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n
衡阳“高铁经济”迎来“发展春天”,“大城衡阳”由此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8
月
1
日,湖南贵州两省签署建设湘黔
高铁经济带合作框架协议。目前,衡阳坐拥衡阳东、衡山西、耒阳西、祁东
4
个高铁站,京广高铁纵贯衡阳南北,另一条高速铁路湘桂铁路于
2013
年
12
月
26
日正式开通运营,怀邵衡铁路这一高铁线路正在加快推进。
\r\n
衡阳高铁通车里程达到
239
公里
\r\n
8
月
1
日,湖南贵州两省签署建设湘黔高铁经济带合作框架协议。“高铁经济带”再成吸睛话题。坐拥
4
个高铁站、高铁通车里程达到
239
公里的“大城衡阳”,也由此迎来“高铁经济”发展的一个“崭新春天”。
\r\n
自豪:衡阳目前坐拥
4
个高铁站
\r\n
众所周知,京广高铁纵贯衡阳南北,在我市境内正线全长
138
公里。其中,高铁衡阳东站为沿线市级站面积最大、
可发送旅客量最多的站,去年日均发送旅客量达到
1
万人次。自京广高铁(武广高铁)
2009
年
12
月
26
日开通以来,衡阳境内客流量逐年递增,以衡阳东站为
例,至今累计发送旅客约
1200
万人次。
\r\n
同时,我市的另一条高速铁路湘桂铁路已于
2013
年
12
月
26
日正式开通运营,其在衡阳境内正线全长
91
公里,另有
10
公里联络线,设计时速为
200
公里
/
小时,预留
250
公里
/
小时的条件,进一步打通了衡阳西南方向的大动脉。
\r\n
“随着国家高铁战略的提出,高铁已成为巩固地级市经济地位的重要战略砝码,近来出现的多起高铁争夺战即是明证。”市发改委一负责人表示,“衡阳经过积极争取,已经建成两条高铁线路,并坐拥衡阳东、衡山西、耒阳西、祁东
4
个高铁站,进一步巩固了地理区位优势。”
\r\n
受益:“
2
小时经济圈”助力衡阳“高铁经济”
\r\n
“米兰德比,我来了!”
7
月
25
日,衡阳球迷吴先生在朋友圈“高调炫耀”自己在深圳现场观战的情况,此条微信
评论、点赞几成刷屏之势。他深有体会,“多亏了高铁,两个半小时就可以从衡阳达到深圳。”否则,坐火车、汽车速度太慢,去长沙坐飞机太麻烦,“想去广州、
深圳看场高水平的足球赛,往往心有余力不足。”其实,这仅是高铁方便百姓出行、影响消费和生活方式的一个缩影而已。
\r\n
事实上,高铁的开通给衡阳带来了多重利好,最直接的影响便是增加了市民出行方式,城市与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大
为缩短。随着境内两条高铁线路的通车运营,衡阳的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强化。搭乘高铁,从衡阳到长沙只需
40
分钟,到广州、武汉也均在
2
小时左右,衡阳与珠
三角城市群和武汉城市群之间的“
2
小时经济圈”就此变成现实。
\r\n
与此同时,高铁的快速通达能力填补了空间距离产生的时间成本,加之内陆地区的人力成本、土地优势,一批企业逐
渐选择落户高铁临近区域,“高铁经济带”也因此逐渐形成并发展。作为发展中地区,地处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
合部等“一带一部”核心区的衡阳,正是其中的受益者,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
\r\n
该负责人特意举例说明,世界五百强企业欧姆龙能落户衡阳,高铁的开通功不可没,“最起码一点,对方落户之前能
够来衡阳考察,很大程度恰恰是因为衡阳即将开通高铁”。当然,企业入驻一个地方是多方面的因素,但交通条件绝对是投资者最优先考虑的因素之一。“富士康等
企业最终情定衡阳,封关运行不到一年的衡阳综保区现有注册入区项目
20
个,凡此种种,高铁等便捷交通都是催化剂。”
\r\n
再则,高铁对旅游的拉动也彰显得淋漓尽致。统计显示,全市
2014
年实现国内旅游总收入
260.04
亿元,接
待国内外游客
4421.16
万人次,比
2009
年分别增长
2.67
倍、
1.97
倍。尤其是,粤港澳和高铁沿线为主的高端客源,呈现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好
形势。以京广高铁开通为例,珠三角来我市旅游的团队游客数量呈井喷式增长,其中选择乘坐高铁的旅客量占总团体游客的
80%
。
\r\n
展望:“怀邵衡”将为衡阳再添发展动力
\r\n
对于高铁经济的发展,衡阳未来在工程实物量上最明显一点在于,会增加怀邵衡铁路这一高铁线路,该线路设计时速为
200
公里
/
小时,预留
250
公里
/
小时的条件,与湘桂高铁的等级是一样的,而衡阳境内主线长度为
