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衡阳县教育局 > 信息公开 > 工作进展

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五部门发文(转载)

湖南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吴瑞)9月3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近日由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有关情况。

  “对于学校来讲,对于学生来讲,我们不仅仅要让学生承担起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同时社会、学校、家庭也要承担起这样的职责,也就是把‘健康第一’真正放在教育教学、家庭和社会活动非常显著、非常重要的位置上来。”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在发布会上表示,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要纳入整个教育评价体系,要成为学校各项工作综合评价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会成为“健康中国行动”特别是中小学健康促进专项行动的重要评价指标。

  关于工作目标,《意见》指出,2025年,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学校实施、社会参与的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格局更加完善。学校健康教育时间切实保证,健康教育教学效果明显提升。办学条件达到国家学校卫生基本标准。学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测研判、精准管控、应急处置等能力显著增强。学生健康素养普遍提高,防病意识和健康管理能力显著增强,体质健康水平明显提升。

  2035年,学校卫生条件、体育设施、健康教育和健康素养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建成教育强国和健康中国要求,形成高质量的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体系。

  《意见》提出了提升学生健康素养、明确健康教育内容、落实课程课时要求等8个方面举措,进一步明确了健康教育教学的重点内容和改革方向。

  一是提升学生健康素养。以中小学为重点,注重大中小幼相衔接,完善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主题教育为重要载体、以日常教育为基础的学校健康教育推进机制,健全学生健康素养评价机制,纳入教育评价改革,形成学校全员促进、学生人人健康的良好氛围。

  二是明确健康教育内容。构建分学段、一体化健康教育内容体系。修订《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落实《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三是落实课程课时要求。完善课程安排,系统设计教学标准、师资配备、评价体系、制度保障,确保各级各类学校将健康教育贯穿教育全过程。

  四是拓展健康教育渠道。构建学科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经常性宣传教育与集中式宣传教育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模式。鼓励开展健康知识竞赛、健康技能展示等,每年举办全国学校健康教育成果展示。

  五是保障食品营养健康。倡导营养均衡、膳食平衡。学校配备有资质的专(兼)职营养指导人员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开展学生膳食营养监测,实施学生营养干预措施。

  六是增加体育锻炼时间。严格落实眼保健操、课间操制度,提倡中小学生到校后先进行20分钟左右的身体活动。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

  七是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生命教育、亲情教育,增强学生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意识。加强重大疫情、重大灾害等特殊时期心理危机干预,强化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加大学校心理健康人才队伍建设。

  八是养成健康行为习惯。保持勤洗手、常通风、分餐制、使用公勺公筷、科学就医用药、不滥食野生动物等日常健康行为和习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