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经信局组织全县乡村通讯、通电杆线主体单位座谈、调研
11
月7日,衡阳县组织全县乡村通讯、通电线路等杆线主体单位进行座谈,并现场察看S210檀山至井头沿路通讯、通电杆线情况。座谈会由县经信局组织,市人大代表、井头镇井头村支部书记唐明朝应邀参加本次活动。
由于历史原因,乡村通讯、通电杆线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现象问题突出,已经影响到乡村农业生产、优美和谐乡村建设及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我县唐明朝等15位市人大代表,在全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期间,也提出《关于改造整合乡村通讯、通电线路等杆线》的建议。
为摸清全县乡村通讯、通电线路等杆线现状,该县经信局成立由局长欧阳中球为组长,衡阳县工业经济信息中心工作人员为成员的调查组,采取与提出建议的市人大代表及乡村通讯、通电线路主体单位深入交流、集中座谈、现场察看等方式,撰写出能反应全县乡村通讯、通电线路等杆线基本情况、并分析形成原因、提出应对措施的调查报告。
座谈会上,衡阳县广播电视台、电讯局、电力局、移动公司、联通公司介绍了本单位乡村通讯、通电线路基本情况,并就如何改造整合提出意见建议。市人大代表唐明朝强烈建议,以后新规划的弱电通讯杆线要共杆融合,走出各自为政、无序建设局面,并要求对县境内S210、S315沿线通讯、通电杆线迅速改造整合。
座谈会后,全体参会人员集体现场察看S210檀山至井头沿线通讯、通电杆线布局情况。
在岘山镇的金钟村,有一个叫十里长冲的路段,电力局的供电杆线,广播电视台、电讯局、电力局、移动公司、联通公司的通讯杆线,一根接一根,连续约3公里,不到100平方米的水田内树立6根杆线的情况随处可见,因为如此密集的杆线,该村村民大都已经被迫放弃耕种沿线水田。
在井头镇的上里村、麻岭村,因为有11万伏和50万伏两条高压通电线路通过,加上电力局的低压供电杆线,广播电视台、电讯局、电力局、移动公司、联通公司的通讯杆线,电杆犹如在此形成一堵墙,电线犹如在此形成一张网,这种现状,如果要在此区域实行土地流转进行机械化耕种,几乎没有可能。
沿途还存在一些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现象:一是有些通讯电杆东倒西歪,长时间没有得到修正;二是有些废弃的电杆仍然树立,长时间没有被拆除;三是大部分通讯电杆高度不超过5米,在横穿乡村公路处很容易发生被过往车辆及行人触碰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