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衡阳县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 > 信息公开 > 工作进展
衡阳县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科技)
衡阳县经济科技和信息化局
一、衡阳县节水科技与技术的推广示范情况
1、组织开展以水处理设备、废水治理、废渣利用为主题的科技对接活动,征求企业和基层单位在水污染治理中的技术难题和技术需求,组织部分企业与院校进行技术对接,促进各类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
2、切实加强水污染治理和水体净化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在水产养殖污水治理方面,集成推广了“池塘生态工程化调控”养殖模式和“鱼-稻”、“鱼-藕”、“鱼-菜”等多种复合型高效生态养殖模式,在全县农村进行推广应用。
3、以节水灌溉、水土保持、水利工程除险加固技术、水利信息自动化、节水设备检测、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等科技成果为核心进行推广、示范和应用。
4、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选址西渡镇通古村,灌溉总面积1080亩。示范基地的建设结合省水利总体规划和地方水利的行业特点,充分发挥科技成果在推广、转化、开发中的示范作用,对推动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
5、雨水积蓄综合利用技术。在对雨水积蓄、雨水利用技术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丘陵地区的自然、地形和经济条件,利用PE管或UPVC管或U渠系,将田间与山地的蓄水池“串并连接”起来,配套水表和水龙头(微喷头、滴管头),构建灌溉系统或灌区,提高水利用系数和灌溉保证率。
二、水体与土壤等环保技术的研发
1、水土保持技术研发:对蒸水一级支流演水、柿竹水等流域实施综合治理,切实加强蒸水水源保护和生态修复。规划对紫色页岩地貌、岩溶区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区的上报。规划蒸水中游项目区、渣台项目区、甘泉项目区、溪江项目区、石市项目区的综合治理项目上报。
2、生态修复技术研发:以蒸水为轴心,加强沿河两岸的封禁补植,禁止在河道保护区域内进行生产建设开发,防止人为造成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加强蒸水支流的综合治理,从源头上抓好蒸水生态修复与保护工作。规划在渣台项目区开展水土保持科技示范推广活动。
3、水土流失监测:做好井头江径流场国家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公告项目的运行及上报工作。2016年5月前完成井头江径流场的扩建升级和维护工作。积极向县政府、县财政申请水土流失监测经费,安排好人员,添置好设备,对全县生产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情况进行监测,初步建立全县水土流失监测网络。加快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信息化建设,建立数据收集和上报系统。
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研发:武水项目区坡耕地综合治理项目,主要涉及关市镇的17个行政村,治理坡耕地面积348.48km2。
蒸水中游项目区小流域综合治理,主要涉及西渡、台源、长安、栏垅、杉桥、岘山共9个乡镇85个行政村,总面积 208.35km2。渣台项目区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主要涉及渣江、台源2个乡镇29个行政村。总面积77.06 km2。 甘泉项目区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主要涉及金溪、三湖2个乡镇。水土流失面积34.50 km2。溪江项目区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主要涉及溪江镇。水土流失面积 30.35 km2。石市项目区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主要涉及石市镇。水土流失面积 30.35 km2。崩岗主要分布在井头、关市、演陂、库宗桥、界牌、石市、金兰、金溪、溪江等6 个乡镇,共 965 处。我县在治理蒸水中游、县内小流域和大中小型水库的河道护堤积极推广宾格网和生态柔性修复技术。
三、环保产业与环保服务业的培育
加强环保企业和水处理企业的培育,支持企业、科研单位大力推进环保技术工艺和设备研发,支持专业环保企业积极研发先进环保设备,大力开展高盐废水和工业废水治理技术和一体化治理设备研发、油污水处理工艺和设备研发、污水污泥深度资源化处理处置关键技术研发、不锈钢酸洗油气回收利用及废水膜法组合循环处理系统研发等,大力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专业从事环保治理的高新企业,促进环保产业快速发展,提升环保产业的竞争力。我县已列入环保产业的单位有:衡阳县环境卫生管理处、衡阳县环境保护监测站、衡阳县华星水泥有限公司、衡阳县广源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衡阳市岑芳装饰材料实业有限公司、衡阳恒宝木业有限公司、衡阳长鑫建材有限公司、衡阳县鸿泰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衡阳金瑞达矿业有限公司、湖南雁城韶峰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湖南省衡阳市样美包装有限公司、湖南衡阳市华大水泥厂、衡阳怡农生态农牧有限公司、衡阳阳光陶瓷有限公司、衡阳县县城污水处理厂、衡阳县汇源纸厂、衡阳县尚卿矿业有限公司、衡阳县天宇陶瓷矿业有限公司、衡阳县富民牧业发展有限公司、衡阳县御鑫建材有限公司。其中衡阳县环境卫生管理处和衡阳县环境保护监测站属环境服务业。
二○一五年九月二十九日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