78.74
公里。
\r\n
目前,怀邵衡铁路衡阳段推进进度最快,征地拆迁工作已基本完成,预计该线路
2018
年底通车。同时,通过
17.2
公里连接线的串联,怀邵衡铁路在衡阳与京广铁路、京广高铁、衡茶吉铁路等三条铁路实现无缝对接,并在衡阳县西渡设立站点,此即衡阳西站。
\r\n
“怀邵衡铁路将让衡阳与湘西南地区的通联更方便快捷,走铁路和高铁线路无需再绕行长株潭地区。”该负责人如此解读,“邵阳、怀化等人口劳务输出大市,可以更快捷来到衡阳,前往珠三角,衡阳的交通枢纽地位客观上会进一步强化。”
\r\n
不容否认的一点在于,铁路运输无外乎客运和货运。目前衡阳东站的上座率和旅客发送量均位居全省第二,“客运这一块已经做得够好,但高铁高端物流尚未真正启动。”
\r\n
衡阳的富士康、欧姆龙、中科光电等高科技电子企业的产品体积小、质量轻、对运输的时效性要求高,需要高端高速物流服务与其配套,而高铁快速、安全及可直达出海口岸的特点,正好能满足这一需求。
\r\n
“在高铁客运尚有富足运力的情况下,可以适度发展高铁高端物流,这可以说是一个趋势,但这需要更高层次的顶层设计和协调推进。”该负责人说。
\r\n
在已建成的快速铁路路网中,衡阳已是高铁“丁”字路口,即京港客运专线和衡柳线交汇处,在建的怀邵衡铁路通车后
未来衡阳将成“十”字形高铁枢纽
\r\n
从五岳独秀的衡阳出发,穿过潇湘之源永州和山水甲天下的桂林,衡柳线将湘南承接转移示范区、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一一串起;或者从衡阳往
南北驰骋,往北可食武昌鱼、游北京城,往南可夜探珠江、隔江远眺香港在不远的未来,安张衡铁路还将拉近衡阳与陕西安康、重庆奉节、湖北恩施等地的空间距
离,填补西北地区和华南地区之间的铁路网空白。
\r\n
在中国高铁近中期的铁路规划中,京港客运专线纵贯南北,衡柳线将湘粤赣与西南及东南亚连接,怀邵衡铁路为中西
部地区通往东南沿海地区、台湾地区和珠三角架起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此外,还有规划中的株衡城际铁路、娄衡城际铁路将为我市架起省内快速通道。这些已建成
或正在建设中、规划中的铁路,都将为交通区位优势优越的衡阳锦上添花,夯实全国重要交通枢纽城市之名。
\r\n
■未来将成“十”字形高铁枢纽
\r\n
将衡阳发展的触角延伸:向北,到北京
7
小时
47
分;向西,
2
个半小时直抵桂林;向南,可至港深;向东,吉衡铁路投入运行后将极大促进衡阳都市圈与昌九都市圈、海西经济区、经济特区(厦门、汕头)的经济联系和区域协作。
\r\n
在已建成的快速铁路路网中,衡阳已是高铁“丁”字路口,即京港客运专线和衡柳线交汇;但更大胆地说,衡阳日后还将成为高铁“十”字路口,其中,在建的怀邵衡铁路为兰厦铁路重要组成部分,这条铁路大动脉成型后与京港客运专线十字相交,衡阳将连贯赣州、龙岩、厦门。
\r\n
细数全国“十”字路口形高铁枢纽,建成或未建成的铁路枢纽中,北京、南京、上海、福州、武汉、杭州、成都、贵阳、重庆等一二线城市均榜上有名。但是,按规划,日后建成“十”字路口形高铁枢纽的三线城市却屈指可数,衡阳未来便会成为其中之一。
\r\n
京港客运专线作为连接南北大通道中最为重要的高铁干线,大大加剧了沿线京冀豫鄂湘粤六省市各类经济活动,衡阳
将在其辐射影响下也会成为新的经济“发动机”。而衡柳线、吉衡铁路和怀邵衡铁路将衡阳的发展触角向东西两侧延伸,整个衡阳都市圈也将乘着高铁的东风,把合
作之手伸向四面八方。
\r\n
■高铁效应明显,呈现产业辐射、集聚发展
\r\n
高铁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增加了市民出行方式,缩短了城市与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进一步增强了衡阳的交通枢纽地位。
\r\n
以
2013
年的数据为例,京港客运专线的武广段自
2009
年底运营始,衡阳旅游业增长出现了明显的跃
升,
2013
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
3873
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
216.32
亿元,比
2009
年分别增长
160%
、
205.7%
,尤其是粤、港、澳和
京广沿线省市为主的高端客源,呈现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好形势。据统计,港澳台和广东来我市旅游的团队游客同比增长
200%
以上,其中选择乘坐高铁的旅客
量占总团体游客的
80%
,南岳地区的宾馆房价比
2009
年普涨
50%
