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衡阳县教育局 > 信息公开 > 工作进展

杨柳学校:播撒劳动种子,传承非遗文化

10月16日上午,杨柳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开展中草药种植活动,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感悟劳动之美,传承非遗文化。

首先是整地作畦。同学们挥起小锄头,有模学样地除草、翻土、施肥、整畦,将土地整理得松软平整,并开垦出一排排整齐的田垄,为草药宝宝们准备好了舒适的“温床”。

播种环节老师们耐心讲解并示范如何正确播撒种子。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捏起一粒粒细小的中草药种子,按照规定的行距与株距,轻轻地将它们点播到土壤中,再覆盖上一层薄薄的细土。“要轻一点,别压疼了它们!”一位同学提醒着伙伴,专注的神情里满是呵护。

最后大家提着水壶为刚刚安家的种子们浇灌“定根水”。清澈的水流渗入土壤,仿佛赋予了种子生命的力量。望着自己亲手耕耘的土地,孩子们的脸上写满了成就感与期待。

226班的陈芃江老师问及“亲手种下草药的感觉如何”时,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我感觉它就像我的好朋友,我要天天来看它!”还有的同学也悄悄地地告诉老师“等它长大了,我要用它来做香囊,送给爸爸妈妈”这不仅是一次劳动课,更是一堂生动的感恩教育课。

本次活动还邀请了家长志愿者一同参与。一位家长“这样的活动太有意义了,不仅陪伴了孩子,更让他懂得了‘谁知盘中餐’的真正含义。”另一位家长赞不绝口:“看到孩子从翻地到播种全程这么投入,我觉得学校的课程特别接地气,把文化实实在在地种进了孩子心里。”家长们的肯定,体现了家校共育的丰硕成果。

杨柳学校相关负责人说今天的播种只是开始,接下来的劳动教育课程将打通‘从土地到课堂再到社会’的完整链条。老师将指导孩子们培育、采收、炮制、配伍、缝制等系列课程,最终将亲手制作的香囊推向社区让非遗从课本走入生活,让劳动被赋予文化的深度。


供稿:杨柳学校

编辑:欧阳向前

复审:唐力

三审:王冬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