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衡阳县教育局 > 信息公开 > 工作进展

衡阳县举办第二期心理健康线上讲座

9月6日,由衡阳县教育局主办,县教研室与王宇中小学心理健康名师工作室联合承办的“润心赋能,护航成长”共16期全县心理健康教育公益讲座第二期成功举办。

本期讲座以“如何读懂孩子情绪信号”为主题,特邀衡阳市新民中学心理老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罗艳菊担任主讲,面向全县中小学生家长,于晚间八点通过线上平台顺利开展,吸引了众多家长积极参与。

讲座围绕“儿童情绪识别”“共情技巧”与“情绪疏导策略”三大核心内容展开。罗艳菊老师以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为家长提供了系统、实用的方法指导。

“识别孩子的情绪密码”环节,罗老师提出,家长应成为孩子的“情绪翻译官”,而非“灭火队员”,要从面部表情、身体姿态、声音语调和行为信号四个方面细致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她特别强调,家长需警惕孩子“异常安静”的信号,这可能是重大创伤后的心理保护机制,是亟需关注的求救信号。

“共情连接孩子的内心世界”部分,罗老师从神经科学角度解释了共情是大脑“镜像神经元”作用的生物本能,并提醒家长在共情前需先管理自身情绪,避免将孩子作为情绪宣泄出口。她提出了共情四步框架:观察情绪信号、识别并命名情绪、通过提问确认原因、传递理解与支持,帮助家长与孩子建立更深层次的情感连接。

“情绪疏导策略”方面,罗老师建议家长构建三大工具箱:一是“情绪认知工具”,如情绪脸谱、词汇表和绘本,帮助孩子识别和表达情绪;二是“情绪释放工具”,如艺术创作、运动和“大吼区”,为孩子提供安全的情感出口;三是“情绪冷静工具”,如拥抱、腹式呼吸法和“冷静角”,协助孩子在激动时恢复平静。

最后,罗老师强调,情绪平复后家长应引导孩子共同复盘事件,规划未来的应对方式,并提醒家长“先照顾好自己”,只有保持自身情绪稳定,才能更好地充当孩子情绪的“容器”,为其提供持续的支持。

本次讲座内容详实、案例生动,在线听众在评论区留下一致好评,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此次讲座不仅学到了科学的情绪管理方法,更增强了对孩子心理需求的理解与共情能力。

衡阳县心理健康教育系列公益讲座将继续开展此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助力构建家校协同合作模式,共同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供稿:台源镇芙蓉学校

编辑:欧阳向前

复审:唐力

三审:王振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