以上。
\r\n
更重要的是,高铁的发展将在扩大内需、增加就业和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目前,随着几大客运专线的全线贯通,区域经济发展将迎来“高铁时代”。沿线将有望形成物资、技术、人才、产业等高度聚集的经济带,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将更紧密。
\r\n
作为中西部老工业基地城市,衡阳每年钢铁、煤炭、冶金、化工、建材等行业的原材料与产品的运进输出总量很大,
铁路运输负荷十分繁重。高铁开通后,京港客运专线上原来运行的
K185/186
等
12
对快速客运调整停运,中高端客流被分流至高铁,促进了客货分流,普铁
腾出更多的运力到货运,有利于我市企业更多利用铁路货运降低物流成本,有利于现代物流等生产服务业加快发展。我市已规划在进城口新建
7
个物流配送中心,其
中
1
个就选址于衡阳东站附近酃湖。
\r\n
■衡阳境内既有铁路里程为
525
公里,未来将达
798.74
公里
\r\n
衡阳积极承接珠三角地区部分产业转移,引进欧姆龙、富士康、中兴通讯打造“衡阳云谷”,形成了全省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依托资源和交通区位优势,引进香港建滔集团打造中南最大的盐卤化工基地,引进中建材投资
30
亿元打造南方建材产业基地
\r\n
仅以早前开通运营的京港客运专线为例,以衡阳为代表的湘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项目
3000
多个。衡阳与珠三角
城市群和武汉城市群之间的“
2
小时经济圈”变成现实,在高铁和高速公路日益发达的因素影响下,吸引了一批企业落户衡阳,加速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衡阳也成为
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区域。
\r\n
京广线、湘桂线、京港客运专线、衡柳线、吉衡铁路
5
条既有铁路在衡阳境内纵横交错,形成一张密集的铁路网络。随着铁路网路的密集成型,衡阳无疑比单线高铁或铁路途径的城市更具发展优势。
\r\n
据统计,这
5
条既有铁路在衡阳境内正线分别是
160
公里、
85
公里、
138
公里、
91
公里、
51
公里,既有铁路里程合计为
525
公里,其中高铁里程为
229
公里。
\r\n
在建的怀邵衡铁路全长
318.26
公里,在衡阳境内正线为
78.74
公里,设计时速
200
公里
/
小时。此外,
还有规划中的安张衡铁路、株衡城际铁路、娄衡城际铁路的设计时速均为
200
公里
/
小时,在衡阳境内正线分别是
60
公里、
65
公里、
70
公里。未来,衡阳境
内的铁路里程将达到
798.74
公里。
\r\n
相关链接:衡阳境内既有、在建和规划中的
9
条铁路
\r\n
既有铁路
\r\n
1
、京广铁路:贯通中国南北,是国家铁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r\n
2
、湘桂铁路:由衡阳站向西南引出,在广西境内经桂林、柳州、南宁,向南延伸到越南边境友谊关。
\r\n
3
、京港客运专线:与京广铁路并行、纵贯我国南北、辐射范围最广的高速客运通道。
\r\n
4
、衡柳线:东起衡阳市,南止柳州市,与柳南客专对接,是广西、海南、粤西地区联系华中、华北、华东等地区的重要运输通道。
\r\n
5
、吉衡铁路:往东接入井冈山站,通过吉井线对接京九线,是连接京广线和京九线两条南北铁路大干线的重要通道。
\r\n
在建铁路
\r\n
6
、怀邵衡铁路:为兰厦铁路和昆台高速铁路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西部地区通往东南沿海地区、台湾地区和珠三角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也是一条中国重要的国土开发线和旅游观光线,使衡阳成为欧亚大通道与东盟大通道交汇点。
\r\n
规划铁路
\r\n
7
、安张衡铁路:为我省铁路发展规划项目,争取列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并尽快开工建设。其中张衡段
400.6
公里,投资约
356.5
亿元。
\r\n
8
、株衡城际铁路:为我省铁路发展规划项目,“十二五”启动前期工作,适时开建。
\r\n
9
、娄衡城际铁路:为我省铁路发展规划项目,“十二五”启动前期工作,适时开建。
\r\n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