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衡阳县教育局 > 信息公开 > 工作进展

弘扬中学:以人性化制度育人,抹亮学生成长底色

“以前觉得校规是‘条条框框’,现在发现它像‘成长指南’,帮我们养成了不少好习惯。”10月10日,衡阳县弘扬中学年级2402班学生李雨馨的话,道出了学校制度育人的实效。年来,该校以《衡阳县弘扬中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细则》为抓手,构建“全维度覆盖、阶梯化落实、科学化评价”的人性化制度育人体系,将“立德树人”“以爱博爱”融入校园点滴,探索出中小学规范管理与素养培育融合的新路径。

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炳辉为《细则》作序

精研细则:让制度贴合成长需求

“制度不是‘紧箍咒’,而是帮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导航仪’。”弘扬中学党支部书记曹建新介绍,学校组建由德育处、一线教师、法治副校长、家长代表构成的编写团队,历时3个月,结合初中生身心特点,将制度细化为考勤、课堂、安全等16个维度,既划清行为边界,又预留成长空间。

在学习场景中,制度以“细节”涵养习惯。针对初中生注意力易分散的特点,学校从课前、课中、课后全流程立标准:课前要求“学习用品放课桌左上角”,课中明确“读写姿势‘一尺一拳一寸’”,用具象化要求帮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作业管理既强调“独立完成、及时订正”,又允许“特殊情况主动沟通”,避免严苛要求打击学习积极性;考试制度直击诚信应考焦点,“作弊扣卷面分10分+取消评优”的硬规定强化规则意识,“考后不传播作弊信息”的软引导则推动诚信从“个人要求”升华为“班级共识”。如今,该校作业抄袭率下降至3%以下,课堂专注度显著提升,考试无作弊现象

生活场景里,制度以“规范”培育素养。仪容仪表规范“不修改校服、男生前发不覆额、女生长发扎起”,规避外在攀比,引导朴素审美;就餐管理细化到“排队打饭、餐后清桌”,甚至明确“吃出杂物放餐盘、剩余饭菜倒回收处”,让“勤俭节约、尊重劳动”融入每日三餐;寄宿生宿舍管理要求“15分钟起床整理、被子折四方形”,在保障秩序的同时,帮学生提升独立生活能力,真正实现“生活即教育”

安全管理中,制度以“底线”守护成长。结合初中生好动好奇、风险意识薄弱的特点,学校构建“全时段、全区域”安全防护网:明确“不骑电动车上下学”“上下楼梯靠右行”,从源头规避安全隐患;实行“手机禁带入校+智能安检”,同时在教学楼设公用电话,既解决“手机干扰学习”问题,又满足亲子沟通需求;校园欺凌防治建立“举报+惩戒+疏导”机制,“辱骂殴打扣3-5分”的惩戒条款与心理老师介入的疏导措施相结合,建校以来校园安全事故发生率保持为零。

老师在课堂解读《细则》中的手机管理细则

创新落地:让制度走进日常行动

“制度若只停留在纸面上,再完善也只是‘空中楼阁’。”弘扬中学校长戴燕青表示。为推动制度从“文字”转化为“行动自觉”,学校创新推出“分层解读、学生自治、场景渗透”三大举措,让规范真正“活”起来。

分层解读让制度“易懂好记”。针对初中生认知特点,学校摒弃“照本宣科”,采用“案例+场景”模式:班主任结合“课间追逐摔倒”“作业抄袭被批评”等班级真实事例,讲解“不追逐打闹”“独立完成作业”等条款;由教师、法治副校长、优秀学生组成的“讲师团”,通过情景剧、漫画、短视频等形式,解读“诚信考试”“安全用电”等内容,让抽象规则变得生动具体。

学生自治让制度“主动遵守”。学校赋予学生“管理者”角色:各班设“纪律委员”,记录日常表现、参与“三操”“午休”管理;成立学生会,学生检查卫生、仪容仪表时,对违规同学先“友情提醒”再记录,既强化规则意识,又培养责任担当;每月开展“文明之星”评选,用同伴榜样带动整体,让“遵守规范”从“被动要求”变为“主动追求”。

场景渗透让制度随处可见。学校将制度可视化、场景化:教室贴“读写姿势口诀”,食堂设“节约粮食”提示语,宿舍挂“整理标准示意图”,绿植养护区标“责任牌”;把“绿植养护”(每班2-3名学生负责一盆花)纳入实践,“养护不当需补种”的要求培养责任意识,同时关联积分奖惩,实现“德育+劳动”融合;上下学高峰期安排学生志愿者引导交通,让遵守交通规则从“条款”变为“实践”。“现在看到花盆,就想起自己的责任,按时会去浇水、修剪枯叶。”负责绿植养护的七年级2306班学生贺鹏雁说。

各班学习《细则》现场

科学评价:让制度激活成长内驱力

“本月个人积分前5%的同学,授予‘文明学生’称号;积分后2%的同学,需参加‘校规培训班’。”在学校每月的德育总结会上,德育处主任公布积分排名。这套“个人量化积分”评价机制,是该校制度育人的“指挥棒”——既关注“惩戒”,更注重“激励”。

积分标准实行“阶梯化”:轻微违规(如迟到)扣1分,可通过“参与班级公益”补分;中度违规(如发型不达标)扣2分,需“限期整改+家长沟通”;严重违规(如私自离校)扣3分,取消评优资格。“有个学生迟到次,扣了3分,后来他主动申请帮班级义务劳动,补回2分,纪律意识明显增强。”德育处主任欧召周介绍。

积分运用“多元化”:除评选“文明学生”,积分还作为入团、评优的重要依据;对积分靠后的学生,“校规培训班”通过“案例分析+行为矫正”帮其改进,不贴“差生标签”。“培训班不是‘批评会’,老师会帮我们分析为什么违规,还教我们怎么改正,很有帮助。”曾参加培训班的一位学生说,现在他的积分已从“负数”变成“正数”。

《细则》编委会和讲师团全体成员

如今走进弘扬中学,课堂上学生专注听讲,食堂里排队有序,宿舍中物品整齐,课间文明交往,文明有序的学风校风蔚然成风。学校先后获评“德育工作先进单位”“衡阳市文明校园”“湖南省文明校园”,不少学生主动提醒同学“保持读写姿势”“节约粮食”,规则意识与责任担当同步提升。

衡阳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炳辉在调研时评价:“弘扬中学的制度育人实践,打破了‘制度即约束’的传统认知,让规范有温度、管理有精度、育人有深度。”未来,该校将继续完善制度体系,让“制度育人”之路越走越宽,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筑牢根基。


供稿:弘扬中学

编辑:欧阳向前

复审:唐力

三审:王振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