流转。建立完善森林资源资产流转信息平台。加强对全县林权流转的监管,加强对林权流转程序、流转合同、流转方式的监督检查,规范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维护好森林资源资产流转交易秩序,加大对林业产权私下交易行为的查处力度。积极开展林权抵押贷款服务,进一步丰富林权抵押贷款模式,降低林权抵押贷款风险,建立完善便捷的林权抵押融资机制。完善政策性森林保险,推进商品林保险,提高森林保险覆盖面,健全森林保险工作协调机制,增强林业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提高林农专业组织化程度,鼓励农民成立林业专业合作社,不断提高合作社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20、巩固林权改革成果。深入开展林改扫尾,确保6月以前全面解决林改工作遗留问题。加大山林权属纠纷调处力度,力争发现的纠纷调处率在90%以上。
21、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抓好国有林场棚户区改造扫尾工作,完善国有林场配套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岣嵝峰林场改革试点示范建设,促进林场由生产型向生态型转变。充分挖掘林场潜力,深度开发国有林场和森林公园,实施树种更新改造,发展珍稀名贵树种,提升景观旅游品位。全面完成县木材公司破产改制工作。加快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和扑火队伍营房建设步伐,积极争取上级基本建设投入,加快推进乡镇林业站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进程。
22、强化林业科技支撑。完善科技推广服务平台,坚持科技办点示范、科技下乡、科技特派员制度,充分发挥示范、辐射和带头作用,逐步建立县、乡、村三级一体、互联互动的林业科技服务体系,促进其转变服务方式、提升技术水平。增强林业投资者的科技支撑力度,对造林公司、大户实行技术帮扶,点对点提供林业技术服务。全力推进测土配方信息系统运用,确保可查询率达到95%以上,造林使用率达到85%以上。加强科研成果的鉴定和转化,统筹科研课题和项目申报验收。增强林业投资者的科技支撑,对造林公司、大户实行点对点的技术帮扶。大力实施“人才强林”战略,积极开展科学技术培训,加速培养和造就一批高层次的林业科技人才,为林业科技发展提供智力保证,力争实现林业科技贡献率40%以上。
23、做好依法行政工作。全面公开党务、政务信息;大力推进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网上办理工作;依法依规履行职责,规范行政许可、审批行为,按要求对重大决策进行合法性审查、举行听证会,严格执行自由裁量权基准,依法受理办理复议应诉案件,落实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积极开展法律宣传、教育培训,认真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和行政许可事项监督、监管工作,全县要完成2起指导性案例的公开工作。
24、积极传播生态文明。与县电视台深度合作,共同打造“生态家园”电视专栏,定期播放,开展有序的宣传活动,大力宣传林业法律法规,传播林业知识,服务林业生产,促进产业发展。加强校园生态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将生态文化教育落实到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的各个环节,形成学校、家庭与社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生态文化教育实施体系,提高广大青少年的生态文明意识。进一步完善林业网络建设,搭建网络数字化平台,大力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出台《关于加强林业信息宣传工作实施意见》,将林业宣传任务分解到局机关股室、乡镇林业站和国有林业场圃,并严格实行奖惩。
(五)强化项目资金管理
25、做好争资跑项工作。及时了解掌握新政策和新信息,把握林业投资方向,提高项目建设工作前瞻性和主动性,结合全县实际,积极包装优势特色项目进行申报,积极跟进,确保项目对接到位。全面完成年度招商引资任务,确保全年争取资金增长20%。
26、强化项目资金监管。加强项目监督,强化资金管理,分季度对项目资金进行调度和统计,对项目资金使用实行全过程监管,确保所有项目资金安全和落实到位。
27、做好开源节流工作。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等系列文件精神,健全完善《公务用车管理办法》、《公务接待管理办法》和《财务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从严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充分利用各自优势,向上级相关部门积极争取资金投入。
(六)切实抓好自身建设
28、全面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制定活动方案,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体要求,加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坚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改正缺点、修正错误,真正让干部职工思想受到教育、作风得到改进。坚持群众参与,开门搞活动,边学边查边改。坚持分类指导,紧密结合实际,找准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提出目标要求。坚持领导带头,充分发挥领导表率作用。
29、加强廉政建设。认真开展制度廉洁性评估工作,全面落实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和《廉政准则》。以建设廉洁型机关为要求,认真开展廉政建设宣传教育,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位和关键岗位的监督管理。严肃查处各种违法乱纪行为。
30、加强作风效能建设。大力弘扬勤政为民的、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优良作风,牢固树立以林为本、以民为本、勇于改革的思想意识。认真落实上级关于改进作风的有关规定,全面开展各项专项治理工作,确保成效。严格上下班考勤,切实改进作风,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对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各项工作及时办理。规范行政许可、审批行为,完善行政效能建设。积极开展治理林业“三乱”行为执法检查,做到依法行政。确保全年不发生行政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现象。
31、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以创建学习型、务实型、创新型、服务型、节约型机关为要求,认真抓好班子及队伍建设,切实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加强林业基层机构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平。抓好森林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推行精细化管理,增强林业综合执法能力。鼓励和支持在职人员积极参加函授学习、自学考试、攻读学位等业余教育。
32、抓好其它日常工作。加强后勤管理,确保机关和谐稳定。抓好计划生育工作,杜绝计划外生育(含非法带养),做好全系统育龄女职工的健康检查。继续抓好安全生产,确保不出安全事故。积极开展工会活动,激发生气和活力,提高工作效率。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