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n
一部《人民的名义》热播之后,
在大家将目光聚焦在形形色色官员角色的同时,有一个群体也深陷政商旋涡,甚至被妖魔化、脸谱化,使“无商不奸”
进一步被证实。
\r\n
企业家到底是怎样一个群体呢?他们在经济发展和资源配置中到底是贡献者还是掠夺者呢?这本来是个简单问题,可由于中国多年未有厘清的政商关系边界,以及市场规则和监督主体的缺位,而使企业家群体成了瑕瑜互见的模糊群体。政商模糊导致官商勾结,瓜分国有资产,抢夺国有资产,倒下一个贪官会带倒一片企业家。规则与监督缺位,导致不法经营者以邻为壑,以人为利,形成鱼肉百姓,破坏环境的恶局。
\r\n
此为谁之过?政商生态环境,商民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的权贵资本与流氓资本对优秀企业家“劣币驱逐良币效应”,才是我们应该真正反思和真正改革的关键之点。
\r\n
企业家与企业家精神,之于一国经济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习近平总书记在
4
月
18
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小组第
34
次会议上再次提到:“企业家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要深度挖掘优秀企业家精神特质和典型案例,弘扬企业家精神,发挥企业家示范作用,造就优秀企业家队伍。”据不完全统计,这至少是习近平总书记第五次公开讲企业家与企业家之于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性。
\r\n
企业家的重要作用,被认识是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的。
1803
年萨伊在其《政治经济学概论》中首次提出了企业家概念的。他说,企业家是“冒险事业的经营者或组织者”,是把土地、劳动、资本这三个要素结合在一起进行活动的第四个生产要素。把企业家精神上升到创新关键要素地位的是熊比特。他强调,只有创新企业家,才能把新知识、新技术等非常规要素实现真正的资本化。
\r\n
从实证观察企业家作用,一是索洛余值的发现
~
除了劳动、资本和土地贡献之外,美国
1909
一
1949
年经济增长中竟然有
80%
的贡献不知来源于何种要素。另一案例是
1995
年《欧盟绿皮书》发现的“欧洲悖论”,即欧洲在科学的优秀程度和高技能人力资本方面在全球扮演领导角色,但却没能将之转化为经济产出,差异之关键要素在于企业数量与质量。第三个案例是房汉廷的《
STFE
模型》测度的中国
2006~2013
年企业家资本每增长
1%
则会促进
GDP20%
的增长。
\r\n
由上述的历史脉胳看,企业家就是一种生产要素,就是一种高产出的资本。既然如此,我们对待企业家及企业家精神,当务之急就是从英雄化和妖魔化的两极价值判断中脱出来。
\r\n
视企业家为英雄,为慈善家,谁去组织要素,谁去节约成本,谁去创造价值?企业家不是英雄,是一种特殊资本要素,天生为创造价值而生,当其不能创造新价值时,作为企业家的属性也就消失了。
\r\n
视企业家为妖魔,同样不可取。企业家是资本要素,资本属性在于追求利润最大化,挣钱本就天经地义,不挣钱倒该问问为什么了。企业家资本如同其他资本一样,自身并无妖魔属性,它都是在一定规制条件下展开经营活动的。因此,杜绝企业家妖魔化,需要净化的是政商环境,需要规制的是市场规则的公正、公平和公开,需要的是严格执法执纪,不给恶性膨胀的机会。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